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术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实践转化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666 论文编号:sb2024011420571851764 日期:2024-01-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本文依据循证护理理念并结合护理学科专业理论,通过最佳证据总结及专家函询法等构建适合我国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术的《基于循证理念的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术护理方案》。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 TIPS术治疗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技术日臻成熟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指由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的终末阶段,长期得炎症反应使得健康的肝实质被纤维组织、再生结节所取代。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060万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且在中低收入及高收入国家普遍流行[2]。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往往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且中位生存率仅为2年[3]。美国每年死于肝硬化的患者大约4万例,住院治疗的患者15万例,平均每年的医疗花费总额高达将近40亿美元[4]。而截至2022年末,全国大约700万人口(0.5%)罹患肝硬化,使我国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肝硬化疾病负担最严重的国家[5]。
失代偿期肝硬化以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肝功能损害为主要症状特点的疾病,因其无典型临床表现,往往发生误诊、漏诊等现象。其中门静脉高压所引起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为临床上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5年生存率仅15%~40%,再发生率为60%[6]。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etemic shunt,TIPS)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腹水等疾病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它采用在肝脏内建立一个位于肝静脉与门静脉各大分支间的人工分流通道并通过非选择性分流减少门静脉阻力,从而达到有效的分流,止血。研究表明,经TIPS术治疗后患者的有效止血率可高达90%[7]。

护理论文怎么写
护理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问题及内容
1.2.1研究问题
(1)目前,国内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术所涉及的护理管理内容包括哪些内容?护理人员在照护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术的患者时,主要的护理实践障碍因素有哪些?
(2)依据JBI最新循证卫生保健模式的研究步骤,将成果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成效如何?通过对结局指标的量化统计,主要的患者结局会发生哪些变化?
1.2.2研究内容
(1)以循证护理理念为指导,运用量性结合质性的混合研究方法,分析目前国内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术的诊疗护理实践内容,归纳分析出护理活动中的现存阻碍因素;
(2)以疾病相关指南、共识等为证据支撑,莱温守恒模式为理论为指导,构建本土化的《TIPS术护理方案》;
(3)将契合我国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术临床护理情景的《TIPS术护理方案》进行临床转化研究。
......................
第二章文献回顾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更是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12]。大多因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断裂所致、病人饮食习惯及其他疏漏,导致出血的风险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医疗及家庭经济负担[9,13]。
2.1.2 TIPS术
1987年,由Richter医师介绍全球首例TIPS手术病例,之后TIPS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 Portosyetemic Shunt,TIPS)便被认为是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无创手术[7]。通过建立肝脏门静脉和肝脏门腔静脉人工血流通路,放置支架,从而减轻门静脉压力,达到控制及预防消化道出血的目的、促使腹水吸收[7,14]。
2.1.3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是在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形成的具有高实践性特点的护理学科研究分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Organization,WHO)对护理管理的定义为:护理管理是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其他能力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员或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15,16]。而我国专家普遍比较认可的护理管理定义为:使医院的护理人力、物理、技术、信息和时间等要素有机结合并得到最优化地运转,以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果和效率为主要目的的医院管理工作。
........................
2.2理论基础
2.2.1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主要阐述了循证卫生保健的过程和相关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并通过“循证卫生保健系统图”来完整地展示卫生保健证据制作与生成的过程(如图1)。
如图所示,更新后的“循证卫生保健系统图”(以下简称为“系统图”)通过采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来代表研究者开展循证医学研究活动的每一阶段。位于“系统图”最中心的红色区域代表了证据的属性,其次是由五块不同颜色板块组成的内环,代表了全球卫生健康的宗旨和循证四大步骤,最外沿是由不同浅色系组成的外环,代表了循证医学研究中每一步骤的具体研究方法。其中,位于内环的双向大、小箭头代表了证据的生成至传播是一个动态、不断循环的过程。作为知识转化与证据应用模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其核心内涵在于[17,18]:总结最佳证据、临床情景、患者的需求和偏好以及卫生保健人员的专业判断,针对卫生保健实践中的问题,获取证据并对证据进行严谨地纳入、评价与综合,再传播至卫生保健人员当中,推动证据在实践中的应用,以达到促进患者整体健康的宗旨[19-21]。由此可见,合理使用并遵循该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临床专业研究人员科学整合并利用现有研究中的最佳证据,将其进行临床“转化”,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有效提升护理决策准确性,不断优化改进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对本研究的启示:贯穿并指导整个研究设计步骤。
.........................
第三章 现况—明确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 术的临床护理问题 . 11
3.1 病例分析 ....................................... 11
3.1.1 研究对象 ......................... 11
3.1.2 病例项目内容的提取策略 ................ 11
第四章 基于循证理念的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TIPS 术患者护理方案的构建 ..................................... 25
4.1 循证护理——最佳证据总结 ............................. 25
4.1.1 明确问题 ................................ 25
4.1.2 证据检索策略 ............................. 26
第五章 《护理方案》的临床转化与试点研究 ....................... 39
5.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9
5.1.1 研究对象 ................................. 39
5.1.2 研究方法 .............................. 39
第五章《护理方案》的临床转化与试点研究
5.1研究对象和方法
5.1.1研究对象
通过在本科室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2年12月西安某三甲级医院消化病区的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行TIPS术的患者,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6。实施干预的护理人员基本资料同田野研究结果部分,见表15。
(1)纳入标准
①被诊断为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②无其它禁忌症,拟行TIPS术;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自愿参与本研究。
(2)排除标准①拟行TIPS修正术;②肝性脑病。
(3)剔除标准①中途选择退出;②治疗期间发生其他疾病转出病区。

护理论文参考
护理论文参考

...........................
第六章总结
6.1研究主要结论
(1)第一部分:现况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TIPS术的治疗与护理内容尚存在多处弊端,护理内容和职能发挥受到限制,大部分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存在缺乏循证思维及临床决策领导能力不足,TIPS术护理管理的部分内容,如营养管理、术后监测与活动与目前研究证据有所出入等问题。
(2)第二部分:通过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现有文献等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疾病最佳证据总结条目,之后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的方法对所构建条目补充并评价进行二次调整。从整改结果方面来看,总体上与现有证据相契合,但同时也存在某些证据在临床难以实现等问题。
(3)第三部分: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分别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护理方案》进行评估、护理诊断、饮食与营养、活动与安全、心理护理等。从患者和护士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及其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护理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