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本文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代表企业比亚迪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并针对当前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背景,应用权变理论和流程再造理论对比亚迪数字化转型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引发了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理念转变,不再追求粗放式增长,而是追求质量和内涵式发展,标志着数字经济进一步壮大。传统企业生产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无法高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我国先后出台“数字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政策,大力推进数字技术革命,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在此背景下,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数字化转型能够发挥数字信息优势,更好整合制造企业,形成数据网络,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企业生存周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达41.5%,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引导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行业正面临转型需求。近年来,低碳环保理念兴起,新能源汽车技术日益成熟,新能源车企在价格性能方面获得广泛认可,逐步取代传统车企的地位。传统车企生产模式难以适应数字时代,推动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多数传统车企转型为新能源车企,同时新能源车企也扩大产能。在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企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目前,国内对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型动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关注财务绩效,缺乏典型案例分析战略绩效。针对典型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状况。
工商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比亚迪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展开论述。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
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该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及方法。
论文的第二章为综述及理论基础。在该部分,论文对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战略绩效评价方法等领域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与述评,展现了本论文中应用到的流程再造、权变、战略转型、组织变革等相关理论,并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论文的第三章为案例介绍。首先,介绍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介绍了比亚迪的概况,最后介绍了比亚迪数字化转型战略变革的动因及路径。
论文的第四章旨在探讨比亚迪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采用平衡计分卡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通过结合行业特点和比亚迪的战略目标,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个不同维度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前后的战略绩效。接着,文章结合熵权法对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以全面评价企业整体战略绩效表现。
论文的第五章为研究结论与建议,并且其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前文所做的评价,就相应研究领域给出所得出的结论,同时针对亚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尚存改善余地的方向以及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最后,研究者还对本次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总结,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2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
(1)数字化转型的动因
国内外学者已在数字化转型领域针对企业实施此举的动因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主要将动因分成两类,一类为外部环境因素的驱动作用,另一类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因素。
关于外部驱动因素方面,全球一体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更加密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会带来各种挑战和潜在威胁,因此企业不得不进行转型来应对。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市场与企业以往的关系结构也不得不改变(Susarla等,2012)。Loebbecke和Picot(2015)也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将有效促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李晓华(2019)认为由于中国数字化转型浪潮不断涌现,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企业变革。陈昌盛等(2020)提出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营销模式,从而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刘淑春(2021)认为企业有必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因为当前国内社会正处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可以在转型的红利期中获益。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企业的内部环境无法适应所采用的战略或未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时,企业则需要进行战略转型。这一转型可帮助企业实现最优的资源组合,如文献中所述(王志涛和王孟姣,2022)。
关于企业自身发展动因方面,Bresnahan和Trajtenberg(1995)提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旨在提高企业效率,以实现企业的持续高水平发展。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应审时度势重新定位自身,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下,致力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以应对当前的挑战(Shamsud,1996)。而Tambe和Lorin(2012)则持有企业将业务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的观点,并认为企业应高度关注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积极经济效益。根据戚聿东与肖旭(2020)的研究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普及及应用,企业间在价值创造和价值链转移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型企业在这样一个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显著增大。为此,这些企业若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持续发展,需积极拥抱新兴的数字技术,通过全面的战略管理模式改革,来强化企业竞争力。陶林与李岩(2021)的研究成果指明,数字化转型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少运营成本,并精确刻画目标受众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样,蒋峦与刘宇鹏(2022)的研究亦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提升面对不确定性风险的应对能力、增强企业的韧性以及市场竞争力。
............................
