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本课题着眼于最富有争议性的BI-RADS 4类结节,利用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SE技术对其进行评估,并结合临床特征和超声特征构建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从而在术前对其恶性程度有一个预判,进而减少临床工作中对良性病灶不必要的穿刺活检以及增加对恶性病灶的诊断信心。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并且诊断为BI-RADS 4类结节的患者224例(共计259个结节)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弹性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进行评估。患者年龄22-90岁,平均年龄(47.17±12.51)岁,均为女性。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PJ-KY2020-13)。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BI-RADS 4类结节患者;3)即将进行空心针活检或手术;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有乳腺穿刺活检史或手术史;3)检查后不能获得病理结果;4)结节大小超过5cm。
...........................
1.4检查方法
所有的检查均由两名具有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5年及以上操作经验的医师完成。
1.4.1常规超声
嘱患者仰卧或必要时侧卧,双手抱头,充分暴露乳腺,开启灰阶模式,对乳腺各象限及腋窝淋巴结进行多切面扫查,获取结节的最大切面,记录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方位、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特征、钙化特点及结节周围组织回声等信息,严格按照第五版BI-RADS进行描述与分类。具备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非平行位生长、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及周围组织改变等六大恶性征象中的一个即评为4a类,两个评为4b类,三个评为4c类。
1.4.2 SE检查
当灰阶超声显示出清晰的乳腺结节图像时,切换至弹性成像模式,选取的感兴趣区为乳腺结节及周边正常组织的矩形区域,将探头垂直于皮肤并在病灶部位轻微振动,当右边的竖条指示格显示为一格及以上绿色时,表明压力达到理想状态,采集此时的弹性成像图,并进行弹性评分。弹性评分法的诊断标准参照Itoh[13]提出的Tsukuba评分法,分为1-5分。根据弹性图上的颜色分布来区分不同组织的硬度。1分:弹性图中的整个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均为绿色,2分:蓝绿相间的马赛克征,但以绿色成分为主,3分:病灶中间为蓝色,周边为绿色,且以蓝色成分为主,4分:整个病灶均显示为蓝色,但周边组织尚为绿色,5分:病灶本身为深蓝色,周边组织为浅蓝色。(见图1)
医学论文怎么写
..................................
结果
2.1一般资料
259例BI-RADS 4类结节中,良性结节163例,患者平均年龄(42.77±10.22)岁,恶性结节96例,患者平均年龄(54.20±12.07)岁;良性结节最大径平均(1.34±0.65)cm,恶性结节最大径平均(1.92±0.78)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和图3)常规超声特征中,乳腺结节的形态、边缘和微钙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医学论文怎么写
....................................
2.2病理类型
259例BI-RADS 4类结节均经粗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病理结果,其中恶性结节96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74例,导管内原位癌8例,实性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黏液性癌3例,腺样囊腺癌2例,化生性癌2例;良性结节163例,包括纤维腺病伴纤维腺瘤14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肉芽肿性小叶炎5例,旺炽性腺病3例,硬化性腺病2例,哺乳期乳腺炎1例,导管腺瘤1例,良性叶状肿瘤1例。(见表4和图4)
医学论文怎么写
................................
结果 ...................................... 8
2.1 一般资料 .............................. 8
2.2 病理类型 ................................... 9
2.3 常规超声评估与病理结果对照 ........................ 10
讨论 ............................. 19
3.1 常规超声对 BI-RADS 4 类结节的诊断效能 ............................. 19
3.2 弹性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对 BI-RADS 4 类结节的诊断效能 .................................. 20
3.3 联合组对 BI-RADS 4 类结节的诊断效能 ................................. 21
结论 ............... 25
讨论
3.1常规超声对B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效能
本研究中常规超声按照第五版ACR-BI-RADS中的词典进行描述,得出4a类和4c类的恶性占比分别为7.55%和94.12%,与词典中提及的恶性风险一致;而4b类结节的恶性风险为78.79%,高于词典中提及的50%,这可能与我们在诊断此类结节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相关。我们以4a类为良恶性乳腺结节的诊断界值,共诊断良性结节159例,恶性结节100例,诊断的SEN、SPE、PPV、NPV和ACC分别为87.50%、90.18%、84.00%、92.45%和89.19%。我国学者[35]以第五版ACR-BI-RADS为标准,运用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技术对32家三甲医院B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效能开展了多中心研究,其以4a类结节为界值,诊断的SEN、SPE、PPV、NPV和ACC分别为92.21%、80.33%、79.42%、92.62%和85.70%。两者对比发现常规超声诊断BI-RADS 4类结节的特异度差别较大(90.18%vs 80.33%),这可能与我们的结果中4a类结节占据的比例较大有关(60.23%vs 47.6%)。
在100例良性结节中,漏诊的病例有12例,包括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导管内原位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其漏诊原因可能如下:①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原位癌、导管内乳头状癌(共9例),在二维超声上8例仅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分别为4、2、1例)、1例仅含微钙化这一个恶性征象评为4a类从而漏诊;②在我们的研究中,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均仅形态不规则这一恶性征象,这与Guldogan N等[36]在文中提到的乳腺腺样囊性癌恶性征象较少相符合;③本研究中浸润性小叶癌仅表现为非平行位生长这一恶性征象。
医学论文参考
.................................
结论
1.应变式弹性成像技术对BI-RADS 4类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应变率比值法优于弹性评分法。
2.常规超声联合弹性评分法诊断BI-RADS 4类结节的效能优于两者单独诊断。
3.运用应变式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对BI-RADS 4类结节进行合理地降级和升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