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的自然审美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633 论文编号:sb2023102411333551242 日期:2023-10-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本文选取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的自然审美为研究对象,正是出于对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的重新审视。这一重新审视,不仅可以充实已有的自然审美理论的研究,而且对于当下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的自然审美溯源
第一节李渔自然审美的哲学根源

艺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怎么写

李渔言:“花者,媚人之物”,一句话阐释了他对花木这一自然物审美价值的认可。这与先前众多从品种、类别、栽植技术及应用研究花卉的著述有所不同,李渔将《种植部》作为《闲情偶寄》独立的一部分,虽以“种植”命名,但绝非单纯介绍花木的栽植,而是侧重于表达他多年来在园林艺术创作实践中对花木鉴赏的心得体会,薛富兴将其“理解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文本,理解为一部以自然审美,具体地以栽培植物之审美欣赏为主题的专著,一个关于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经验的总结性典范文本。”①由此可见,李渔对园林花木栽植及欣赏价值的探讨,是对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经验的反映,其根源也必然立足于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的基础观念和发展形态。
一、“天文”“生生之德”“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念
在中国古代审美体系中,自然审美在观念上有着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薛富兴言:“天文,这是中国美学提出的关于自然美的第一性基础观念。”②他将中国古代自然美的基础观念定位到“天文”一词中。“天文”最早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文”在汉字中意为“纹理”、“纹路”,所谓“天文”指的是日月星辰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的各种纹理、纹路,是一种感性直观的表象。人以眼睛看世界,首先看到的是日月星辰的表象,以颜色、形态表现出的纹理、纹路,即对事物外在形式美的欣赏。“地理”也是如此,山川河海、花鸟草木构成大地的纹路,装饰着大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山峰竹林、溪流曲水同样以视听之象给人以审美体验。因此,“天文”之“文”所呈现的天地间各类自然物的纹理,即形式美,构成了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意识的基础形态。
..........................
第二节李渔自然审美的社会根源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审美主体作为社会、历史的存在,对美的感知离不开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李渔自然审美的形成,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现实生活。李渔的自然审美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与明末清初朝代的更迭、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个人生活的经历以及当时文人“爱花”“养花”的时代风尚密切相关。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市民文化迅速发展,政治局势动荡、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入仕道路愈加艰难,文人失去了对科考的信心和执着,转而追求现实生活的享乐,使整个社会纵欲享乐风气盛行,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解放思潮的兴盛,又打破了理学对士人思想的禁锢,使他们的自我意识愈加强烈,要求解放个性,主张追求自由。在多种复杂原因的影响下,文人志士既报国无门,又不甘真正归隐山林,于是将自我追求和自我身份的定位冀希于有品位的日常生活。自古以来,花木凭借独特的外在形式和“比德”“畅神”的内在精神就深受文人重视,在日常生活情趣的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注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晚明文人心中,“养花”“赏花”必然是用以休闲的主要审美情趣之一。李渔作为底层士人群体的典型代表,面对现实生活和仕途之路的不尽人意,他将“不闲”的生活感受寄托于“闲情”之中,也试图在园林植物的栽培和欣赏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乐趣。
在明清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下,“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受到强烈冲击,由于这些思想过度僵化和教条,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逐渐丧失主导地位,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中”的王阳明心学开始盛行。王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相比有很大不同,后者强调遏制人的个性和欲望,杜绝一切违背道德的行为,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社会规则的准绳;前者则注重人的主观意识,认为天理存在人心中,把“良知”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王阳明心学的出现无疑给程朱理学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随后泰州学派兴起,在王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欲“的合理性,讲求“百姓日用即是道”,重视世俗生活,崇尚真实、自然。对此李贽又进一步发展,提出“童心说”,所谓“童心”即赤子之心,没有被程朱理学浸染过的“真心”。
