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建立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测算政府创新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2012—2021年的综合得分,通过测算指标不同维度得分情况对比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政府创新水平不同维度的表现,并分析了时间变化趋势。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新时代发展内涵得到提升和拓展,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来到转型发展的历史关键点。为了更好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突破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后无法一直保持过高发展速度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论断。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强调“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只有贯彻高质量发展方针,才能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因素复杂多变,通过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路径亟待探索;当前,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的新发展路径正在全面推行:高质量发展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协调为内生特点,以绿色为普遍形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以共享为根本目的。但是高质量发展作为晚近出现概念,对其进行的理论剖析还不够深入,改革实践也尚未成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改变发展思路,革新发展政策,转变宏观调控方向,为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基于此,更新治理理念、强化政府职能,破除妨碍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府创新已经成为提升改革成效、谋求地区发展的重要方式。政府创新实践的产生和发展,革新了政府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这不但使政府内部更协调、高效,并且有助于稳定公共秩序,通过增加公共产品数量和优化公共服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提高公众对党政机关及各公共部门的满意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实践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在全国各地兴起,由于改革所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能贸然进行大范围的剧烈调整,中国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策略。为了防止改革进程失控,国内比较多采取了基层试点——试点推广的这一具有试错纠错机制的改革路径。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地方政府创新实践,这些创新实践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直到快速腾飞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MPA论文怎么写
.............................
1.2文献综述
1.2.1政府创新相关研究
(1)政府创新的概念内涵与现实需求
政府创新相关研究自2000年起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其内涵也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得到补充,概念界定相对完整清晰。国外一些学者从整体论的角度讨论政府创新的定义。美国学者Walker将其定义为“政府采纳一个新的项目或政策,无论这一举措是否陈旧以及被多少辖区以外的其他政府采纳过[6]”。该定义强调的是政策对采纳者的新颖性,并不拘泥于政策自身的属性。这种政府创新可分为“政策发明”和“政策扩散”两种形式。Kooiman把政府创新当做治理体系的整体运作,政府创新本质上是政府通过自身具有强制性的影响力整合协调非政府部门的力量,构建多元治理体系,政府创新不再限于政府体制、职能和行政理念或方式的改变,从而将创新渗透到社会治理系统中。Aiken等提出政府领域的创新,即管理者运用新的思想、流程、产品或服务,创造一种更高效的资源整合方式,并促进这种“创新”的接受、运用及传播[7]。也有学者从组织学习发展的角度定义,如Anne Sofie Jacobsen认为政府创新来源于政府组织对新技术的学习,运用新技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优化政府绩效[8],这种组织学习理论在国内学者认识和定义政府创新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私人部门运用产品和流程创新改变组织内部情况不同的是,公共通过部门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决策、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优化产品质量、合理分配财权事权等方式促进社会发展。西方学者对政府创新内涵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公共政策,包括公共政策的创新原因[9]、创新过程[10]、创新推广[6];公共管理,包括公共服务的私人部门提供,政府改革发展的市场化取向[11],私营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介入政府事务的持续性问题;以及政府组织的创新[12,13]。除此之外,国外学者也从政府创新的方法、制度、内容、功能等角度理解其内涵。国内学者对政府创新的定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本土适应性的因素。谢庆奎提出政府创新可以理解为不改变现有体制的前提下,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现实挑战为目的,政府自主探索并确定合理的体制,并将成果汇总成新模式、新方法,从而帮助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14]。陈家刚(2004)指出政府创新是政府将新观点、新想法在实践中运用起来,改变政府内部组织,增强政府效能、促进政府取得更好政绩的创造性尝试[15]。
..............................
