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业务水平、核心竞争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探讨

论文价格:200元/篇 论文用途:博士毕业论文 Docoto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75255 论文编号:sb2023070416014650683 日期:2023-07-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本文基于发行过城投债的地方融资平台企业面板数据,筛选了市场化业务的项目构成并测算了市场化业务水平,构建了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经营绩效,设计了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的回归模型,以及市场化业务水平分别通过盘活能力、治理能力、债务风险管理能力影响经营绩效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对经营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分别通过盘活能力、治理能力、债务风险管理能力对经营绩效的间接影响,从而为提高市场化业务水平,增加经营绩效,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以公益性业务为主的传统业务模式难以持续

博士论文怎么写
博士论文怎么写

地方融资平台传统业务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类等公益性项目,这类项目大多是以回购协议(即BT模式)的方式开展(董国姝和田中俊,2015)[1],具有资金投入大、投资回报较少、回收期长等特点,导致传统业务模式难以实现盈利和现金流的平衡,给地方融资平台造成了大量的债务偿付风险(姚凤阁和温红梅,2013)[2]。截至2020年底,地方融资平台的带息负债超过47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增速计算,从2005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负债累计增长21倍,然而平台的偿债保障比率只有0.4倍1,即地方融资平台的经营性现金流是无法支付当年到期的债务和利息的。而实质上,平台债务约73.6%靠政府财政偿还,约10.8%靠平台自身收益偿还,约15.6%靠项目收益偿还(段振文和张雪莲,2013)[3]。可见,市政设施建设等公益性业务无法为地方融资平台创造足够的现金流进行偿还债务(陈俊和张敏娜,2018)[4],这些债务最终需要依靠土地财政、地方财政支持或地方融资平台借新还旧等方式偿还,所以以公益性业务为主的业务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大背景下,地方融资平台公益性业务发展也受到了政策端的抑制。财政部联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四部委下发《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明确提出了“十六个不得”,严格限制了公益性业务的隐性举债,以及公益性资产的进一步扩大,约束公益性业务的融资和建设。财预[2017]87号文又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对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做出界定,要求政府购买服务不得包含铁路、公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以及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了公益性项目获取收入的渠道,打击了地方融资平台从事公益性业务的意愿。在此基础上,财预[2017]50号又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将公益性资产、储备土地注入融资平台,不得承诺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融资平台偿债资金来源,限制公益性业务可开展的范围,以及用土地出让收益偿还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可能。
............................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市场化业务水平、核心竞争力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作用机理,从市场化业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两个角度,制定提高经营绩效的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弥补了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业务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尽管地方融资平台开展市场化业务已经由来已久,甚至有的地方融资平台从成立之初就被注入市场化业务,但学术界较少从市场化业务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本文以市场化业务水平为切入点,界定了市场化业务的概念,测算了市场化业务水平,研究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和政府补贴在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弥补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对经营绩效影响研究的空白,揭示了发展市场化业务的重要经济价值,为提高市场化业务水平及经营绩效提供政策建议。
(2)完善了地方融资平台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地方融资平台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知识、资源及能力等要素的积累,界定了地方融资平台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组成部分。研究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核心竞争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关系间的作用做出良好铺垫。本文揭示了使地方融资平台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以及核心竞争力对地方融资平台发展的重要性。
(3)揭示了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业务水平通过核心竞争力影响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市场化业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与经营绩效两两之间关系的分析,构建了市场化业务水平、核心竞争力与经营绩效的研究框架,提出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设,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市场化业务水平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加了经营绩效。本文从企业能力角度揭示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影响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从市场化业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角度为提高经营绩效提供政策建议。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业务的相关研究
2.1.1 市场化业务存在的理论基础
(1)政府失灵理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会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陈国权和王勤,2007)[26]。但是二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实表明,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并不像凯恩斯所设想的那么有效,欧洲发达国家出现了财政赤字升高、通货膨胀持续上升、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日本出现财政、货币政策失灵等问题,都说明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总是有效的。这是因为政府干预在求“强”的心理激励下中也会发生恶性竞争、垄断、负外部性等政府失灵现象(胡光志和靳文辉,2009)[27]。地方融资平台产生的本质就是由于地方政府无法充分提供公共产品下的产物,因此政府要求地方融资平台提供公共产品是以满足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在此过程中,政府间恶性竞争、负外部性等政府失灵问题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表现出来。
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追求地区GDP增长有着狂热地追求,地区GDP增长地背后是管理好地区经济活动和带动地方经济投资的成果,因此地方政府会将自身的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掀起地方政府的GDP锦标赛(唐睿和刘红芹,2012;李娟娟和宋琪,2018)[28-29]。地方政府为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基建投资带动GDP增长,会利用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建设项目、管理项目等活动,这种模式形成了地方融资平台以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业务为主的业务模式,有效满足了地方政府追求GDP的需求。
...................
2.2 地方融资平台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
2.2.1 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绩效评价是指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数量方法或运筹学方法)、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企业按计划完成的任务进行的综合性的评价(朱火弟和蒲勇健,2003)[77]。绩效评价的过程就是将员工已经完成的实际工作成果与计划完成的工作成果相比较的过程。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良好的企业绩效评价可以形成有效的企业管理(赵曙明和杜鹏程,2010)[78]。在管理企业的实践中,企业高度重视对经营绩效的评价,从而寻找到更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案,这也就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对绩效评价的热潮。从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沿革来看,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此期间整个企业绩效评价的思想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郝清民和赵国杰,2006)[79],第一阶段强调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评价,第二阶段强调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评价,目前正在经历第三阶段,即同时从经营成果和经营过程两个角度评价经营绩效。
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不仅可以来自于企业自身,还可以来自于外部,如投资者评价、律师事务所评价、税务机关评价、债权人评价、社会舆论评价等。在评价维度上,有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两种评价方法,纵向维度评价是指与企业过去的经营绩效对比进行评价,横向维度评价是指与类似的企业经营绩效对比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有单一法和综合法两种(宋先道和李涛,2002)[80],单一法主要通过单一指标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如在计划经济年代,主要采用生产产值和产品质量等硬性指标进行评价。综合法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几个或者几类不同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在不同指标间构建起相互联系的关系,并选取适当的评价标准进行衡量的方法。
..............................
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25
3.1 概念界定 .................................. 25
3.1.1 市场化业务的来源、发展路径及概念 .................... 25
3.1.2 经营绩效的概念 ............................. 27 
4 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 45
4.1实证研究设计 .............................................. 45
4.1.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5
4.1.2 变量定义 .............................. 46
5 市场化业务水平、盘活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 71
5.1实证研究设计 .................................................. 71
5.1.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71
5.1.2 变量定义 ................................... 71
7 市场化业务水平、债务风险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7.1实证研究设计
7.1.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7章的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与本文第4章的4.1.1小节保持一致。
7.1.2 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经营绩效(Perf) 第7章经营绩效的定义与本文第4章相同,具体计算过程见本文第4章的4.1.2小节。
(2)解释变量:市场化业务水平(Bus和Pbus) 第7章市场化业务水平的定义与本文第4章相同,具体计算过程见本文第4章的4.1.2小节。
(3)中介变量:债务风险管理能力(Risk) 现有关于债务风险管理能力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债务风险的测算以及化解债务风险措施的研究。债务风险管理能力是地方融资平台对债务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力,可通过多投入多产出的DEA模型计算出来的效率值反映债务风险管理能力(黄新华和于潇,2017;程广斌和龙文,2017)[279-280]。
本文选取与债务风险管理能力相关的投入、产出及环境变量三方面指标,通过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管理能力,记为Risk。在指标选取中,现有学者主要依据资产法、中介法和生产法三种方法选取投入、产出指标。本文根据地方融资平台的特征,投入指标参考黄薇(2011)[281]、吕喜明等(2017)[282]的研究成果,选取资本投入、员工人数、营业费用、金融资本、流动性比率五项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其中流动性比率代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状况,将其作为投入指标可以更加准确的测算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管理能力。
产出变量需要体现地方融资平台的综合效益,参考赵宁(2016)[283]、白雪洁和曾津(2017)[284]的研究成果,选取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作为产出指标。

