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农商银行发展战略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633 论文编号:sb2024110916274552870 日期:2024-11-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本文以林西农商银行发展战略为研究课题,在综合国内外有关银行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相关战略管理理论、PEST分析模型、五力分析模型及EFE矩阵等分析工具,系统分析了林西农商银行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及行业发展趋势,精准锁定了影响林西农商银行经营发展的关键外部因素,并对林西农商银行应对外部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有效评价。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我国农信社历史悠久。早在1923年,中国第一家农信社——河北香河县信用社便已成立。自此之后,农信社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下,历经近百年的改革发展,整体质量、管理能力及市场化程度持续提升,在服务“三农三牧”、中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业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西农商银行作为全国农信系统大家庭的一员,其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林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19年由农信社成功改制而来。自股份制改革以来,林西农商银行坚持“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的初心使命,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抢抓政策机遇期,纵深推进普惠金融服务,逐步成长为存贷款市场份额均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辐射能力最强的股份制地方性商业银行,是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主办行、支农支小主力军。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在如此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林西农商银行也迎来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减费让利政策继续实施、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强监管、严监管”常态化、大行下沉加力抢占普惠金融市场等行业剧变。特别是自大行下沉服务重心以来,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网点布局、资金成本、金融科技等优势降维竞争,大搞“掐尖行动”和“价格战”,快速抢占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主阵地及优质客户群体,导致农商银行主营业务发展陷入了“逆水行舟”的艰难境地,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分化,利差空间被倒逼收窄,生存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林西农商银行在疫情后时代进入了经营发展瓶颈期和困难期,亟待突围转型,以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工商管理论文怎么写
工商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研究目的
根据目前经营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林西农商银行经营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主要业务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林西农商银行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林西农商银行将很难走出目前的经营发展困境。林西农商银行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竞争对手情况和客户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适合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研究,希望达到如下几方面目标:一是立足企业调查和内外部环境分析,发现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二是围绕主题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并结合战略管理相关知识和分析工具,为林西农商银行匹配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三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及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1.2.2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林西农商银行发展战略,在内容安排上共分为七大章节,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概括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给出技术路线图。第二章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银行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并进行文献研究综述。界定相关概念,阐述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内容做好理论铺垫。
第三章林西农商银行外部环境分析。本章将利用战略管理理论以及PEST、五力等模型分析林西农商银行的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
第四章林西农商银行内部环境分析。通过对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的能力环境、资源环境分析,全面剖析公司内部环境,发现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精准锁定影响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五章林西农商银行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将利用战略管理相关理论,选择并制定林西农商银行发展战略。首先,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公司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会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战略选择依据及分析对比情况,选择并制定符合林西农商银行实际的发展战略及实施方向。
第六章林西农商银行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为保证林西农商银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将从组织保障、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及品牌宣传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林西农商银行未来经营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
第2章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公司战略的研究起步较早。自1965年安索夫对公司战略管理提出开创性研究后,后续诸多学者不断丰富完善有关战略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框架,促使国外对公司战略研究的体系日趋成熟。
银行战略研究作为公司战略研究的一部分,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诸多研究成果,对银行发展战略的分析及制定奠定了良好研究基础。银行战略环境分析方面,Muhammad Ali(2018)研究指出,银行内部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升经营发展的效益[1]。LaimaSpokeviciute,KevinKeasey,Francesco Vallascas(2019)研究发现,在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时期,采取严格审慎的监管政策,加强金融市场监管,能够有效降低外部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2]。Levine(2020)研究指出,银行应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业务增长[3]。Wright and Gary C(2021)研究指出,人力资源短缺阻碍商业银行发展,商业银行应当提高人员准入标准,强化内部员工培训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综合能力[4]。