...........................
第二章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的自然审美表现
第一节花木的外在形式美欣赏
“天文”作为中国古代自然美的基础观念,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审美开始于第一看所观察到的“纹理”“纹路”,即审美对象所呈现的外在形式。色彩、形状、声音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自然审美首先欣赏的是自然事物所表现的声色之美。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把园林花木看作“媚人之物”,也首先从花木的色彩、形态、香味等外在形式出发,谈论了其媚人之处。
一、赏花木悦目之色
色彩之所以具有审美特性,主要原因在于它能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花木带给人的视觉审美体验首先呈现于色彩。李渔在《闲情偶寄·种植部》主要从木本篇的桃、李、梨、海棠、山茶,藤本篇的蔷薇,众卉篇的芭蕉、翠云、老少年,竹木篇的木枫、桕中谈论了花木以颜色娱目的审美价值。李渔谈“桃李”之美时,“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其所以领袖群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尽二物之能事。”①在他看来园林中桃李之所为能为群芳之首,正是在两者一白、一红的纯正颜色。谈“梨”之美时,李渔将梨喻为“人间之雪”,“雪为天上之雪,此是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此能兼擅其美。”②赞美了梨花的媚人之处在于如雪之洁白无暇。谈到“山茶”之美时,李渔说山茶的“红”,由浅入深,一一描述,极为生动,“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③山茶以颜色深浅浓淡的极致美取胜,极大的满足了审美主体的视觉需求。谈到“蔷薇”之美时,李渔更是直言蔷薇的可爱之处在于“不一其色”。蔷薇虽与木香、酴醾、月月红都作为屏间之花,但以蔷薇为优,原因就在于蔷薇的五彩缤纷,赤、红、黄、紫、黑皆具备,哪怕一种红色,也分大红、深红、浅红、肉红、粉红,所以将其作为屏花来修饰篱笆所带来的审美效果最好。除了对花的颜色赞赏之外,李渔还谈到了草、树的颜色也能够悦目。“草色之最茜者,至翠云而止。非特草木为然,尽世间苍翠之色,总无一物可以喻之,惟天上彩云,偶一幻此。”④“翠云”作为一种草,李渔认为它说尽了苍翠之美,除了天上的云彩偶尔会变化出这种颜色,世间再无一物可以与之相较,可见李渔对翠云这一草木颜色独特美的欣赏。“枫之丹,桕之赤,皆为秋色之最浓。”⑤枫和桕作为两种树,其叶在秋季呈现出浓烈的红,在李渔看来同样也能为秋季平添姿色。
.....................
第二节花木的“人格化”欣赏
李泽厚在《美学论集》言:“给自然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赋予它以“观念形态的意义”,给它以意识即情感、想象上的“人化”,并不能创造自然美,但却能使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形成一种富有更确定更具体的社会内容和意义的审美态度,能增强和引导人们欣赏的态度和方向。”②因此,人通过对自然的“人格化”欣赏,经由联想、想象,使自然与人的思想、情操、情趣相联,从而赋予自然更具社会意义的审美价值,丰富了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趣味。这种自然人格化的观点,早在《诗经》中就已萌发,后来发展成为儒家的主流审美观念,在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构成了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花木审美欣赏的主要方式。
一、花木比德品格化
从前文儒家自然“比德”的审美理论来看,自然物之所以美,虽然同自然物本身的某些外在特性有关,但起决定性的还是在于审美主体把自然物的某些特性和人的某种道德品质相联系。在中国人的自然审美中,人们习惯于按照“比德”的观念来欣赏自然物,正如屈原的《离骚》、《桔颂》,可以称之为以“比德”审美观塑造自然物的典型代表。李渔作为晚明文人虽然历经解放思潮的冲击,但儒家思想的濡染依然根深蒂固,对高风劲节、不附权贵、宁死不屈的文人风骨极为欣赏。在李渔对花木的描写中,“以物比德”在《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草本、藤本、众卉、竹木五类花木中都有体现,几乎占据整个篇章的一半,可见李渔对君子高尚道德品格的赞赏。
.........................
第三章李渔花木自然审美与其闲赏生活的互动体现..............................27
第一节花木造景的配置之法......................................28
第二节花木为饰的仪容之观.........................................30
第三节花木修性的养生之道....................................32
第四章李渔花木自然审美的当代价值思考...............................34
第一节李渔花木自然审美的当代理论价值.........................34
第二节李渔花木自然审美的当代实践价值..............................37
结语.................................................40
第四章李渔花木自然审美的当代价值思考

