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院来源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结局的影响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666 论文编号:sb2024051623351852420 日期:2024-05-2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本研究分析认为我院PICU患儿主要来源于外院接入、急诊和其他病房转入,病种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外伤,且疾病分布具有季节性。
1研究资料
1.1研究对象
利用河南省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PICU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41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25例,女性188例,年龄0-14岁(收治年龄),平均年龄4.41岁(4.41±4.53岁)。
.......................
1.4研究内容
将收治的患儿按照入院来源进行分组,分别为病房转入组、急诊组、外院接入组、门诊组四大类,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3],并根据患儿出院时的转归情况,将结局分为3类,分别是治愈、未完全治愈(好转后至病房进一步治疗、康复或出院)及死亡(在PICU死亡)。按照我院PICU收治患者的常见病种,将疾病种类分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性疾病(所有先天性异常的疾病)、新生儿疾病、脓毒症、外伤、中毒及肿瘤十三大类。根据入院来源分组,比较不同来源患儿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儿童危重病例评分[14](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住院时长(在PICU的住院时长)、病种分布、季节(春季2-4月、夏季5-7月、秋季8-10月、冬季11-1月)及结局差异。
外院接入组患儿分别来自周边17个城市的60个医疗机构,所有患儿均采用陆地转运方式,根据外院接入组患儿被接诊的时间,可将外院接入组患儿分为白天组(06:00-18:00)及夜间组(18:00-06:00),比较外院接入组不同时间接入(白天、夜间)患儿的特征和结局。根据外院接入组患儿转诊距离的远近,可将外院接入组患儿分为四组,分别是≤50km、50-150km、150-250km、≥250km,比较不同转诊距离下外院接入组患儿特征、结局的差异,具体分组如图1所示。

医学论文参考
医学论文参考

................................
3研究结果
3.1不同入院来源患儿特征比较
纳入的413例患儿中,141例(34.14%)直接从急诊入院,14例(3.39%)从门诊入院,115例(27.85%)从病房转入,143例(34.62%)从外院接诊入院。在年龄方面,四组入院来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病房转入组学龄前儿童(3~6岁)最多见,急诊组及门诊组新生儿(0~1月)最多见,外院接入组学龄儿童(6~12岁)最多见;在患儿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上,四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机械通气时间<1天在急诊组的占比最高(90.1%),机械通气时间>1天在外院转入组的占比最高(38.5%);在住院时长方面,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外院接入组患儿住院时间最长,而急诊组患儿住院时间最短;而在性别方面,四组入院来源无明显差异(P=0.328),在入科季节方面,四组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表1)。

医学论文参考
医学论文参考

..........................
3.2不同入院来源与不同季节收入的患儿疾病种类比较
3.2.1不同入院来源患儿疾病种类比较
在疾病种类方面,四组入院来源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神经系统疾病在病房转入组的占比最高(27.0%),外伤在急诊组的占比最高,呼吸系统疾病在外院接入组的占比最高(25.2%),新生儿疾病在门诊组的占比最高(42.9%),我院PICU收治疾病以神经系统疾病(19.4%)、呼吸系统疾病(16.5%)和外伤(14.3%)为主。
3.2.2不同季节收入的患儿疾病种类比较
不同季节收入的PICU患儿疾病种类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春季以神经系统疾病(24.0%)及外伤为主(19.2%),夏季以新生儿疾病为主(24.8%),秋季以神经系统疾病(21.2%)及呼吸系统疾病(20.2%)为主,冬季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30.6%),我院PICU疾病分布具有季节性。
................................
3 研究结果 ..................................... 7
3.1 不同入院来源患儿特征比较 ............................... 7
3.2 不同入院来源与不同季节收入的患儿疾病种类比较 .................. 8
4 讨论 ........................... 19
5 结论 ............................ 23

4讨论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首次建立了第一批PICU[2]。经过30多年的努力,PICU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PICU数量激增、团队建设及技术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3]。我院PICU正式成立于2013年11月1日,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以较高起点、较高标准建立的儿童危重病抢救监护中心,是对急危重症患儿进行集中管理,救治的特殊场所,病区内设置病床15张,并配备完善先进的仪器及设施。自2013年11月起,我院PICU凭借医院平台建立了面向全省各地区的危重症患儿的24小时免费转运救治体系,使危重患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服务。
既往国外的研究表明,PICU的入院来源与患儿结局之间存在一定关联[4-6,7,15],而我国关于入院来源对患儿结局影响的研究则比较罕见。在我国近几年的调查统计中显示,PICU患儿的入院来源主要为门诊、急诊入院(59.61%)和内科病房转入入院,较少部分患儿来自转运,转运患儿仅占接收患儿总数的6.14%,PICU转运开展情况仍处于较低水平[16]。2021全年我院PICU共收治患儿413例,外院接诊入院的患儿数量为143例,占收住院患儿总数的34.62%,远超我国转运平均水平,转运任务艰巨且繁重。在患儿的结局方面,门诊组治愈率最高,可能与该组患儿病情较轻有关,外院接入组患儿的死亡率及未完全治愈率最高,治愈率最低,此研究结果与之前国外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研究结果相一致[7,17,18],但也有国家发现病房转入的患者比从其他来源入住PICU的患者有更高的PICU死亡率[4-5],这可能与他们转运数量较少或未完全开展转运工作有关。在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外院接入组危重患儿与极危重患儿总占比最高(30.1%),病情最危重,可能是造成该组机械通气>1天的患儿占比最多及住院时间最长的因素之一,而急诊组非危重患儿占比最高(90.1%),病情相对较轻,这可能是其机械通气>1天的患儿占比最少及住院时长较短的原因之一。
.............................
5结论
1、我院PICU患儿主要来源于外院接入、急诊和其他病房转入,病种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外伤,且疾病分布具有季节性。
2、住院时长、性别、机械通气时间>1天、PCIS评分≤80分是外院接入组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3、不同入院来源对PICU患儿结局存在影响,外院接入组的患儿死亡风险最高,结局最差,提示我们需要制定并普及危重患儿转诊标准,建立转运体系,使患儿得到及时转诊和有效治疗,尽可能的降低接诊患儿的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