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2004 年,荷球被引入中国大陆,同时,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荷球列为 21 世纪我国重点引进的球类项目,并已在全国 20 多个省市的 200 多所大、中、小学校开展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将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确立为中国荷球发展最具推广可行度的示范性高校。我国先后举办了全国荷球锦标赛、大学生荷球锦标赛、青少年荷球锦标赛、沙滩荷球比赛等。荷球被公认为是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第四大球类运动。 目前,把荷球列入体育教学课程及设有校级荷球队的高校超过五十所;郑州大学于 2005 年面向普通大学生开设了荷球课程,2009 年招收了全国第一届荷球研究生,2010 年在体育系开设了荷球课程。郑州大学作为全国率先开展荷球课程的院校,在荷球项目的教学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当前,荷球运动的发展正朝着快速多变、积极主动、技术全面、风格多样的方向发展。由于荷球运动在我国普及度不高,学生对荷球的理解也不够全面,所以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技术水平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荷球运动的兴趣并充分理解荷球抢篮下球的重要性。
..........
第二章 选题依据
1902 年,荷 兰中学 体育教师尼克 ·布鲁克修森 (Nico Broeukheuysen 1877-1958) 基于男女两性之间互相尊重与彼此合作的理念,为了男女平等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实践情境,在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发明了荷球这项全新的球类运动。荷球已经从一项校园活动,转变成备受大众瞩目的国际化运动。 荷球运动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较短,人们对荷球专项教学的研究也不够全面,在以往的荷球教学中,通常以传球、投篮、切入上篮等技术作为专项教学练习的主要内容,而在抢篮下球技战术的教学方面,缺乏系统的练习方法。在荷球比赛中,抢篮下球是指:比赛中双方球员争夺投篮未命中的球,由于抢篮下球的过程中,需要抢篮下球者通过积极的移动把对手限制在远离球柱的位置,从而获得有力的位置抢篮下球,所以也称抢篮下球者为卡位者。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以往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析抢篮下球技战术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供可以快速提高抢篮下球能力的且更为完善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在荷球进入郑大校园以来,更多的学生认识了荷球,了解了荷球。由于荷球传入中国较晚,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荷球这个项目,对荷球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都不够了解,而且在国内,荷球并没有正式的教材,学生只能通过荷球课堂来学习和认识这项运动。 在以往的荷球教学中,较多是练习传球、投篮等技术作为专项教学练习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比赛中,由于荷球的篮筐高度为 3.5 米,而且没有篮板,投篮命中率较低,抢篮下球技战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进攻的连续性和球权的归属,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学生只有掌握了荷球抢篮下球技术,才能真正学习掌握荷球这项竞技运动。因此,如何将荷球抢篮下球技战术教法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较为通俗易懂,在教学中易于接受且快速提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荷球抢篮下球技战术,对学生提高荷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Crum(1998)在《The observer in Korfball》中指出:在过去,教练在荷球比赛中用铅笔与纸张记录比赛内容,例如:投篮、篮下球、抢断、助攻、犯规及自由球等。这些资料对于教练是非常重要的,可帮助训练,了解球员的优缺点及对于某部分加强训练。但因为纸笔记录对于庞大的资料处理有一定的困难度,因此推荐以电脑处理资料,并表示已经是未来趋势。Crum 提倡运用电脑分析,针对攻守技术,分析个人技术表现,例如:投篮命中率、得失分率,并建立个人成绩的资料。黄化娜(2011)在《论荷球运动和荷球基本技术训练的重要性》中提出:抢篮下球技术是荷球比赛攻防转换的重要技术,抢篮下球分为进攻篮下球和防守篮下球分别是运动员在进攻区域和防守区域进行的抢篮下球行为。抢篮下球可以鼓舞本方士气,并为球队争取更多的得分机会;防守篮下球可以打乱对手的进攻频率,使攻防发生转换。② 李伟(2010)在《大陆与台湾大学生合球队个人攻防能力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提出:在荷球比赛中,争夺篮下球是攻守双方高度关注的焦点。运动员在抢夺篮下球时不仅要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个人能力,同时本队半场全体球员的组织和配合也显得尤为重要。③ 刘霄洋(2014)在《第一届亚洲大学荷球锦标赛郑州大学进攻技术分析》中提出:加强卡位区域、位置及卡位技术的合理运用。由于郑州大学球员身高较高,要增加卡位练习,将对手卡在远离篮柱的位置,尽量在空中拿到球,减少地板球的几率。同时其他位置的球员要做好反弹球预判,以增强团队篮板球能力。卡位球员要提高自己的中远距离投篮能力,以适应现代荷球较为频繁的角色转换的进攻模式。①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8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8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8
