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重庆中小学教师培训现存问题及其策略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wwj881024 点击次数:162
论文字数:36000 论文编号:sb201210171311213512 日期:2012-10-18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 1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目‘发展极不平衡。资源医乏的广大农村及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我国13亿多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教师也在农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仍然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卓有实效地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和水平,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待解决的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问题。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培训的实施现状、现存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水平,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中之重。

    1. 1. 2推进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内在诉求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甚至课程权利等方面给中小学教师赋子了更加宽松的创新环境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新课程主张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包括课程设计、整合、开发的能力。其次,教师必须改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专业工作方式,如指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自我反思与批判能力。由此来,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我国教师现有的水平及能力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通过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1. 1. 3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把教师定为专业人员体现了国家对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化要求,要求教师专业向终生化发展。教师教育并不是一次终结性的教育,是持续不断并贯穿十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由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职后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职后培训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重要。诚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所说:“在职培训在决定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如果不是更大,至少也是和启蒙教育同样大。”教师职后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参与职后培训以应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适应不断变革的新知识、新方法。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需要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结构和提升专业素养。

    1. 1. 4提升教师职后培训实效的现实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开展教师培训做出了明确规定: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教师教育特别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较为滞后。重庆作为我国第四个、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中国市情最特殊的直辖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近60%,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4个,省级贫困县4个。近年来,重庆经济发展迅速,但由十二兀结构十分突出,差距显著,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学历层次偏低,职后培训更是不尽人意,以至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现状研究,扬长避短,提出新的发展思路,进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培训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师教育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教师培训的重心从职前移向职后,开始更新教师教育体系。1972年,由詹姆斯勋爵领衔的英国师范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的报告》,简称《詹姆斯(JamesBeter)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将教师的职后培训正式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构想,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认可,也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从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

    1.2.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事业是在“文革”后发展起来的。教师职后培训共经历了二个阶段:
    ①“卒卜偿性”或“能力性”培训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根据我国当时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对学历未达标的和教学岗位不合格的在职教师实施进一步补偿文化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学历达标培训和!岗位合格培训。
    ②“探索性”或“实验性”培训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1998年)。这一阶段是在前期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上扩充到中学教师,再根据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区域性、分专题进行实验,最后整合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框架。
    ③“工程性”或“素质性”培训阶段(1999年至今)是指为了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按照“工程”来实施教师培训工作。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行动》提出了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9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会议”,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1999-2000)";同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
    在补偿性阶段,教师培训是以知识本位为基本取向的,着重十向教师传授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当教师的基本知识和学历达标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培训的取向逐步转向能力本位,教师培训围绕着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展开。由十政府的重视,培训机构的努力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投入,我国的教师培训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1.3研究内容
    本研究集中关注教师职后培训,通过调查研究对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现状进行剖析。具体的研究内容为:第一,当前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主要是在制度保障、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教师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第二,根据呈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促进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有效策略。
   
1.4研究价值
  本研究是在新一轮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进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有效开展是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2 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 21-52
    2.1 调查设计............................ 21-23
        2.1.1 调查目的........................ 21
        2.1.2 样本选取 .............................21-22
        2.1.3 问卷编制............................ 22-23
    2.2 调查结果统计............................. 23-43
        2.2.1 样本基本情............................ 23-26
        2.2.2 问卷内容统计.......................... 26-43
    2.3 教师职后培训的现存问题 ........................... 43
        2.3.2 教师职后培训的经费........................ 43-44
        2.3.3 教师职后培训............................. 44
        2.3.4 教师职后培训师资........................ 44
        2.3.5 教师职后培训内......................... 44-45
        2.3.6 教师职后培训............................ 45
        2.3.7 教师职后培训评....................45-46
        2.3.8 教师职后培训......................... 46
    2.4 教师职后培训现存.................................46-52
        2.4.1 培训保障制............................46-47
        2.4.2 培训机构执行..........................47-48
        2.4.3 中小学校重视............................ 48-50
        2.4.4 教师主动参........................ 50-52
3 促进重庆农村中小学................. 52-62
    3.1 政府:优化教师职.............. 52-55
        3.1.1 在经费投入和时间........................... 52-53
        3.1.2 完善教师职后培.......................... 53-55
    3.2 培训机构、中小学校:提升教师............................ 55-59
        3.2.1 培训机构:注重培训的实.................................. 55-57
        3.2.2 中小学校:要善于根据............................ 57-59
    3.3 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教..............................59-62
        3.3.1 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制定个....................... 59-60
        3.3.2 加强时间管理,增进个.................................. 60
        3.3.3 主动自我评估,提高个人......................60-62
..............................................   

结语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问题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如何有效的组织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通过对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调研,我们了解到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职后培训具有很强的需求,但由十各方面条件的原因职后培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结合对影响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因素的分析,本研究认为教师职后培训是政府管理部门、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有所作为、培训机构及中小学校必须承担任务,教师必须积极主动的参加,才能推动教师职后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十笔者精力与时间有限,本研究对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政策的研究不够,在这一方面提出的建议较为薄弱。另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身的缺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教师在问卷回答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和从众心理,还可能会受自身认知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致使调查和访谈不能获得最真实客观的资料,导致研究结果不能显示最真实的现状。这些不是本研究能解决的,今后笔者将继续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动态,希一望在未来做进一步的探讨。


上一篇:小学生问题解决表征特点的探究
下一篇:APOS理论下高中导数教学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