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标准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一:对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考察
[1]德国大学“卓越计划”述评[J]. 张帆. 比较教育研究. 2007(12)
[2]为人的现代化服务:教育现代化的核心[J]. 李祖超. 教育评论. 2007(05)
[3]哥廷根思想与德国启蒙大学观[J]. 叶隽. 书屋. 2006(09)
[4]“与洪堡告别?”——战后联邦德国高等教育政策述评[J]. 周丽华. 比较教育研究. 2006(04)
[5]大学理念再思考[J]. 李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02)
[6]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理念述评[J]. 刘宝存. 外国教育研究. 2003(08)
[7]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J]. 陈洪捷. 中国大学教学. 2003(06)
[8]近代德国普及教育之路[J]. 贺国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1)
[9]论近代德国民族主义的相悖现象[J]. 马瑞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10]一种经典的大学理念──洪堡的大学理念考察[J]. 肖海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4)
[11]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J]. 冯增俊. 教育研究. 1999(03)
[12]德国高等学校教育简介[J]. 罗跃玲. 思想战线. 1998(11)
[13]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J]. 朱旭东. 比较教育研究. 1998(02)
[14]德国文化与教育科学化进程[J]. 朱晓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04)
[15]近代德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成因[J]. 贺国庆.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3)
[16]教师地位问题综论[J]. 张国霖.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7(05)
[17]习明纳:历史考察与现实借鉴[J]. 李均. 石油教育. 1996(10)

教育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个案
[1]学校特色须具备“五性”[J]. 刘永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02)
[2]论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其创建原则[J]. 陈建华. 青年教师. 2007(04)
[3]论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其创建原则[J]. 陈建华. 青年教师. 2007 (04)
[4]从学校内涵发展的视角看办学特色及形成策略[J]. 林卉,苏艳芳. 江西教育. 2007(05)
[5]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创建之路[J]. 梁盛祥. 教育导刊. 2007(03)
[6]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J]. 刘晖,熊明. 教育导刊. 2006(06)
[7]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 潘懋元. 龙岩学院学报. 2006(02)
[8]英、美两国特色学校初探[J]. 曹大辉,周谊.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02)
[9]论中小学学校特色创建的策略[J]. 陈红云.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2)
[10]审视广东高中阶段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J]. 刘晖. 教育导刊. 2005(10)
[11]特色学校“特”在哪[J]. 夏书芳. 教书育人. 2005(15)
[12]特色学校:学校发展的新路向[J]. 段林云,朱君义. 甘肃农业. 2004(12)
[13]美国成功学校特色的研究及启示[J]. 李强.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4(06)
[14]学校特色发展中三对矛盾之辨析[J]. 张菊荣. 中小学管理. 2004(05)
[15]解读特色学校——对特色学校概念及创建问题的理解[J]. 李醒东. 中小学管理. 2004(05)
[16]简论中小学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 陈红云. 当代教育论坛. 2004(05)
[17]浅谈“特色学校”研究的必要路径[J]. 李醒东. 教育科学研究. 2004(03)
[18]浅谈中小学学校特色创建的现实条件[J]. 陈红云. 当代教育论坛. 2004(01)
[19]创建学校特色与教师职业生命力的提升[J]. 潘为琳,肖芸. 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2003(06)
[20]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原理[J]. 夏云强. 湖南社会科学. 2003(03)
[21]也谈特色学校[J]. 顾明远. 人民教育. 2003(09)
[22]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策略与选择[J]. 刘复兴. 当代教育科学. 2003(07)
[23]创建学校特色的条件分析[J]. 江文高. 江西教育科研. 2003(03)
[24]学校特色评价的基本属性、功能与评价内容[J]. 胡永新. 教育评论. 2003(01)
[25]论创建现代特色学校[J]. 黄治勇. 鄂州大学学报. 2003(01)
[26]重视研究性学习,发展学校特色[J]. 赵仲君.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03(01)
[27]“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J]. 肖川. 中小学管理. 2002(04)
[28]如何创办特色学校[J]. 夏向东. 教育发展研究. 2002(02)
[29]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J]. 金薇薇. 教学与管理. 2002(01)
[30]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J]. 金薇薇. 贵州商专学报. 2001(04)
[31]以色列素质教育特色研究[J]. 刘江雪. 全球教育展望. 2001(06)
[32]论普通高中的学校特色[J]. 陈胸怀.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06)
[33]关于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考[J]. 鲍玉琴.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04)
[34]试论特色学校建设[J]. 李保强. 教育研究. 2001(04)
[35]高等教育的品牌效应[J]. 王策,贾军,胡爱荣. 经济论坛. 2001(03)
[36]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辨析──学校创建特色研究中概念界定的再思考[J]. 郭继东. 中小学管理. 2000(11)
[37]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实地研究[J]. 张新平. 教育探索. 2000(11)
[38]办好一所学校的观念、措施与方法[J]. 肖川.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9)
[39]现代学校形象的设计与传播[J]. 阎德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8)
[40]如何创办特色学校?(下)[J]. 高洪源. 中小学管理. 2000(05)
[41]如何创办特色学校?(上)[J]. 高洪源. 中小学管理. 2000(04)
[42]美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示范中学”——美国索赫冈中学教育改革的特色[J]. 牛道生. 比较教育研究. 1998(04)
[43]关于学校“各自办出特色”的哲学思考[J]. 吴秀娟. 教育导刊. 1997(Z2)
[44]学校特色形成的内部根据[J]. 孙孔懿. 教育导刊. 1997(07)
[45]学校特色形成的社会条件[J]. 孙孔懿. 教育导刊. 1997(04)
[46]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J]. 孙孔懿. 教育导刊. 1997(Z1)
[47]学校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J]. 李保强. 中国教育学刊. 1996(05)
[48]学校特色评价的探讨[J]. 邢真. 中国教育学刊. 1996(05)
[49]关于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的思考[J]. 梁志大. 天津教育. 1996(05)
[50]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考[J]. 吴滨. 广西教育. 1996(05)
[51]学校特色的涵义及其特征[J]. 闫德明. 中国教育学刊. 1996(02)
[52]浅谈特色学校的规范管理[J]. 吕玉玲. 教育管理. 1996(01)
[53]“办学特色”之文化阐释[J]. 郑金洲. 中国教育学刊. 1995(05)
[54]试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主要特征[J]. 冯增俊. 中国教育学刊. 1995(04)
[55]试论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条件[J]. 陶宏知,曾凤鸣. 中国教育学刊. 1995(04)
[56]建设学校特色深化教育改革──学校特色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 邢真. 中国教育学刊. 1995(04)
[57]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考[J]. 侯玉兰. 中国教育学刊. 1995(04)
[58]学校特色结构要素探析[J]. 邢真. 教育改革. 1995(04)
[59]对办学特色几个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J]. 王宗敏. 中国教育学刊. 1995(01)
[60]学校整体改革与创建特色学校[J]. 郑其恭. 教育导刊. 1994(12)
[61]特色学校管窥[J]. 王承. 中国教育学刊. 1994(05)
[62]关于创办特色学校的几点思考[J]. 黄书文. 中国教育学刊. 1994(01)
[63]试论大学的三大功能[J]. 陈祖兴. 中国高教研究. 1992(06)
以上是80例教育现代化论文的参考文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素材或者方法,可以在本网站查询;如果需要寻求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