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中健身运动对个体自我认同提升探讨——以昆明市L、M健身房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3566 论文编号:sb2025010921421753035 日期:2025-01-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笔者通过运用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的方式来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借助对于研究资料的分析来对消费社会中健身运动提升个体的自我认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一章消费社会中的身体与健身运动
一、消费社会中的身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个国家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经济领域,一种繁荣现象开始出现。“大商店里玲琅满目的罐头食品、服装、食品和烹饪材料,可视为丰盛的基本风景和几何区。在堆积之中,还有产品总和之外的东西:显而易见的过剩①”。社会的进步促使人们的消费形式、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发生变化,人消费的客体也发生变化——由之前的具体的商品逐渐向商品所蕴含的抽象价值上转变。社会中那些处于上流社会中的资产阶级,将对于某类商品的购买看成是显示自己身份优于其他群体的典型象征。一些不直接从事社会主义生产的被凡伯伦称之为“有闲阶级”的群体也同样如此。这些人用一种带有明显奢侈性的消费方式来向一些既存的资本家和王公贵族的消费趋向靠近,目的是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其他人看来自己拥有较高的身份与地位②。消费开始在经济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消费指向的往往不是物本身,而是物所承载的地位、财富、品位等。符号消费以及符号消费显示出来的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关系中实现的,即是在交际过程中由客体(别人)来评价和认可的③。消费社会由此逐渐形成。
(一)消费社会的特征
消费在社会中地位的不断上升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时期和早期工业社会时期,社会的主题是生产。随着消费社会到来之后消费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分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与加强。消费成为了人们规范着自身的各种行为的重要方式,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开始借助消费来建构与他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与他人或社会进行各种社会互动。消费社会的产生是以物质生活领域产品的极大丰盛为前提条件的,同时还是这个社会追求的“理想”。总的来说,消费社会以消费作为社会运行和组织的核心特征的社会形态,使得消费社会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一是物的丰盛。物的极大丰盛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迅猛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工农阶层还是贵族阶层,人们在具备足够的消费能力的基础上,他们都可以消费到想要的东西。各种各样,花样繁多的商品随处可见,在人生活的周围,一切都是商品,都成为消费品。
二是以追求物质为核心,消费主义与符号消费盛行。消费社会将对物质的追求作为核心。在消费社会中,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被视为个体成功和幸福的重要标准。消费成为了个体社会生活的最核心的活动之一,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在社会大众的心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就提出,物有两种形态——功能与非功能形态,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物的消费也必然呈现为功能和非功能消费两种形态,非功能消费也可以被称为符号性消费①。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
二、作为身体消费方式的健身运动
(一)健身运动的含义与意义
人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健康是个体从事一切活动最根本的基础。健康通常来说是一个医学领域更为关注的课题,它指的是指身体的生理性和心理性处于正常状态①。人的健康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受气候、地理地形、空气、水以及食物质量等总体性因素的影响②。但是这些因素都是从个体处于被动状态所受到的影响。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主动采取一些积极行为来实现自身健康状态的保持,健身运动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健身运动从广义上来讲,指的是一种帮助人体提升健康水平,达到自己所理想的某种生活状态的行为方式。而狭义上的健身运动指通过力量或者有氧等训练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实现减脂、增肌、塑形等改造身体目的的锻炼运动。坚持健身运动已经被认为是当代人进行科学、健康、积极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之一。它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交等多个维度。
首先,从生理健康和功能性方面来说,健身运动在维持人体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的功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功能发挥的成效。它的首要目标是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身体功能性。个体通过参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等活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柔韧性等。健身运动有助于预防和管理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其次,从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方面来说。健身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精神状态,情绪调节的改善作用同样显著,健身运动有利于宣泄个体遭受到的各种精神压力、减轻个体日常社会生活所感受到的疲劳感。参与健身运动可以释放身体中的内源性化学物质,如内啡肽和多巴胺,从而提升心情、减轻压力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健身运动还可以增加大脑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连接,对于提高注意力和认知功能也有积极的影响。
再次,从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来说。健身运动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交活动,通过参加健身课程、健身俱乐部或团队运动等,个体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与志趣相投的人通过交流与互动形成与健身有关的社交圈子。这种社交性的健身活动有助于扩展人们的社交圈子,增进友谊和建立支持系统。同时,与他人一起参与健身运动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个体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付诸行动的意愿,共同追求健康和身体目标。
........................
第二章消费社会中的健身运动与自我认同
一、消费社会中的自我认同
(一)自我认同的内涵与特征
1.自我认同的内涵
“我为何为我?我如何为我?”这看似深奥的哲学问题,它的答案的关键就是自我。自我是一个综合体,自我包括躯体要素、意识要素和社会关系要素在内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一种存在状态,说明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体①。
自我认同从实质意义上来说是指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之中,同样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相互承认的过程中。自我认同涉及个体对的自我了解、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并对自己进行价值层面上的评估。自我认同帮助个体可以在社会交往与互动中深入理解自己所具有的身份以及在不同社会情境下扮演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自我认同的建构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出发: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价值的评价。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具备的各种生理与社会特征、实现自我目标的能力、承担的各种社会角色、自身所处于的社会地位的理解与认知。自我价值则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个体、群体、社会价值和意义的综合评价,并将这些评价进行自我的接纳。自我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比较和反馈,逐渐认识和理解自己,形成对自己的认知、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的过程不是一种静态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中。
就自我认同所蕴含的反思性和建构性而言,它是一个动态的和不断建构的过程。可以说,现代性条件下的自我认同既是一个自我型塑的过程,又是一个自我型塑的结果①。随着个体的逐渐成长和个体周围的社会环境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自我认同也会受到内在和外在多种要素的综合作用从而动态地改变着。自我认同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和经验,是个体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最为直接的反映,同时也可以体现出来个体是如何评价以及接纳自己的。个体的内在的心理世界与外在的社会世界相互交融,不断互动,从而实现个体的内在主观感受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统一。
............................
二、健身运动对身体自我认同的提升
身体和自我认同二者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身体不仅是我们所拥有的物理实体,更重要的,身体也是一套行动系统和实践模式。身体是嵌入在日常生活维持自我认同的基本方式,自我的反思性也同样延展至身体②。
(一)自我认同:对身体的认知
个体为了维持和提升自我认同就必须获得对自己身体的准确认知。首先,个体需要真实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特点和能力。这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健康状况、体能水平和身体功能的认知。身体作为个体整个行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简单的处于被动的状态中,而是在个体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身体是可以进行自我规划、自我反思以及自我评价的,具有主体能动性。个体通过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观察和了解,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体优势和限制,能够更加合理地发挥自己身体的优势,来达成自身行动效率与效果的最好状态,并且更好地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联系。
其次,对自己的身体有清晰的认知还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和需求的敏感。个体需要能够敏锐地发现自己的身体感受产生的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包括疼痛、疲劳、饥饿、渴望等。与此同时,个体还应该能敏锐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需求,例如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休息、适度的运动等。这种敏感意味着个体对于自己身体的重视,并愿意付出努力来满足身体的需求。通过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和需求的认知,个人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身体需求,提高身体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从而发挥身体在维持和提升自我认同上的基础作用。
最后,对自己的身体有清晰的认知还意味着个体需要学会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的身体,并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满意和接纳。这既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和外貌的接受,也包括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认可以及对自己的身体能力和功能的认可。个体应该尽可能避免关于自身身体形象与健康方面焦虑,学会客服自卑情绪,培养积极的身体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从而为提升自我认同助力。
................................
第三章健身运动对自我认同危机的化解..............................46
一、健身运动化解自我认同的焦虑.........................46
(一)健身运动获得对身体的信任...........................46
(二)健身运动强化对抽象系统的信任...................................48
第四章健身运动提升自我认同的方式..................................59
一、以健身运动提升自我认同的意识形成............................59
(一)理解健身运动的多元价值......................59
(二)树立积极的健身观念...............................................59
总结与讨论......................70
第四章健身运动提升自我认同的方式

