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活降压汤对高血压疲热互结证动脉血压的影响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代写硕士论文 点击次数:162
论文字数:29373 论文编号:sb201208131927591964 日期:2012-08-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导语: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以清热活血立法的清活降压汤对高血压疲热互结证动脉血压的影响,并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前状态探讨中药可能产生的降压机制,为高血压相关中医证候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可导致人体主要脏器的严重损害,引起脑血管意外及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口的老龄化等原因使高血压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我国1979一1980年共调查4012128人,患病率为7.73%;1991年共调查950356人,患病率为 n.260/0;有检测结果显示,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了2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如不加以有效干预,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将继续升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并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如何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成为摆在我国医学工作者面前紧迫和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传统中医学理论并无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这一名词,但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着高效、副作用少,价格低廉等优势。中医理论依据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把其归属于“头痛”、“眩晕”等病的范畴。
病因病机方面认为其发病与肝阳上亢、肝肾阴亏、痰湿中阻等因素有关,治疗则多从平肝、滋阴潜阳等方面着手,但有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现代医学在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大量的临床基础和研究表明,高血压病的血管重塑可能是高血压病的一个原发性改变,对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血管重塑这一过程受到一系列生长促进或抑制因子的调节干预。我们依据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最新的现代医学进展,并结合导师长期临床经验,认为癖热互结证是临床上高血压病常见的证型之一,其基本病机为癖热互结。故治疗此证型的高血压病宜采用“清热活血”的治法。
根据上述中、西医理论,我们从血小板活化、血管内皮损伤变化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来验证并系统评价清热活血法对治疗癖热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所选病例来源于山大二院  2008年7月一2009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1一2级(低一中危)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属癖热互结证共60例,非癖热互结证30例,其中60例疲热互结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另从山大二院健康体检中心同期检出的30例首次诊断为高血压病1一2级(低一中危)的患者为治疗对照组。以同期检出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中正常血压高值20例,完全正常血压值20例。高血压患者基线资料见表l。
由表1可见,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病程、体重指数、血搪、血脂、血压分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
1.2.1高血压病诊断及分级标准
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川及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制定的血癖证标准〔2〕。主症具备5项以上,次症具备l一2项即可诊断。
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脉弦涩,舌质紫暗,甚或癖点、癖斑。
次症:口苦,便秘,嫂赤,头项强直,腰腿麻木,面唇色暗,脉弦数,舌下静脉
曲张。
1.2.3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无症状记O分;轻度症状记1分;中度症状记2分;重度症状一记3分。最高分值为42分,最低分值为O分。见表3。
1.2.4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病例的纳入标准
①合高血压病诊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②1、2级高血压为观察对象。
③发性高血压,1周内不同日3次测压,血压达到诊断标准。
④用药,或服用降压药物但停药两周后。
病例的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②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影响内皮功能的其他因素。
③继发性高血压。
④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
⑤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参考文献:
[1] 衷敬柏,钱红宇,王阶. 老年高血压病血瘀证临床特征及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J]. 北京中医, 1993,(04) .

[2] 邓娟. 自拟平肝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 2003,(05) .

[3] 龚一萍. 肝阳上亢与高血压病关系的探讨[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0,(02) .

[4] 董文芳,金戈. 自拟复方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2,(03) .

[5] 庄小梅. 活血化瘀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湖北中医杂志, 2003,(07) .

[6] 黎杏群,李学文. 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浆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01) .

[7] 武玉娥,王如升. 70例高血压冠心病活血治疗前后血液粘度变化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1995,(04) .

[8] 孔炳耀,吕雄,蒋庚太. 金蒲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 新中医, 1993,(12) .

[9] 付美琴,何光明,涂华中. 平肝活血法与平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02,(10) .

[10] 张三林,马峰,方亚伦,黄国喜. 高血压病人中医辨证分型与甲襞微循环变化的关系[J]. 微循环学杂志, 1995,(01) .

[11] Marban E. Intracellular calcium, proto-oncogenes and cardial hypertrophy .Hypertension, 1990, 15 (6Pt1) :652-658 .

[12] Celermajer DS, Sorensen KE, Gooch VM, et al.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of atherosclerosis .Lancet ,The, 1992, 34 (8828) :1111-1115 .
[13] Hamburger SA, McEven RP. GMP-140 mediates adhesion of stimulated platelets to neutrophils .Blood, 1990, 75 (3) :550-554 .

[14] Massberg S, Brand K, Gruner S, et al. A critical role of platelet adhesion in the initi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 formation .J Exp Med, 2002, 196 (7) :887-896 .
[15] Gawaz M, Brand K, Dickfeld T, et al. Platelets induce alterations of chemotactic and adhesive properties of endothelial cells mediated through an interleukin-1-dependent mechanism: implications for atherogenesis .Atherosclerosis, 2000, 148 (1) :75-85 .

 

目录:
提要 3-4
Abstract 4-5
引言 8-9
资料与方法 9-15
    1 病例资料 9-12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9
        1.2 诊断标准 9-12
    2 研究方法 12-14
        2.1 治疗方法 12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12-14
    3 统计分析 14-15
结果 15-21
    1 证候疗效比较 15
    2 症状积分比较 15
    3 单项症状疗效评定 15-16
    4 血压变化 16-17
        4.1 收缩压及其差值变化 16-17
        4.2 舒张压及其差值变化 17
    5 血压与症状相关性 17
    6 中药组治疗前后GMP-140、vWF、GPⅡb/Ⅲa、AngⅡ水平的变化 17-18
    7 治疗前各组IMT、ET-1、GMP-140、NO、vWF的比较 18
    8 治疗前各组肱动脉舒张功能及血流速度的变化 18-19
    9 治疗前各组血浆PTS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19
    10 不良反应 19-21
讨论 21-29
    1 高血压病瘀热互结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 21-22
        1.1 病因病机 21
        1.2 治则治法 21-22
    2 方药组成及分析 22-23
        2.1 方药组成 22
        2.2 处方解析 22-23
    3 现代药理研究 23-24
    4 清活降压汤的临床疗效 24
        4.1 显著改善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 24
        4.2 具有明确的降低血压的疗效 24
   ......
结语 29-30
参考文献 30-33
综述 33-40
附录 40-41
致谢 41-42
详细摘要 42-46

您可能有心理学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心理学论文频道选取: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