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在华韩国小学生的汉语教学当中,通过测试试卷与课堂表现记录两种方式,发现了该理论应用于一对一的对外来华儿童汉语教学中的优长与局限,提出应对和改进措施。
第1章绪论
1.1选题缘由及内容
未成年人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凭自己的兴趣学习,有时是被迫学习,有时是家长让其学习(李润新,2006)。笔者刚开始汉语教学时,按照生词-语法-课文-练习的流程上课,对较难的生词进行讲解说明,学生在课堂中很容易感到枯燥。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笔者发现部分儿童上课时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尝试通过对话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爱好,试图调动课堂氛围,但效果不太理想。通过一个月的课堂观察,现将学生的课堂问题表现总结为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高等,因此急需改进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中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来确保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汉语。
在进行文献梳理时,笔者发现多元智能理论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尝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解决儿童汉语教学中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等课堂问题。通过分析儿童的多元智能倾向,设计适合儿童的行动方案,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一对一的汉语教学实践中。在进行两个阶段的行动实践后,利用测试试卷与课堂表现记录两种评价方式检验课堂效果,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教学建议,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参考、批评。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人类的智力潜能及其开发有关。这一理论提出后,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在文献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策略。
Linda Campbell(2001)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丰富的教学策略,为不同的智能设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Harvey F.Silver(2003)把学习风格分为掌握型、理解型、自我表达型与人际型,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习风格模式整合为一个整体,通过整合学习的方法帮助教师改进课程、教学和评价。Thomas Armstrong(2003)提出了将八项多元智能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40种教学策略,如讲故事、观点绘图、身体答案等,丰富了多元智能教学策略。David Lazear(2004)提出了将八种多元智能融合在一起的八合一的教学策略和聚焦智能的教学设计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设计分阶段模式、学生日志等教学设计工具。Mindy Kornhaber(2005)以美国多所小学的教学实践作为具体案例,提出文化、准备工具、合作、控制选题和艺术等六个实践要点指南,为教师调动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Howard Gardner(2008)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应该尽可能使教育个性化,并应用多种方式表达和传授重要的思想。陈杰琦(美,2015)在八个智能领域提出以儿童为主和教师指导为主的小组、大组活动。每项活动列出了目标、核心要素、材料、步骤、注意事项及建议等,为教师了解和发展儿童的智能强项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
综上所述,国外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已较深入,并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为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值得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实践中进行尝试和探索。
..................................
第2章教学情况分析与教学模式选择
2.1教学情境介绍
笔者所在的实习机构为江苏无锡H汉语学院,教学对象为来华韩国人。目前,笔者以小班、一对一形式授课的学生近20人次,包括学生、家庭主妇、公司职员等,其中韩国儿童7人,年龄为5-12岁,汉语水平不等。课堂形式为一对一的线下课堂,一课时为60分钟,教室中没有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较少使用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笔者为浙江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此前没有汉语教学经验,属于新手教师。在外语方面,已考取TOPIK韩语能力四级证书,能够与学生进行日常对话。
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学实践将在华韩国儿童的特征总结为汉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好,汉语声调发音较为标准。从文化环境来看,韩语属于汉字文化圈,所以语言感知方式比较接近汉语。在韩语中,汉字词占50%以上,许多韩语的词汇与汉语对应,语音相近,语义相同(侯淑珍,2017)。从目的语环境来看,儿童身处于目的语环境之中,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汉语,学校也开设有中文课,有助于儿童汉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来华韩国儿童学习汉语具有很大的优势。
教学论文怎么写
................................
2.2课堂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笔者共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践与观察。在此期间,根据自身与听课教师对每次课堂进行的教学观察与反思记录,同时结合对学生的访谈内容,发现了一些学生在汉语课堂上表现出的问题,并对较为突出的课堂问题表现进行了记录整理如下:
教学论文参考
基于以上课堂表现,笔者对无锡H汉语学院的汉语老师与泰国、柬埔寨汉语志愿者教师等5位教师进行访谈,探究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高等课堂问题的原因,为保护教师个人信息,表2-3不涉及真实姓名。
...........................
第3章 第一阶段行动设计与实施 .................................. 18
3.1 儿童多元智能倾向调查情况 ............................... 18
3.2 第一阶段行动设计 .................................................. 20
3.3 第一阶段行动方案的实施 ......................... 22
第4章 第二阶段行动设计与实施 ................................ 37
4.1 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 37
4.2 行动方案的改进设计 ........................ 38
4.3 改进计划的实施 ............................ 40
第5章 结语.............................. 51
5.1 主要发现 ....................................... 5
5.2 教学建议 ................................... 52
5.3 思考展望 ........................... 53
第4章第二阶段行动设计与实施
4.1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由第一轮的研究结果来看,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儿童学习汉语,能够提高儿童学习汉语的兴趣。与此同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也有一些需要改进调整的地方,也是第二轮行动研究需要调整改进的方面。笔者对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后未解决的问题总结如下:
教学论文参考
首先,第一位学生智恩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未完全解决,出现优势智能干扰课堂的新问题。利用画画这一空间智能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降低了课堂问题行为的频率,但这一活动在课堂中花费的时间超出了预期,影响课堂进度。老师要把握课堂节奏,适度进行这一教学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多元智能教学活动,使课堂活动多样化。
.........................
第5章结语
5.1主要发现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来华韩国儿童一对一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设计与实践活动,笔者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如下:
1.来华韩国儿童一对一汉语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过教学实践,发现韩国儿童一对一汉语课堂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高等主要问题。
(2)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高等主要问题影响了汉语教学效率与学生汉语水平的提升。
(3)多元智能理论在短期的韩国来华儿童汉语课堂中无法动态展现教学效果。
2.多元智能理论与来华韩国儿童一对一汉语课堂主要问题的解决
(1)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多元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汉语教学,可以促进汉语综合课与口语课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基于多元智能优势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减少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足等课堂难题。
(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对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的汉语水平有积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确立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在一对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多元智能理论提高了来华儿童汉语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和潜能等方面促进了教与学的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