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在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中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代写毕业论文 点击次数:83
论文字数:45600 论文编号:sb201208202133332354 日期:2012-08-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随着英美等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再造运动的蓬勃兴起,传统行政模式面临着改革和挑战。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评价和改进公共部门绩效的先进管理工具,逐渐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得到应用。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强调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换,在推进政府转变职能的同时,把研究建立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提上了相应地位的议事日程。

       在2004年的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温家宝同志强调:“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业绩观从宏观的角度讲就是绩效观。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要加强薄弱环节……’。”

       提高公共部门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与评估方法的改进。2005年4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公共部门绩效,必须以考核内容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拓及公共部门,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是当前要值得探讨和巫待解决的问题。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提高公共部门绩效,是公共管理实践与科研追求的共同基本目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也是世界各国公认的难题。公共部门对自身组织实施绩效评估与测量是该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在现实的实践中,公共部门管理的无效现象或低效现象经常成为民众、媒体议论和探讨话题,也成为社会抱怨、不满的焦点,公共部门办事效率和管理混乱经常被当作怀疑甚至攻击的对象。在公共管理的相关研究中,有为数众多的公共管理目标,所以很难找到近尽人意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工具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考量、评价和改善。尽管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方法的改进问题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己经被意识到,但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然相对薄弱,甚至出现回避现象。

       实践已经证明,我国80年代以来的历次政府改革,都把“精简、统一、效能”确立为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为科学评价公共部门及其组成人员的绩效和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水平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而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直接影响到部门活动的效果以及服务型、学习型、节约型公共部门建设的整体状况,绩效管理在我国公共部门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需求。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官僚制行政模式的制约与政府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不容忽视的一对矛盾。另外,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研究尚不充分,尚处于被动的绩效评价起步阶段,真正能与公共部门战略发展和管理目标同步协调的有效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因此,从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方面探讨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公共部门绩效和改善方法,构建服务型、学习型、节约型政府乃至公共部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不在于一般性地讨论公共部门绩效的提高,而在于怎么通过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来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特别是在平衡计分卡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西方公共部门并在我国包含青岛市平衡计分卡改革成功的背景下,研究平衡计分卡在中国公共部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美〕毕意文,孙永玲,平衡记分卡中国战略实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5-20
  [2]〔美〕保罗·尼文,平衡计分卡:战略经营时代的管理系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1-33
  [3][美〕保罗·尼文,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89
  [4]Eric Reader,张泰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18-20
  [5〕林俊杰著,平衡计分 卡导向战略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6-25
  [6]仁美]罗伯特·S·卡普兰,戴维·P·诺顿,平衡计分卡一化战略为行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2-24
  [7〕姜定维,蔡巍,奔跑的娱蛤一如何以考核促进成长[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140-146
  [8〕宝利嘉顾问,战略执行一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6-60
  [9〕秦杨勇,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管理〔M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0-22
  [10〕姜定维,蔡巍. Bsc:“平衡计分”保证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
  [11][英」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13
  [12]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21
  [13〕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7-99


摘要  4-6
Abstract  6
1. 绪论  9-15
    1.1 问题的提出  9-11
        1.1.1 研究的背景  9-10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11-15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1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15
2. 平衡计分卡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15-30
    2.1 概念的界定  15-18
        2.1.1 公共部门  15-16
        2.1.2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  16-17
        2.1.3 平衡计分卡  17-18
    2.2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架构  18-25
        2.2.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演进  18-20
        2.2.2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理念  20-22
        2.2.3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和构成要素  22-25
    2.3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25-30
        2.3.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特点  25-27
        2.3.2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制度---以政府为例  27-30
3.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可行性  30-42
    3.1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  30-32
        3.1.1 传统官僚制模式的限制  30-31
        3.1.2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实践中战略管理的需求  31-32
    3.2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的理论支撑  32-34
    3.3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的实践支撑  34-38
    3.4 平衡计分卡与现阶段衔接的公共部门建设  38-42
        3.4.1 平衡计分卡与服务型公共部门建设  38-39
        3.4.2 平衡计分卡与学习型公共部门建设  39-40
        3.4.3 平衡计分卡与节约型公共部门建设  40-42
4.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障碍及应用对策  42-53
    4.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境及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障碍  42-46
        4.1.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现实困境  42-43
        4.1.2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障碍  43-46
    4.2 针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境及应用障碍对平衡计分卡的继承与改进  46-50
        4.2.1 建立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46-48
        4.2.2 确定各个维度的指标和权重  48-50
    4.3 保证平衡计分卡实施的持续性措施  50-53
        4.3.1 全局统一思想,从上至下行动  50-51
        4.3.2 将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和持续流程  51
        4.3.3 领导层的推动与保证后期资源的投入  51-53
结束语  53-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


上一篇:研究公开选拔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基于胜任力中的工作
下一篇:现今村民自治组织和中国乡镇政府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