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城市社区更新的合作治理探讨——以北京市S社区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6566 论文编号:sb2023122615421751640 日期:2023-12-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笔者认为社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关键部分,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治理过程的复杂性决定其利益相关主体的多样性。同时合作治理迎合了新时代所要求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也意味着治理的精细化和复杂化。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城市社区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托斯(Ferdinand Tones)首次提出了社区的概念。他将社区阐述为一种人类社会群体,由价值观一致、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的同质人口组成。1。外国研究人员凯瑟琳·麦昆(Catherine Mc Queen)认为,社区是由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组成的,这些群体通过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彼此持有共同的观点,并在特定的地点或地理环境中采取集体行动。在强调地理区域特征的社区概念中,帕克(Parker)认为社区是“个人和社会机构在社会群体中的地理分布”2。诸多学者一致认为社区概念的关键因素就是群体。国内学者费孝通率先将社区引入管理学领域,认为社区是一个地区内几个社会群体组织共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集合3,强调社区在空间意义上的范围,并说明对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必要性。2000年,《民政部关于促进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文件强调共同体是由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综上所述,社区的概念存在两个关键要素,一是空间,即地理范围内人群的聚集,二是内部的紧密联系和集体行动,如社区居民归属感、互动和共同的情感。在我国《中国微型社区建设研究报告》中,城市社区被定义为“以二、三产业为基础,人口聚集规模较大,社会结构比较复杂的社区。”文中涉及的S社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内部居民都从事第二、三产业,且社区人口聚集规模较大,互动性强,结构复杂,因此依照行政范围和人群特征两个角度来分析,S社区属于城市社区。
.............................
(二)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来源于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逐渐被学者应用于政治进程、公共政策和许多其他社会和公共事务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指出“市场上买卖双方往往存在较大可获得的信息差异,卖方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买方信息不完全,并根据信息多少具有相应的有利或不利地位。由此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一个崭新的理论出现,从应用与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的新视角,逐渐被推广使用在完全不同的领域,如医疗保险和劳动市场等2。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r)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在研究二手车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商业行为时完善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当事方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解差异,这就同一事件同一信息下,双方的把握度不同,由此在获取信息方面有优势的一方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反之亦然。基本理论思想主要在于,双方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其中一方会获取更多信息;另外,交易双方在信息优劣上的具有明确清晰且互相知晓的相对地位,进而产生产品质量下降、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和交易前后故意让对方受损的“道德风险”行为。
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在于信息掌握的数量,另一方面在于信息获取能力的高低。信息相对匮乏的一方,会试图从信息有利方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当它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的时候,就会出现对交易不利的主体选择。信息不对称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中关于交易各方均为完整信息的假定,既强调了信息的重要作用,又从参与者的共同利益和相互信任的视角,揭示了不确定条件下参与者之间非完整信息博弈的内在机理,因而其解释力和应用性较强。

