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7621 论文编号:sb2016051113564015623 日期:2016-05-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高中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就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状态等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不能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尺,评价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和成长潜能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时使用的语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恰当的评价语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营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反之,课堂就沉闷缺乏生气,降低学生的课堂参与欲和课堂效率。教师的评价语是调节气氛的“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加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在素质教育深度推进的今天,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更为重要。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每个人都深切地渴望获得他人的赞赏。课堂上,一句称赞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让学生铭记于心。同样,一句不恰当的点评也会激发学生潜在的消极因子,挫伤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其失去信心,颓废不振。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一方面吸收来自外界的思想,一方面又从自己的思考中产生新的想法。这个时期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将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高中教师肩负着他们在这个时期的教育重任,对他们的今后的成长影响重大。高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平台。因此,从高中学生的发育特点出发,结合语文学科的独特属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评价用语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纵观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师理念陈旧照本宣科者有之,不顾学生感受满堂灌者有之,对学生参与行为视而不见或草草敷衍者大有之。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行为受不到激励强化,消极态度也得不到批评提醒,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致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降低,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
 
1.2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情况: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研究是针对教学评价语言的,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各具特点。总的看来,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在数量上和时间上都比国内要多,且研究得更科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的研究者们就开始对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进行了关注。贝拉克(1966)研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会对四分之三的学生进行及时评价。教师会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来纠正或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解释。伯利纳、盖奇(1975)研究认为,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包括学生对问题提出的看法和观点等,教师都应使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给予肯定性评价。这种基于事实而实施的肯定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刺激他们进行持续的思考。因此,在美国对学习评价的改革中,教育评论研究者就聚焦在课堂评价的“真实性”上。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威根斯率先提出“真实评价”(authenic assessment)的概念。他认为评价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于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课堂评价应针对学生思维状态而做出,并非对回答的内容给出一个既定的答案。后来,又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Cazden (1986)《教室言谈:教与学的语言》中的“启动一一回应一一评价”模式认为,课堂评价是老师在学生参与活动后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包含了师生之间交流的诸多要素。除此之外,巴特勒(1988)和萨德勒(1989)还在实践中对学生的作业、作文和课堂评语反馈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
 
2 语用学基本理论
 
2.1 语用学的基本内涵
语用学是对语言的动态描写与解释。①从语言理解角度来看,当今语用学可以概括为利用语言环境去推导出相关意义的一门学问。换句话说,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它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或目地密切相关。因而,语用意义就是话语表面意思之外的信息所表达的含意。它根据语言环境去研究话语的交际意义,而非是言语的系统内部去探寻语言自身表达的含义。因而,语用意义会考虑内容包括:说话或听话人、说者的用意或听者的理解、语境,以及通过使用语言或依靠使用语言而实施某种行为或行动。 戚雨村认为,语用学是从说者和听者的角度分析,把人们说话的行为看成被多种社会规则限制的一种行为来探寻既定的语言环境中特定的话语,特别强调了话语诠释的各方面均要受语境的限制,因此设立了语用原则。②由此可见,语用学与说话人、听话人、意图、理解、语境、行为或行动等方面密不可分。语言的生成包含口语和书面语的生成。口头语言生成也称为言语生成,它与语言生成有所区别,言语生成比语言生成更具体。口头语言是自然而然的活动,它能够更好地反映语言生成的过程,因而成为心理语言学关注的重点。 语言理解是语言接收者接受语言刺激,将话语或文字变为可以理解的意义的过程。而语言生成则刚好相反,是语言的创作者把意义变成话语或文字的过程。在具体的内容中,说者怎样将想说的话语意义转换成言语意义,使听者更容易理解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还要符合语言的规律,不是简单地对语言理解进行研究就可以得出结论的。 
...........
 