博士论文参考
博士论文参考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从理论上看,市场化业务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可以推动地方融资平台经营绩效。然而,市场化业务水平受地方融资平台行政背景深厚、经营能力匮乏等问题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盲目投资、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部分市场化业务只是地方融资平台为了“骗取”政府补贴和救助的一种方式,并未想真正提高市场化业务经营水平,导致市场化业务对经营绩效的影响难以确定。同时,地方融资平台在转型的道路上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使自己保持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离不开地方融资平台在知识、能力、资源等要素的不断积累。市场化业务为地方融资平台带来新的业务管理和项目建设经验,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积累,为地方融资平台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要素补充,对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市场化业务水平、核心竞争力及经营绩效的研究框架,探讨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对经营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核心竞争力对经营绩效的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发行过城投债的地方融资平台企业面板数据,筛选了市场化业务的项目构成并测算了市场化业务水平,构建了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经营绩效,设计了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的回归模型,以及市场化业务水平分别通过盘活能力、治理能力、债务风险管理能力影响经营绩效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对经营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分别通过盘活能力、治理能力、债务风险管理能力对经营绩效的间接影响,从而为提高市场化业务水平,增加经营绩效,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实证分析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对经营绩效的直接影响作用。本文选取2015-2020年发行过城投债的地方融资平台,构建了2358个地方融资平台的企业面板数据,用市场化项目收入之和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表示市场化业务水平,并构建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经营绩效。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change模型、动态面板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更换变量法等计量手段,估计市场化业务水平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和政府补贴对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准经营性业务水平可正向促进经营绩效。②纯经营性业务水平也可正向促进经营绩效。这是因为市场化业务其一带来优势资源,为地方融资平台补充融资资金和生产要素,提高地方融资平台的边际产出贡献。其二优化地方融资平台的治理结构,减少地方融资平台的委托代理成本。其三加强了债权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督,督促地方融资平台按计划完成任务。其四拥有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获得政府补贴和救助,为地方融资平台争取到额外的资金来源,这些均有利于地方融资平台经营绩效增长。③金融发展水平对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④政府补贴对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2)实证分析了市场化业务水平通过盘活能力影响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本文利用2015-2020年2358个地方融资平台的企业面板数据,首先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市场化业务水平对盘活能力的影响,其次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盘活能力是否在市场化业务水平与经营绩效间发挥中介效应。研究发现:①纯经营性业务和准经营性业务为存量项目带来资金和经验,使存量项目得到盘活,促进盘活能力提升。②纯经营性业务水平通过提高盘活能力增加了经营绩效。③准经营性业务水平通过提高盘活能力增加了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