2.2理论基础
2.2.1流程再造理论
1993年,Hammer和Champy提出了一项有关流程再造的理论,旨在为企业管理行为提供指导。流程再造是指在现有业务架构下,通过战略性地重构和优化连续工作步骤的顺序配置,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操作效能和缩减成本的动态过程。具体实践中,它聚焦于对企业流程系统的深层分析及针对性优化,力图达到流程高效化。在启动流程再造之际,企业不可或缺的一步是获得管理层的明确支持及对整体改革成败的系统把控。其次,企业应组建专门的项目团队,着手制定详尽的流程再造计划书和应变方案,并针对性地设立项目绩效标准和分析消费者需求。在流程再造的最后阶段,企业可通过改善组织架构与管理运作机制,并结合实施员工能力提升培训等手段,以确保流程再造的目标能被实际有效地达成。最后,公司应定期评估新工作流程的绩效,积极监测进展并发掘其潜在问题,从而实现流程改善的最终目标(舒文舟,2016)。
2.2.2权变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基于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管理理论,并在Fisher等学者的共同合作下逐步完善和推广。该理论以应变思想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一种动态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指出,不同组织的内外环境存在差异,而不存在普适的管理方法和原则,故企业应随时根据内外部现实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在不同的特定情境下,企业应采用相应的管理理论进行决策,这可以恰当地诠释“权宜应变”的实质。权变理论以环境为自变量、以管理为因变量,利用矩阵呈现出权变关系,其中,矩阵的横轴所表示的是企业在假定不同环境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不同管理模式。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管理模式,以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营。权变理论指出,企业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业务方向以及其他管理模式,以便顺利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完成相应的转型和变革。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人在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者有必要持续关注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及时拟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发展方向,以确保企业的经营业绩稳定并实现逐步增长。
......................
3 比亚迪数字化转型案例介绍 ................................... 16
3.1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16
3.2 比亚迪概况 ................................... 18
3.3 比亚迪数字化转型战略变革的动因 .......................... 19
4 比亚迪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影响 ...................................... 23
4.1 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维度的影响 ............................ 23
4.1.1 盈利能力分析 ............................... 23
4.1.2 偿债能力分析 ................................. 27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5.1 研究结论 ................................ 51
5.2 相关建议 ......................................... 52
5.3 不足与展望 .............................. 53
4比亚迪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影响
4.1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维度的影响
策略目标之根本追求在于财务成果的实现,意味着领域间的成就需转化为经济效益以显现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盖诸如提升生产效率、推进新品研发等优化行为,未经财务效益转化,难以实质性反映公司的收益情况。故此,仅有通过有效路径—如扩大营收、削减成本支出等手段,企业方能获享根本性利益。本研究旨在深入、立体地剖析财务成效,选择了利润水平、偿债状况、经营效率与成长性四大财务维度,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期实现对企业财务表现的全方位评价与诊断。
4.1.1盈利能力分析
本文就比亚迪数字化转型对盈利能力的影响,选取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三项指标对其盈利能力进行了评估,以探究数字化转型前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差异,且指标的选择是基于比亚迪自身特性而确定的。
工商管理论文参考
......................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研究结论
本文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代表企业比亚迪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并针对当前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背景,应用权变理论和流程再造理论对比亚迪数字化转型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此外,本文在描述比亚迪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的同时,还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对比亚迪数字化转型前后的战略绩效进行了评价。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在平衡计分卡模型的维度评价方面,比亚迪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员工学习与职业发展等方面,比亚迪公司的人才队伍构成逐渐明确,且硕博士学历员工比例不断增加;同时,公司在研发与创新等方面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这一点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为其企业转型升级注入积极因素。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内部流程管理上深入推进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整合和优化了产品制造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支出,有效实现了成本费用的大幅度降低。就客户关系管理层面而言,公司积极投入"e平台"等应用软件的开发,不断提升了企业品牌效应及消费者忠诚度。在财务方面,凭借数字化转型等战略性举措的实行,促进了公司业绩的显著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潜能均表现出稳健且连续的增长趋势。自2019年起,比亚迪的经济绩效持续表现亮眼,其营业利润增长率尤其显著,远远超越了同行业的平均增速水准。针对比亚迪面临的信用赊销产生的坏账风险问题,该公司有必要加强其数字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及运营风险防控机制,以提升对此类挑战的有效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