一 文献资料法 ............. 8
二 专家访谈法 ............. 8
三 现场观察法 ............. 8
四 逻辑分析法 ............. 8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9
第一节 荷球抢篮下球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 9
一 荷球抢篮下球的教学原则 ........... 9
二 荷球抢篮下球的教学方法 ......... 11
第二节 抢篮下球技术教法研究 ........ 13
一 卡位者抢篮下球 ......... 14
二 攻手抢篮下球 ........... 17
三 助攻者抢篮下球 ......... 19
第三节 抢篮下球战术教法研究 ........ 20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22
第一节 结论 ............. 22
一 抢篮下球技术方面 ...... 22
二 抢篮下球战术方面 ...... 22
第二节 建议 ............. 23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荷球抢篮下球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荷球抢篮下球教学的原则是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能够集中反映荷球运动教学的特点和一般规律。荷球教学的原则是在长期的荷球教学实践过程中中总结出来的,这些原则将始终贯穿于荷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在荷球抢篮下球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们应注重和紧密结合荷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和专项技能所形成的规律来组织教学,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荷球总体投篮命中率较低且对于球触筐后反弹球位置不易判断的特点,在荷球技术教学与战术训练的方法上,应遵循以下原则:初学荷球应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认知,这就需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使学生逐步了解技术动作的相关知识,包括名称、性质、作用、变化和运用方法等。鼓励学生学习并掌握荷球技术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全面、正确的掌握荷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逐步达到熟练、规范的程度,逐步使学生把已掌握的技术动作有效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技术的改进、完善和创新。调动和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各种应变能力及技术合理运用的能力。动作表述应由下而上,先讲解后示范,有正面有侧面,先原地后移动,先分解练习后完整练习。使其对荷球技术有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逐步使学生的技能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体会,不断得以认识和提高。
........
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抢篮下球技战术水平,但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荷球抢篮下球的理解不够全面,易出现如下问题: 练习时应先降低身体重心,卡住对手,待对手先行移动后,用躯干卡住对手,阻止对手移动,准确判断球的位置后再去抢球。 练习时应时刻观察球的位置,根据球的转移调整卡位的位置,不能背向来球方向。 抢篮下球时应降低身体重心,利用身体的躯干将对方卡在远离球柱的位置,在距离球柱过近时,应离开现有的位置,通过球柱、人墙重新获取有利位置。 球出手的瞬间,应判断球的力量、角度、速度、弧度及落点,挡住对手的移动路线后抢夺篮下球。 应清晰的知道球的位置及主攻的位置,并根据球出手后的运动轨迹判断球的落点。 投篮后应判断球的落点,降低重心快速切入抢球。 投篮时身体应垂直向上,出手后降低重心侧身突破防守者冲抢篮下球。 投篮者应当根据球出手的弧线、力度,准确判断球的反弹方向,应尽量处于比自己防守者更靠近球筐的位置并阻挡自己对手冲抢篮下球。 助攻者传球后队友出手投篮后应立即降低重心挡住防守者抢篮下球。 转身卡位时如防守者处于靠近球柱的位置,可把防守者挡在球柱之间,或者远离防守者寻找自由位置投篮。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