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40
论文字数:36925 论文编号:sb2015083012293714463 日期:2015-09-04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引言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中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一定的人文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质上是德育。显而易见,依靠说教很难实现道德培养的目标,必须通过一定时期生活化的、实践性的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匡正思想、净化心灵。但纵观目前实际的学校教学,不少授课教师仍采用“以本为本”、“机械灌输”的说教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新一轮课程改革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开展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作为提高教育实效性的一个着力点。通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对“国家规范”、“大一统文化”的宣传,条条款款的内容较多,显得枯燥,形式也较单一,很难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方课程”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优秀的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以及深厚的人文价值,因此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进行地方课程的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和补充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始成为提高教育效果的新思路。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重视对当地资源的幵发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地方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道德情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地方文化对人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影响:显性形式影响和隐性形式影响。显性形式的影响是指以直观外在的地方性知识熏陶人,比如文化的实物遗存、人物典故等;隐性形式的影响是指以内在的、约定俗成的地方传统和精神理念塑造人。地方文化是地方精神财富的结晶,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充分挖掘地方的文化资源,并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措施。
……….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问题,但起初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两个方面:地方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或者经济发展;地方传统文化或历史文化资源的幵发与保护。只有极少数的学者将视角定位在地方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上,例如卞国华的《社区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活动》I以及陈三鹏的《论潮汕文化与潮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概念的明确提出,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更加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地方文化资源在地方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应用,并尝试结合实际的教学。截止到2014年12月26日,在中国知网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关键词检索,期刊目共有682条记录,博硕士论文339条。以“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检索,期刊目有62条记录,博硕士论文为368条。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者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着重回答了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何在;第二,地方文化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何在;第三,地方文化资源应用干思想政治教育有何可行之路。
……..


第2章地方文化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1地方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类型
由文化的含义引申可知,地方文化应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区的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真实可见的物,如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方言等,还包括隐形的念,例如本地区人们的风俗传统、道德规范、精神理念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文化与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相融相生。地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良莠并存。优秀的地方文化,会影响着本地区的人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并与其进行有益互动,不断产生教育作用。本文所说的地方文化,专指优秀的地方文化,是积极健康的,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所使用的部分。“信阳地处江淮之间,历史上受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的多重影响,形成风格独特、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格局。”历史名人也不胜枚举,如孙叔敖、司马光、何景明、许世友等等,都为人所熟知。信阳人文资源丰富,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只择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阐述一二。饮茶习俗。信阳是名茶之乡,特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信阳毛尖”,盛名享誉中外。信阳饮茶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无论男女老幼,城市乡野;无论为文为商,为官为民,几乎人人都有嗜茶之好。人称茶为我国“国饮”,信阳在这点上可说是体现的淋滴尽致。饮食文化。豫南人“会吃”,对菜肴特别讲究;也爱吃,俗语讲“宁愿掩流脓,不愿嘴受穷”,就生动地体现了信阳讲究精致吃食的习俗。而且信阳饮食南北风味兼具,独具特色。
……..


2.2地方文化资源的特点
地方文化的形成是这一地区社会历史的不断累积和沉淀,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以信阳的茶文化为例:据考证,1987年出土于信阳固始古墓中的茶叶,已有2300年的历史,这说明信阳茶叶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后有文献证实,陆羽所著《茶经》以及李肇的《国史补》都把信阳毛尖作为名茶记载;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也曾指出,“淮南茶,信阳第一”;到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信阳毛尖因其优良品质获得金奖,之后又获得“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等称号,使得信阳毛尖声名鹤起。通过对信阳茶文化发展历史的梳理,可以看出文化发展是绵延、上升、连续的过程,这也是文化的共同特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很好理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地方的文化是基于地方一定的经济、政治和历史环境而形成的,地方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互有差异、各有特色。如前文所说,信阳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受到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吴徽文化的共同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既有飘逸浪漫的一面,又不失厚重儒雅,兼具蛮勇刚烈之风。
………..


第3章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3.1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3.2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13
3.3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文化资源的择取原则 ...........15
第4章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6
4.1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16
4.2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7
4.3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所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8
4.3.1相关教育主体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认识不够........... 18
4.3.2教育者缺乏课程幵发的创新能力........... 19
4.3.3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 20
第5章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
5.1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21
5.2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 22


第5章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策


5.1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于地方文化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地方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其优势和特点,“注意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相结合,具有时代感和一定的前瞻性。”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拓展和丰富实践性教学方式。在应用过程中,要改变重知识传授的旧模式,建立重个体实践追求的新形态。这种“新形态”的建立,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地方文化资源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地方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加强思维,形成能力,发展个性。”在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时,应注意经济有效原则,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因为任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需要一定的投入,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也需要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坚持经济有效原则。保证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的高配合度,与教学目标的高契合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育效果,也是对经济有效原则的贯彻,是正确的发展理念的体现。
……….


结语


本文写作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倡导一种理念,即将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丰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挖掘信阳地方文化资源中的有益元素,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种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给当前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信阳地方文化由于长期以来被忽视,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建设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将其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开展,实现可预期的教育效果,还能促进信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通过对信阳地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可知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详细分析,可知其有接纳地方文化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教育主体论,应提高教育主体的主动意识以及课程开发的创新能力;以教育客体论,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以教育手段论,应创新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教育环境论,应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另外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遵循高效原则,推动信阳地方文化资源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改革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虽以信阳为例,探讨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但有关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路径的研究具有普适性。另外,本文将信阳地方文化作为研究的一环,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本地文化,重视地方文化的发展,重视地方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另外,还希望能够通过本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的研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遗憾的是,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研究能力不足,没能深入阐述信阳地方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没能系统梳理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方方面面,研究不够深入,对于一些实证材料还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对于应用方法还需进一步深入思考。今后,将以推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为目标,针对这一论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期待收获新的成果。
............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研究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中西方文明差异性比较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