一、以健身运动提升自我认同的意识形成
(一)理解健身运动的多元价值
首先,个体的自我认同是通过自我反思和社会互动形成的。健身运动提供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参与健身运动中的人们不能简单、片面地将健身运动视为一种用来改善自身身体形象或提升身体素质的工具,个体通过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也塑造和强化自我形象。更要认识到健身运动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差异化,而健身运动就提供了一种实现的途径。每个人都可以在健身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进一步塑造自我认同。
其次,在消费社会中,某种消费行为的实施不单单是消费者对于自身物质需求的满足,更是消费者对于一种文化和身份的表达。健身运动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在满足个体本来的消费需求的基础之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个体通过参与到健身运动之中,对健身运动进行消费,一方面跨越展示自己的健康观念、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能够展现自己在庞大的社会中所处于的某种地位或属于某种群体,从而在消费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健身运动已经成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符号,个体通过健身运动展示自己的健康态度、生活方式和个性,这些都是个体与他人互动的重要符号。人们在社会这一巨大的交往空间中,借助不同人对于健身运动这一符号的共鸣,建立起了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体可以在这些稳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社会互动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提升自我认同。

社会学论文参考
社会学论文参考

.........................
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开始研究消费社会中身体所蕴含的符号价值与抽象意义,将身体作为帮助个体提升自我认同的关键基点,在此基础之上将健身运动作为个体改造身体和进行身体消费的关键要素引入其中。并且发现个体在当前社会中的自我认同出现危机问题,而个体在参与健身运动过程中获得了自我认同的提升,有助于帮助个体解决自我认同出现的危机。笔者通过运用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的方式来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借助对于研究资料的分析来对消费社会中健身运动提升个体的自我认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健身运动对于个体的自我认同危机的化解有着重要意义。健身运动不仅仅能帮助个体化解自我认同危机所带来的焦虑问题,促使个体重新获得对自己身体的信任以及强化对抽象系统的信任。还能帮助个体增强对于自己身体的感知,让个体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种活动之中,推动个体自我确定性的回归,进而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更能帮助个体重新获得个性,显著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刺激个体进行反思。
本研究也提出了针对个体在参与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认同的有效方式。一方面,人们要能够借助健身运动形成提升自我认同的意识。要做到理解健身运动所蕴含的多元价值,正确且深入地认识健身运动,形成积极的健身观念。要明白健身运动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时的对自己的健身运动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健身运动的参与要付诸实践。既要制定并坚持适合自己的科学健身计划,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健身运动所带来的各种社交关系与互动之中,更要学会通过健身运动来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压力,进行合理的宣泄。最后,处于消费社会中的人们要学会正确认识消费社会塑造的形象与审美标准,借助健身运动来塑造专属于自我的理想形象与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社会学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