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现代化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一: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以中小学为调查对象
[1]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J]. 安东. 江苏教育. 2007(21)
[2]为人的现代化服务:教育现代化的核心[J]. 李祖超. 教育评论. 2007(05)
[3]以教育现代化推进社会现代化——专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J]. 李继业,殷建华. 人民教育. 2007(Z2)
[4]苏州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J]. 鲍寅初. 人民教育. 2007(Z2)
[5]广东教育现代化策略探析[J]. 冯增俊. 教育导刊. 2007(07)
[6]试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J]. 王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03)
[7]从教育现代化视域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与作用[J]. 杨改学. 电化教育研究. 2007(05)
[8]江苏:确保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05)
[9]教育现代化及其路径探觅[J]. 陈化育,李宗远.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特征及其实施策略探讨[J]. 蒋满元. 湖北社会科学. 2007(02)
[11]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特征及其实施策略探讨[J]. 蒋满元. 上海经济研究. 2007(01)
[12]国外义务教育投资的特点与借鉴[J]. 强冬梅.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6)
[13]202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J]. 寒笙. 班主任. 2005(09)
[14]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J]. 谢新平. 教育与职业. 2005(13)
[15]广东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问答[J]. 广东教育. 2004(09)
[16]国家利益: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J]. 谢锦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17]西方民族主义与教育研究述评[J]. 朱旭东. 比较教育研究. 2002(11)
[18]传统文化、国民性及现代教育[J]. 李屏.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19]教育现代化浅探[J]. 万作芳. 教育探索. 2000(09)
[20]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J]. 程钢.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0(03)
[21]对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 胡才鸿. 教育艺术. 2000(04)
[22]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J]. 李洪莹. 电化教育研究. 1999(06)
[23]对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 刘尧. 上海教育科研. 1999(05)
[24]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些思考[J]. 王玉秋.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1999(05)
[25]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J]. 刘尧. 教育与现代化. 1999(02)
[26]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J]. 江海燕. 广东教育. 1999(05)
[27]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J]. 冯增俊. 教育研究. 1999(03)
[28]关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 马美铭.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9(02)
[29]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略论[J]. 李锐. 教育导刊. 1998(10)
[30]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J]. 黄忠敬,李晓军. 教育科学研究. 1998(05)
[31]也论教育现代化[J]. 张人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3)
[32]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J]. 王玉新.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3)
[33]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J]. 朱旭东. 比较教育研究. 1998(02)
[34]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双重意义[J]. 邓云洲. 中国教育学刊. 1998(01)
[35]试论教育观念现代化——兼谈教育观念的偏狭、扭曲及转换[J]. 郝德永. 东北师大学报. 1997(04)
[36]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思考[J]. 段作章. 煤炭高等教育. 1997(02)
[37]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刊. 1997(03)

教育现代化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模板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二: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1]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李琳,徐烈辉.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2]实现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第38期广东教育沙龙综述[J]. 曾文婕. 中国教育学刊. 2005(12)
[3]教育的“人为”和“为人”[J]. 张洪生. 教育发展研究. 2005(21)
[4]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J]. 刘永雷,牛铮超. 兰州学刊. 2005(05)
[5]俄罗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新举措[J]. 刘淑华,刘辉.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10)
[6]天津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与策略研究[J]. 牛征.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4)
[7]构建科学适用的国际教育统计指标体系[J]. 沈晓慧,宋莉. 中国冶金教育. 2005(02)
[8]京沪201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与举措之比较[J]. 尹玉玲.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5(04)
[9]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进程评价[J]. 黄莉芳. 统计与决策. 2005(03)
[10]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 孙立平. 社会学研究. 2005(01)
[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3年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启示[J]. 孙艳霞.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1)
[12]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J]. 张勇格.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4(S1)
[13]中国教育现代化标准量化方法研究——以中国人口预期受教育年数现代化标准为例[J]. 尹文耀. 人口研究. 2004(06)
[14]教育现代化的九个标志[J]. 顾明远. 山西教育(教学版). 2004(22)
[15]突破体制:广东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J]. 张铁明. 广东教育. 2004(09)
[16]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J]. 冯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17]法国百年教育现代化的特征[J]. 钟佑洁,钟小川.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18]日本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李祖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03)
[19]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 徐玲. 教育科学. 2004(02)
[20]关于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设置的构想[J]. 李健宁,潘苏东. 现代大学教育. 2004(01)
[21]关于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J]. 但昭彬,李炎芳. 中国教育学刊. 2003(11)
[22]我国教育公平评价指标初探[J]. 杨东平,周金燕. 教育研究. 2003(11)
[23]城市现代化与现代化城市[J]. 周毅. 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3(03)
[24]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J]. 雷小玲. 现代教育论丛. 2002(05)
[25]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 程红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8)
[26]珠江三角洲学校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J]. 任洁,冯国文. 教育发展研究. 2002(03)
[27]西部教育现代化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褚宏启.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2(02)
[28]关于北京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 顾明远. 前线. 2001(09)
[29]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J]. 朱铁臻. 南方经济. 2001(08)
[30]战后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共性、个性与失误分析[J]. 杜钢. 比较教育研究. 2000(S1)
[31]中国教育离现代化目标有多远[J]. 杨明. 教育发展研究. 2000(08)
[32]历史上英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渐进式特征[J]. 褚宏启. 比较教育研究. 2000(03)
[33]浅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J]. 殷革兰.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0(01)
[34]城市现代化基本概念与指标体系[J]. 姚士谋,朱英明,汤茂林,管驰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03)
[35]墨西哥教育现代化进程——90年代墨西哥教育改革之一[J]. 黄志成,彭海民. 外国教育资料. 1999(01)
[36]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4)
[37]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J]. 王利珉,朱佳生. 上海高教研究. 1998(08)
[38]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及展望[J]. 冯增俊. 现代教育论丛. 1998(03)
[39]关于上海市基础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J]. 谭晓玉. 上海教育科研. 1998(03)
[40]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J]. 朱旭东. 比较教育研究. 1998(02)
[41]广东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J]. 刘晖. 高教探索. 1997(04)
[42]试论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J]. 黄小燕. 江西教育科研. 1997(05)
[43]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刊. 1997(03)
以上是80例教育现代化论文的参考文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素材或者方法,可以在本网站查询;如果需要寻求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