2.2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语用功能
课堂是学生接收新知识,形成新观念的大本营,是学校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阵地。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教师理应在课堂活动中及时捕捉教育生成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投入足够的关注,对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及时的评价反馈。然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会受到评价语言运用是否得当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诸多名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名师们的课堂评价语言虽风格各异,但都能很好地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参与欲。 导读派大师钱梦龙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在“唤醒”学生读书、思考、求知的欲望方面多下工夫。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拨动学生的心弦”,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情趣,连课堂即兴评价的语言也不例外。学生读课文时,他说:“读书时声音清晰,发音准确,抑扬顿挫,很有感觉。”学生阐明段落大意后,他评价道:“大家都很会读书 ,用五言或七言编写了提纲,既简单明了,又有很强的概括性,还方便记忆。”这样的评价语言既肯定了学生在朗读和精读时的表现,又于无形中明确了朗读和概括段意的要求,真可谓润物细无声!他也会对在课堂上提问的学生进行评价:"你们真会思考,不但读懂了课文,还能对文章进行提问。你们用勇于质疑的精神可嘉。”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简洁、准确、恰当,既条分缕析又适度赞扬,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一堂课上,一位学生把问题回答错了,许多学生哄堂大笑。孙老师严肃地将课停了下来说:“我喜欢回答正确的孩子,也喜欢回答错了的孩子,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笑声。”孙老师用真诚的语言既指出了学生回答的错误,又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暗示了其余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简直就是一“评”多得,这就是课堂评价语言教育功能的体现。 
..........  
 
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失误及归因 ........... 17   
3.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失误现象 ......... 17   
3.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失误归因 ......... 18     
3.2.1 教师没有以生为本,导致话语霸权 ........... 18     
3.2.2 教师语用能力欠缺,评价用语不当 ........... 19     
3.2.3 教师权威观念作祟,缺乏倾听意识 ........... 20     
3.2.4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角色意识不清 ........... 21
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策略 ......... 23   
4.1 加强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 ....... 23   
4.2 提高课堂评价语言艺术 ......... 23   
4.3 把握评价的契机及手段 ......... 25     
4.3.1 超前评价 ......... 25     
4.3.2 即时评价 ......... 26     
4.3.3 延时评价 ......... 26   
4.4 掌握课堂教学沟通技巧 ......... 27 
 
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策略
 
4.1 加强教师自身语言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修养,并深信“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因素在于教师较高的语言修养”,因而主张教师要特别重视言语修养。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媒介,它可以传递教学信息,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和学科性,既要有教育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语言应有相应变化,又要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准确无误,符合逻辑。同时,结合高中生身心特点和抽象思维发展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需隽永蕴藉,富含哲理,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诱导;具有精炼性和启发性,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必须是经过推敲、提炼、精心组织的语言,必须抓住关键,提炼精华,做到言简意赅,深刻精辟,这样才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易懂;具有平等性和引导性,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应该给予学生平等的对话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教师要用语言去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思考,不过早地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对错评判,要在耐心倾听完学生的发言后给出一些建设性的评价意见,不断将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具有情感性和激励性,课堂教学语言深于传情,饱含激情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地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激励,使优秀者更加优秀,学困生勇于表达,不断进步。
..........
 
结语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它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正确的教学观念。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就在提高课堂效率。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能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促进教与学的提升都有着重大意义。     同时,课堂评价语言作为一门教学艺术,需要不断增加其涵养,以趋于完美,才能不断适应高中学生这个自主意识萌发群体的发展需求。教师在课堂上一句不经意的评价话语,都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面对个性张扬,追求自由的高中学生,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需充分发挥良好语言素养的优势,因人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评价语言的激励、导向与示范作用。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先进的课堂评价理念将逐步形成,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它的研究将是永无止境的。由于笔者在学识水平与实践经验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又因工作在川南教育不太发达的地方,视野不够开阔,此次研究还存在不够系统和深入的地方。例如: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用失误现象的分类是否完善,教师课堂评价语用失误原因分析是否全面,以及教师课堂评价语用策略是否可操作、针对性够不够强等问题,都还值得探讨。俗话说:“步履不停才是生命的意义”,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语用研究,笔者才刚刚起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将继续学习、不断实践、潜心研究,以期寻找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丰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语用能力,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共同促进该领域的深度研究。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