第2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政府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发展的引擎,组织活力的保持和进步的推动都要靠新指导思想和新工作形式,这是任何组织稳定运行、不被淘汰的规律。刘靖华将政府创新看作是“探索政府行政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何隆德认为“政府创新是指适应新时期行政环境的新变化,探索和建立政府行政新模式,从而有力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科学化进程,最大效度地提高行政效率,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行为过程”;李立明认为“政府创新就是指政府组织适应变化,对变化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行为,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政府的管理方法”。吴建南提出,“政府创新,就是探索政府行政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从而不断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和増进公共利益的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垄断的组织和行业因为缺乏竞争激励常常处于发展停滞状态,这会使组织自身对外界反应迟缓并导致产出效率低下,长时间的垄断不利于延长组织生命。政府这个天然的垄断组织不可避免地出现缺乏竞争性激励刺激的问题。政府垄断性的特性使其难以接收到其他群团组织和利益群体的诉求,公民只能被迫接受政府安排给他们的任何东西,政府也就失去了自我革新的动力。因此,为了提高政府组织效率,要将创新、激励和竞争等私人部门的常见理念引进政府工作当中。在市场经济的理念引导下,政府创新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变迁,在政府管理和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和价值判断,以实现更大、更自由的市场和更小、更有效、更正义的政府。本文从组织层面、技术层面、环境层面三个维度对政府创新的概念进行定义,依据政府自身观念和体制的更新优化以及对生产活动的直接和间接支持选取指标,将政府创新定义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更好履行自身职责而加快数字化转型、增强政务服务能力,塑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过程。
............................
2.2理论基础
2.2.1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又称内生增长理论。与将劳动力和物质资本视为经济增长主要决定因素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新增长理论的基础是“内生技术变革”,即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由人力资本和创新知识等内生变量决定。
Lucas结合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和Solow模型的思想,建立了人力资本模型。根据这一模型,人力资本积累是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形式。而Romer则进一步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知识溢出模型,他提出了四要素增长理论,即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本和劳动(非技术劳动),又加入人力资本和新思想,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被纳入经济和技术体系内。
Lucas和Romer等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也可能源于经济系统中的内生因素,技术进步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人力资本不仅指劳动者的数量,还包括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此后,内生增长理论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接受Romer内生增长理论的学者也认为,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市场机制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国家有必要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进行干预;他们建议公共政策的导向应侧重于鼓励新技术的生产、对基础研发的投资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
第3章 政府创新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 25
3.1 政府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 ............................. 25
3.1.1 政府创新推动地区创新发展水平 ......................... 25
3.1.2 政府创新推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 ...................... 26
第4章 政府创新水平及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现状分析 ................ 33
4.1 指标设计原则及测算方法 ............................ 33
4.1.1 设计原则 ................................ 33
4.1.2 测算方法 ...................................... 33
第5章 政府创新对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55
5.1 模型构建 .............................. 55
5.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6
第6章政府创新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优化策略
6.1重塑政府管理理念,提高政务服务能力
新做法需要新思想的指导,政府管理要取得成功就要对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及时调整更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塑造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的执政理念。首先,要树立民本观念,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安康,遵循现代政府管理新趋势,摒弃官本位的陈旧思想,把为企业、社会、公民服务当做政府的主要职责。公共服务理念一方面要求政府增加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顺应人性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能达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的目的,又有利于树立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威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要树立责任意识,新发展形势呼吁负责任的政府,善治是公民和市场参与者必然的要求,也是政府廉洁高效的前提。它要求政府有效回应公民的合理诉求,履行社会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权责分配不均、责任意识缺失问题,最终导致权力滥用。要强化公务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并确立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最后,政府要具备效能意识,政府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起到引领指导规范帮助的作用,这要求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构建合理的政府体制,确保公共服务提供的充分性、及时性、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注重行政过程中的“成本——收益”分析,使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精准、高效,控制好“投入——产出”比,尽最大努力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做好拨款去向监督和政策效果审查,实现高效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目标。
MPA论文参考
.........................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文建立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测算政府创新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2012—2021年的综合得分,通过测算指标不同维度得分情况对比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政府创新水平不同维度的表现,并分析了时间变化趋势。然后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政府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并使用滞后自变量回归和更改样本周期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考察了资源配置效率在政府创新影响高质量发展水平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还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分析政府创新在不同地理区域对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的异质性,以及政府创新水平不同的地区政府创新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2012~2021年我国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向好发展,但是各个省份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明显。其中,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的政府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广西、宁夏、青海等中西部地区处于较低水平。
(2)从整体效应来看,政府创新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论能够通过稳健性检验;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资本配置效率和劳动力配置效率在政府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一定中介效用。但相较于资本配置效率和劳动配置效率产生的中介效应,政府创新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更加明显;从区域异质性来看,我国东部地区明显享受到了政府创新对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在样本考察期间,政府创新在中西部地区发挥的积极效应不明显,而政府创新能力强的地区政府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