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95
论文字数:38569 论文编号:sb2015082811460214423 日期:2015-08-28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薪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现象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标志,其广泛使用无时无刻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刷新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各个角落由于新媒体的出现而活力四射,当然学校也不例外,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新媒体的介入而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本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为突出的一对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师生双方的健康发展、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以后,师生关系受到许多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以及学术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其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通过整理分析有关师生关系的现有资料,笔者发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往日的情况,但是大部分研究者却很少把目光集中在此研究上。因此,笔者试图从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角度出发,把师生关系置于新媒体的背景框架下,深入挖掘当代师生关系的现实状况。我们现在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腾讯QQ群、人人网、微信群、Ipad、飞信群、手机报、微博、BBS、播客等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可以说,现代社会到处都能够看到新媒体的影子。当然,学校中的学生们也不例外,而且他们已然成为新媒体的主体使用群之一。新媒体市场的日益扩大,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如课上交流、课外沟通、探究学习、合作创新,但是由于新媒体并不具有自我选择的功能,学生接触到纷繁复杂、良赛不齐的生活信息和观念态度,-‘有些消极方面的价值观念容易腐蚀他们原本健康的心灵;另外,新媒体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架起了诸多新的桥梁,便于师生间及时的传递信息和相互的借鉴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因此而略显减少。因此,这就客观上要求取其精华,合理利用新媒体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方面的优势作用,努力促进原有师生关系朝着新时期主动的“平等交流、共同探讨、教学相长”的朋友式师生关系转变。
……….


二、 本研究的意义、价值及主要内容
当今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师生关系问题主要继承了传统的思考与研究。近几年,各种形态的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量涌入学校教育领域,很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和视角投放在新一代媒体的开发和利用上,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能从非常独特的角度来研究新媒体在师生关系中的影响性问题。关于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不足以及相关策略等问题,诸多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过反思和总结。新媒体是时发表展的最新产物,它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有着特殊的内在的自身机理。深入挖掘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特点、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将极夫地促进当今基础教育师生关系基本理论框架的日臻成熟,切实丰富、完善教育基本理论。目前新媒体已成为知识共享的新一代时尚载体,老师和学生通过新媒体沟通.交流、教学相长,他们双方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也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虚拟世界之中进行人际交往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它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均为个体的信息与情感表达提供平台,有利于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新媒体的虚拟性、交互性和主体性,为师生矛盾冲突的及时释放和师生之间日常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及时性、平等性以及师生可以自由交往、不受任何拘束和限制的宽松和谐氛围等有助于舒缓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便于双方适时作出调整。新媒体还为他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模式、新观点,面对一系列新生事物的挑战,这更加激发老师和学生及时调节、更新创造属于自我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模式,不断促进个体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创造。
………….


第二章文献综述及评论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研究焦点放在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和作用效果,重点不在讨论双方的主客体地位问题,而是大多倾向于实证性研究,习惯釆用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等量化研究的方法来探索师生交流的细致的层面,分析总结研究结果,最后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事实上师生关系是一个相对古老的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和著作里都不同程度的阐释了中包含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后人们思想。举个例子来说,苏格拉底独创了 “产婆术”(也叫“苏格拉底法”),倡导教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去挖掘、引导自己的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他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并且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对平等的,只是在知识上有着先知与后知的差别。柏拉图对师生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与中国传统的理念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知他主张师生关系应该尊卑有别、符合伦理,“他认为民主完全搅乱了长幼尊卑的秩序,划分长幼尊卑乃是维持社会安定统一的首要条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理解的师生关系必须与森严的等级社会联系起来,因此,他的观点也证明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多的管束有碍于学生的-顺利健康成长。此外,亚里士多德也是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我们知道,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但是又不光是老师,他对学生尤其尊重,时刻把自己的学生当做朋友一样来看待,正是因为他的缘故,亚历山大才能够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代功勒卓著的大帝。“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就能够最贴切的反映出他不唯师是从和勇敢追求真知的态度和精神。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玻状
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大多数的学者们都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由此而产生了众多不同的理解,经笔者研究,这些观点归纳起来一般有两种趋向。第一种趋向是把师生关系理解为莱一种单纯的关系,或者强调师生关系某一方面的性质。这种趋向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如李以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如肖川。(3)师生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如李谨瑜。3第二种趋向是把师生关系理解为由多方面、多特性所组成的混杂关系,主要就是强调师生关系的多层特质和属性,比如有的学者主张师生关系许多社会或人际关系的交错与重复,如陈桂生。而不仅仅 一是某一种特定的关系。有的学者则强调师生关系绝非单一的、特定的具体化简单化关系,而是同时具备社会和心理两个层面关系。另有学者把师生关系界定为:师生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形成的双边关系,它是由一系列关系所组成的,包括道德关系、心理关系、教育关系和交往关系等。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29
—.媒介延伸理论 ......... 29
二、商谈伦理学  .........30
三、交往教育观 ......... 30
四、对话教育理论 ......... 31
第四章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 ......... 33
一、调查目的  .........33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 33
三、调查过程及分析 ......... 33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及反思 ......... 38
第五章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 ......... 44
一、拓展新媒体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途径 ......... 44
二、加强师生双方以新媒体为中心的媒介素养教育 ......... 44
三、充实师生间以新媒体为纽带的广泛交往内容 ......... 45


第五章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


一、 拓展新媒体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途径
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加便利,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微博、手机短信、等工具都能为师生沟通所服务,这些新媒体都有效地将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要想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必须大力开发拓展各种新媒体平台,注重对新媒体通讯工具的利用,构筑多样化的师生交流途径和渠道。首先,完善校园类SNS网站。包括人人网、同学网、QQ校友、占座网等以学校人群为主要构成的网站。教师和学生均可以使用真实的个人信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进行真实的网络交流。其次,利用博客、BBS、微博、空间等新兴媒体。这些媒体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独立性,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转发传播评论,可以切实增强互动性。师生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对于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大有裨益。还可以建立班级微博、博客等集体性网络组织,增强班级团体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再次,利用即时通讯的新媒体工具。目前盛行的主要有腾讯QQ、微信、MSN、手机短信、移动飞信、新浪UC等。即时通信工具使得师生可以实时对话聊天、促膝谈心,并且这些新媒体所具有的图片传递、文件传输、音视频播放等功能更加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实时通讯工具将会让教师和学生共享愉快的氛围,体验朋友式的情感。
………..


结束语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鉴于“新媒体”在当代环境下对于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以及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巨大变化,本论文通过对目前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现状的调鸾|EL反思,依据现实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新媒体时代和谐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步提高现当代师生关系的和谐性与融洽性。本研究仅仅作为一个研究的开始,我们对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借此搁笔之时,笔者提出以下一些仍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1.本研究涉及的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虽然发现了目前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能够做更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将对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理论体系的建构大有裨益。
2.本研究仅是以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八中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没有能够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因此,访谈调查的结果及其问题分析不是很全面。如果能够在更为广阔的群体中进行更大规模的实地调查,那么研究的问题则更具普遍意义,研究的适用性也会更强。
3.本研究重点是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现状研究,其中也提到了影响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因素,但是本研究对于这方面涉及的比较少。如果针对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更大范围内的现状,全面的探究其影响因素,将会对目前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有更加直接的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课程的伦理学基础研究
下一篇: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