第一节李渔花木自然审美的当代理论价值

艺术论文参考
艺术论文参考

从学理内容上看,李渔的“自然审美”与当代美学关于自然美的研究,既有关联又有不同之处。目前美学界关于自然美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多停留在自然本质的探究上,对其产生的根源也众说纷坛。有学者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物本身固有的属性;也有学者将自然美看作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在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还有学者直接否认自然本身有美的可能性,认为自然美只是人心灵的反映。这些关于自然美的观点大多源自于西方,但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定论。然而,在中国古代自然向来都是备受关注的对象,被中国古人看作是超越自我,通往最高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自然美的产生和形成也随历史时期的发展不断而演变,有着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审美形态,对此加以展示并重新阐释,对尚未得出明确认识的当代自然美而言有重要的学理价值,有利于当代自然美学开辟新天地、进入新境界。而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以描写自然花木的审美为主,虽然没有立足于整个自然界,但其中蕴含丰富的自然审美观念,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的典范文本。因此这对当代自然美研究以此为依据,探寻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学理价值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李渔在《闲情偶寄·种植部》首先对花木色彩、形态、香味等外在形式美进行了欣赏,这与中国早期以“文”看自然万物的审美眼光一脉相承。所谓“文”即纹理、纹路,也就是今天常谈的“外在形式”。关于“文”作为中国古代自然审美哲学根源的解释前文已做具体论述,此处便不再重复。这种从以“文”为中心的审美欣赏揭示了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起源于对现实功利性的超越,起源于从外在形式美层面追求精神上的审美愉悦,与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论述相比,更原始,也更加质朴。薛富兴曾在《中国自然审美传统的当代意义》一文中阐释什么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他否认了大多数美学家所认为的工艺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认为在器皿或工具上的装饰性图案是人类文明晚期的产物,在这个时期人类不仅具有形式美的意识,而且具备了表现形式美的技巧和能力,所以将其视为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有不妥之处。在他看来,人类最早期的审美形态源于对自然表现形式的感知,如色彩、形态、声音、气味等,这种直接感知与工艺装饰相比更早一步,也更加容易。
...........................
结语
《闲情偶寄》的《种植部》是李渔热爱生活、回归自然的实证,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学价值。本文通过对李渔《种植部》文本的深入研读和系统分析,挖掘了其中所蕴含的花木自然审美思想。需要重申的是,此处的自然审美立足的是李渔对花木的欣赏,其根源离不开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念的濡染和李渔所处时代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这与当代美学所讨论的自然审美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之点。李渔在《种植部》十分注重将“闲情”寄托于花木,使一草一木皆通人理,讲究人和自然的相互交织、荣辱与共,这正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继承。此外,李渔还从客观角度和生态视阈谈到对花木物性、物功的欣赏和平等待物、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这与当代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的观点又不谋而合。所以李渔的自然审美思想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超越传统的前瞻性,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利于当代自然美学理论的充实与发展,也对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今天,如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诗意栖居环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李渔的自然审美思想也有一定局限性。由于李渔是站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书写的《闲情偶寄》,虽然有“物无贵贱、万物平等”生态审美意识的萌发,但又非真正能全然持平等态度,在花木欣赏中难免有阶级性的体现。尤其在以花木为饰的仪容审美中,将女性装扮视为服务于男性的糟粕思想颇具男权色彩,具有局限性。所以对于李渔的自然审美思想需要我们秉持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艺术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