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例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状况资料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2522 论文编号:sb2024101314323252798 日期:2024-10-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本研究通过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颌面创伤正颌外科、颌面肿瘤外科)2个病区的101例病理明确诊断为OMSCC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特点,发病部位,DOI,周围侵犯,T分期等资料与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并探讨,为后续OMSCC的治疗、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颌面创伤正颌外科、颌面肿瘤外科)住院的经过手术病理诊断为SCC且同期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共101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1例,最低年龄31岁,最高年龄87岁,平均年龄63.58岁。
1.1纳入的标准
(1)在我院行手术,常规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鳞状细胞癌且有完整的资料;(2)术前未接受放、化疗;(3)所有病例均由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高年资医师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4)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
1.2排除的标准
(1)临床病例资料不全;(2)手术前已行放疗、化疗或生物免疫治疗;(3)就诊时已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后再次住院行手术治疗;(4)全身合并其他肿瘤或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HIV感染)等患者。
........................
2研究方法
研究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颌面创伤正颌外科,颌面肿瘤外科)两个病区收治行手术治疗并病理诊断明确为OMSCC患者的详细病例资料,对其年龄、发生部位、DOI、T分期、淋巴转移状况等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将数据输入Excel软件中进行编辑整理,按照统一的格式绘制成完整的表格作为总体数据,并将总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
.......................
结果
1 OMSCC患者一般资料
1.1 OMSCC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特点
本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颌面创伤正颌外科、颌面肿瘤外科)住院的经过手术病理诊断为OMSCC且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共101例,其中男性60例(59.4%),女性41例(40.6%)。
年龄分布中,年龄最小者31岁,最大者87岁,平均63.58岁;30~39岁患者3例(2.97%);40~49岁患者13例(12.87%);50~59岁患者21例(20.79%);60~69岁患者27例(26.73%);70~79岁患者29例(28.71%);80~89岁患者8例(7.92%)。60~79岁年龄段患者占比最多。见表1。

医学论文怎么写
医学论文怎么写

........................
2比较各分组临床病理资料
2.1 OMSCC分化程度分布
101例OMSCC患者病理分化程度中,高分化26例(25.74%),中分化58例(57.43%),低分化17例(16.83%),见图1。发病部位与分化程度间占比见表3。

医学论文怎么写
医学论文怎么写

...............................
结果…………………9
讨论………………………20
小结……………………26
讨论

口腔颌面部与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紧密相连,参与呼吸、咀嚼和吞咽以及表情、言语等重要生理功能,也是最能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见解的重要身体部位之一。在口腔颌面部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中,SCC构成比最高,每年全球范围内新增OMSCC患者约有30万例,死亡患者可达10万例[26]。OMSCC起初发病范围局限,未突破基底膜称为原位癌,无明显主观症状,难以发觉;后突破基底膜,侵犯周围正常组织,与周围组织形成黏连,肿瘤边缘不清晰,活动度明显降低,质地上也会越来越硬;随着肿瘤继续增大,由于生长部位无法提供满足肿瘤生长所需营养、外部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肿瘤表面的破溃,可形成火山口形、溃疡形、菜花样外生形等;部分OMSCC向内部生长侵犯周围组织,影响周围正常组织行使功能,出现侵犯周围神经组织后则会引起相应部位的自发性疼痛又称癌痛;严重侵袭会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结构,引起相应的功能异常,比如张口受限等,甚至对骨组织的严重侵袭会导致病理性骨折。OMSCC不仅仅是对发生部位及周围产生损伤,还会加大身体代谢消耗,破坏人体的正常代谢机制,晚期可出现恶病质等情况。
尽管对OMSCC诊断及治疗技术已有显著进步,但总体生存率仍没有显著改善。OMSCC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根治性切除原发灶、颈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辅助放化疗等。肿瘤科学研究者及医师们从不断的研究和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发生于口腔颌面头颈部的恶性肿瘤的预后与生存率因生长部位、病变大小、组织来源、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DOI、患者的全身状况不同等因素而存在差异,其中初次诊断以及初次手术治疗时有无淋巴结转移对OMSCC复发及长期生存率有很大的影响。

医学论文参考
医学论文参考

...........................
小结
本论文分析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颌面创伤正颌外科、颌面肿瘤外科)住院的经过手术病理诊断为OMSCC且同期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共101例得出以下结论:
1.101例OMSCC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46:1,其中60~79岁年龄段患者占比最多。舌部为OMSCC最好发部位。
2.OMSCC的DOI、分化程度、是否有周围组织侵犯、T分期影响肿瘤淋巴结转移。
3.DOI数值越大,OMSCC发生的转移淋巴结个数越多。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医学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