MPA论文参考
MPA论文参考

............................
二、S社区更新合作治理的现状
(一)S社区更新的背景
S社区位于朝阳区左家庄街道,东二环至东三环之间,交通便利,紧邻第三使馆区、东直门商务区等特色鲜明、颇有活力的重要功能区。上世纪80年代,S社区落成,是典型的单位制社区。社区占地约36公顷,受限于城市干道的分隔,居民实际居住区域集中在东南部,用地仅有18公顷。社区约有2000户家庭,共5100人。共同体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复杂性。
社区所在的区域是北京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里有大量的外国机构和外国人士。该区域也是全市功能混合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然而,社区陈旧的外观与周边地区的高位置和高水平的活力不相称,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缺乏特色、风格分散和缺乏服务的潜在问题。道路、绿地和开放空间缺乏系统性设计;停车位供需错位较大,私自开发,人车混行,缺乏大量的娱乐场所、照明和门禁等街道设施,以及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设计不足,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生活设施不足;市政道路内部走向较为严重,与城市道路连接不畅,存在较多的h市政绿化景观和开放空间系统性差,侵占问题较为明显,空间品质较低;市政建筑布局明快自然,整体外观散乱无序;物业管理缺失,经济体制改革后,附近的奥斯克集团、东岸集团的职工住宅缺乏物业管理。此外,社区改造的发展余地严重不足,一些设施仍存在规模不达标、缺乏吸引力、利用率低等问题。
S社区作为单位住房,初始居民组成结构复杂,由多家单位员工混住。随着多年来的各种变动,如租房、房屋交易、与后代亲属换房等,许多住户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住户是原业主,住户构成更加复杂。同时,由于公共空间狭小、公共设施不足,住户交流频率逐渐走低,社群关系更加冷漠,致使面对诸多事项无法达成新的共识。社区中租户占比高达40%,较大一部分居民认为社区仅仅是暂时性住所,“有充足的经济条件后,马上搬走”、“日后购房不会考虑这里”。而且,社区物业费的收缴率不到50%,有居民表示“物业费交了也没用”,甚至部分居民有“由单位及政府负责改造及日常物业维护费用”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
(二)S社区更新中的合作治理实践
2017年,为了切实改善社区居住环境,营造活力、生态、人文、宜居的社区,朝阳区左家庄街道制定实施了改善人居环境工作计划,并选取S社区为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实践探索。在朝阳区规划分局的组织下,搭建了包括规划管理部门、街道、社区、技术服务机构、居民及产权单位等相关利益主体在内的多元合作治理平台,更新社区居民议事机制、建立社区居民议事组织,激发社区内生力,系统性应对其所面临的多元挑战。
1.政府积极引导
在S社区改造过程中,北京市政府及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主要对更新项目进行顶层统筹规划,制定规划与实施指导原则与工作标准,朝阳区政府、更新局、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S社区改造的组织实施工作。在实施阶段,区住房与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局、左家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作为项目的执行部门和基层单位,主要职责为接受上级部门的指示,执行预先制定的更新改造方案。各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如《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朝阳区城市更新行动组织方案》、《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等以正式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的指导,明确各利益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对各阶段的政府、居民、社会组织所采取的行动具有约束作用。
........................
三、信息不对称视角下S社区更新合作治理存在的问题 .................. 25
(一)政府信息公开有限、反馈滞后 ........................... 25
(二)企业信息隐瞒 ................................ 26
(三)居民信息获取、分析困难 ............................ 26
四、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城市社区更新合作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28
(一)政府的秩序需要与组织结构限制 ............................ 28
1.主观选择:秩序需要下的信息选择性供给 .................... 28
2.客观能力:体制性迟钝下信息接收能力不足 ..................... 28
五、完善我国城市社区更新合作治理的路径 ............................ 32
(一)优化政策传达途径,减少政府信息损耗 ...................... 32
1.完善制度设计,提供传递保障 .......................... 32
2.完善信息监管与评估机制,及时纠偏更正 ......................... 32
五、完善我国城市社区更新合作治理的路径
(一)优化政策传达途径,减少政府信息损耗
1.完善制度设计,提供传递保障

MPA论文怎么写
MPA论文怎么写

不断优化制度设计、提供完善的制度的保障,能更大程度上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合作的有序性、有效性。首先,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要了解各主体所重视的各自不同利益,明确易导致各方利益冲突的可能因素,据此设置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利益保障机制来尽可能避免利益冲突、化解矛盾,以最大可能的利益平衡来维护合作的稳定性。其次,完善对话协商制度和沟通机制。要在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上下功夫,使各级政府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健全有效协调关系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实现利益均衡、权力制约、责任落实等方面相互衔接,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在加强基层民主管理中下功夫,让广大。最后,要建立长效机制。要从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入手;在健全市场和法治环境下加强对政府权力运行中的制约机制;以提高公民素质为重点培养一批了解社区知识、具备一定规划设计能力的居民;最后,通过发挥企业主体责任来推进社区更新中的市场化改革,实现技术创新。
2.完善信息监管与评估机制,及时纠偏更正
目前,我国在社区更新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撑、信息透明程度不高、监管缺位、评估方式“一刀切”等问题,忽略了回应居民的内在诉求、激发居民内在动力,促进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落实等需求。为此,应对社区更新中的公共服务内容进行细化,并对公共服务内容的公开程度、公开范围、公开方式等方面进行细化。要强化跨领域多元合作主体之间的内部监督,强化合作主体互相监督意识,确保合作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及时发现、处理或纠正,保持社区更新发展和合作治理不走偏、不走歪。也要注重社区更新合作治理中的外部监督,通过邀请专门的监督队伍监督、配合媒体监督,检查和监督各合作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是否有效落实设计方案和居民意见,维护公共利益。要注重监督的全面性。
.......................
结论
从我国当前的社区更新实践发展来看合作治理乃大势所趋,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力量合作纷纷参与到社区更新中,合作治理在社区更新中的发展无疑是当前社区治理实践创新和治理转型中的重点与难点。虽然目前我国社区更新的合作治理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经过研究发现,社区更新合作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的内在逻辑均指向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对信息的供给、传递、和接收以及信息主体主客观维度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合作治理问题提供了微观切入视角。
本文创新性采用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切入,致力于发现社区更新合作治理受阻的底层信息逻辑和治理问题,尝试为其提出解决措施。基于此,本文从参与社区更新治理的政府、企业、社会三个主体出发,从基于客观地位的信息掌控能力和基于主观动机的信息选择偏好两个维度来构建“三元二维”的分析框架,并选取北京市S社区作为案例,对其社区更新项目中多主体合作治理情况进行分析,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剖析北京市S社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三元二维的分析框架剖析其中存在的信息公开、传递、接收与反馈等方面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争取为社区更新合作治理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给予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MPA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