银行发展战略制定方面,Hugh Croxford,Frank Abramson和Alex Jablonowski(1999)研究提出,传统银行的战略制定可采取保守渐进的方式,新兴银行和小银行则可采取更具革命性的手段[5]。Dimitris N.Chorafas(2005)研究指出,银行战略是一个与同业抗衡的计划,应从人力资源、目标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管理、金融资源及持久力、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计划并落实相关措施[6]。Bassett(2020)对银行一段时间的业绩分析研究指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实力普遍较低,中小银行立于当地发展,具有更多地缘优势,发展战略的制定也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条件[7]。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首次提出“公司战略”和“战略规划”的概念,继而又提出一系列有关战略管理的概念,对公司战略管理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奠定了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本人被管理界尊称为“战略管理之父”。他提出战略管理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的过程。自此之后,战略管理理论兴起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该阶段的核心理论思想是企业战略的基点是适应环境;企业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并盈利;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的变化与适应。该阶段的理论不足之处主要是:缺少对企业将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多个产业进行分析与选择,且该理论缺乏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虑,可能会导致企业非理性的扩张。
第二阶段: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强调产业结构分析是建立竞争战略的基础。同时,为了正确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和确定竞争优势定位,波特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分析的模型,现在简称“五力模型”。虽然竞争战略理论在产业竞争环境分析上有了较大进步,但是,竞争战略理论仍缺乏对企业内在条件差异的考虑,无法解释诸如为何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内仍有盈利水平很高的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林西农商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12
3.1 PEST模型分析 ..................................... 12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12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13
第4章 林西农商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23
4.1 林西农商银行简介 ............................ 23
4.2 企业资源分析 .................................... 23
第5章 林西农商银行战略选择与制定 ................... 35
5.1 SWOT分析 .............................. 35
5.1.1 优势分析 ................................... 35
5.1.2 劣势分析 .................................. 35
第6章林西农商银行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措施
破除管理桎枯,提升组织管理效能。总行层面定期梳理汇总各类管理问题,按照自治区联社“改错就是改革”的理念,积极改正管理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和漏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实现组织管理的良性循环。自上而下梳理重塑企业文化,建立专门委员会或明确牵头部门,大力弘扬“背包下乡”、“草原轻骑兵”等优秀企业文化内涵,及时纠正企业文化的不良苗头和倾向。同时,结合企业发展阶段需求,制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和培育目标,以组织文化的发展带动组织效能的提高。厘定发展思路,坚定企业发展方向。自治区联社多次会议强调,聚焦主业,做小做散做土是农信社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自治区联社为强化法人机构的大额贷款投放工作,已成立专门大额贷款风险管理专家团队,定期对法人机构报备的大额贷款尽调情况进行风险提示,以强化对大额贷款的管控。林西农商银行高管层及相关贷款审批委员会要彻底转变经营发展思维,破除打快柴火、赚快钱的思维定式,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维,做好企业长期发展规划,调整资产结构,避免经营发展偏离主责主业,尽快将大额贷款规模和占比压缩下降,将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小额分散的三农及小微市场,为企业长期稳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工商管理论文参考
工商管理论文参考

.............................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本文以林西农商银行为研究对象,立足企业经营发展实际,从发展战略研究的视角,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多种分析工具,系统分析了林西农商银行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据此选择制定了该行经营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本文运用PEST、五力分析模型对林西农商银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总结出林西农商银行面临的主要外部机会和威胁。林西农商银行所处的农村金融市场潜力较大,县域信用环境较好,加之国家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和区内经济发展向好,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机遇。同时,企业也面临县域客户群体萎缩、竞争压力持续增大、金融监管进入全面从严新阶段及客户需求在不断转变等威胁,这些外部威胁为企业经营发展带了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基础上,通过EFE矩阵分析发现,林西农商银行在应对外部环境方面相对较好,尚能有效把握外部机会以消除外部威胁带了的不利影响。
其次,本文立足企业经营发展现状,系统分析研究了企业的内部环境,梳理总结出林西农商银行的主要内部优势和劣势。林西农商银行自身经营发展具有决策机制灵活、品牌认可度高、员工优势明显及规模经济显著等优势。同时,也存在营销能力相对薄弱、管理问题突出、人力资源能力不强等劣势。在此基础上,通过IFE矩阵分析发现,企业内部环境处于弱势水平,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内部优势仍然大于劣势,良好的内部优势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企业开展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化,扬长补短,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最后,在综合企业内部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使命、愿景及发展目标等因素,运用SWOT、IE等矩阵对企业发展战略匹配分析,最终确定林西农商银行适宜选择增长型战略(SO战略),发挥企业内部优势同时注重把握外部机会,以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明确发展战略实施应以市场渗透战略为主,产品开发及市场开发战略为辅,并从组织保障、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及品牌宣传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战略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以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落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工商管理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