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566 论文编号:sb2022121413053549759 日期:2022-12-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本研究发现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错位格局,即过于重视体育运动场地建设、设备设施建设,而忽视了老年人体育素养较低、缺乏科学体育知识指导、规范运动能力较差并且难以正确处理运动损伤等重要问题。长春市范围内场地设施情况较好,而体育组织则相对松散,联系不够密切。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深度老龄化社会中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亟待提升
深度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现存的客观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人口数量也已经由建国初期普查的近6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14.1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13.5%。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数据标准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达到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达到7%以上,可见,我国老龄人口比率已远超老龄化社会标准。更为严峻的是,按照国际人口数据标准我国在2021年就提前进入了深度老龄社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东北地区人口不断流失。根据长春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告显示,长春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率为20.85%,65岁及以上人口比率为14.15%,相关老年人口数据已明显超过平均水平。特别是自2012年起,长春市人口流失量急剧加大,人口流失率也排名全国前列。
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提升空间较大。根据《公共服务蓝皮书》权威数据显示,2011至2020年间,公共体育要素满意度排名在我国九项公共服务中呈下降趋势[3 ],具体到长春市而言,公共体育要素虽然是其在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横向对比中排名最高的,但在全国38个代表城市中也仅仅排名17,这说明其公共体育服务仍存在较多问题,提升空间较大。另外,长春市作为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之一,在其体育局官方网站发布的地方性政策文件中,有关于老年群体的针对性政策文件较少。在关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研究中,国内学者认为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还存在政府供给单一化、供给“乏力”不能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等问题,老年人公共体育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王占坤2021;甄玉,2020)[4 ],结合参与课题在长春地区进行公共体育服务的实际调研过程,发现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与上述观点基本一致。因此,以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为中心探寻其公共体育服务相关问题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
1.2问题的提出
相关研究表明,从微观理论视角切入为该领域提供了不同研究视角,且更有益于各级政府、相关体育行政部门了解公共体育服务参与者的实际需求,从而可以制定正确的公共体育服务方针、政策(王梦阳,2013;王睿,2015;姚绩伟,2015)[8 ][9 ][10 ]。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公众满意度研究大多从宏观视角进行切入,通过测量构成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各项指标来获得研究数据,相关研究的指标构成不尽相同,但在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育信息、体育指导等主要维度达成基本共识(袁春梅,2014;纪江明,2015)[11 ][12 ]。但在这些研究中,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构成体系的相关维度与指标便成为了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忽略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没有阐释清晰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形成机制,且缺乏微观个体的针对性研究与分析。部分学者也开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由微观视角切入探讨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这些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印证(程志理,2016;陈旸,2010)[13 ][14 ]。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观点,从探寻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微观理论视角进行切入,着重探讨长春市老年人感知质量、感知价值与满意度的关系,并构建反映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模型,这将丰富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微观视角和文献基础,同时也能为各级政府制定合理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方针提供相应的参考。
以上述分析为出发点本研究提出:长春市老年人的顾客期望是否能够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感知质量是否能够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以及是否能够与感知价值一同在顾客期望影响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双中介作用?上述关键的问题是提升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关键。然而,由于国内研究比较缺乏类似实证研究的支撑,导致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顾客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与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上述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
2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公共体育服务
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公共体育需求,创造人民体育活动条件和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保障。关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学界尚未达成统一。如肖林鹏等(2007)从公共体育需求视角出发,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组织为保障社会需求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15 ]。樊炳有(2009)基于公共产品视角,认为其是体育服务行为和公共产品的总称[16 ]。戴永冠等(2012)立足于供给主体视角,提出公共体育服务是各供给主体在公众享用体育服务或产品的过程中担当的职责[17 ]。詹新寰等(2018)则由地区性质角度出发,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指为了满足城市或农村居民的体育公共需求,由政府主导所提供的体育服务和产品总和 [18]。
通过梳理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发现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公共体育服务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寻长春市老年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即本研究也是立足于城市中老年人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视角。因此,借鉴公共体育需求和地区性质视角下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本研究将公共体育服务界定为,政府及公共组织为满足居民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体育服务或体育产品,这包括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和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在本研究中,公共体育服务仅包括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文中长春市公共体育服务即代表长春市城区公共体育服务。
........................
2.2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是保障公众的基本体育权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重要途径。梳理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研究,发现当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研究、评价研究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
2.2.1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研究
该部分研究主要遵循了“由谁供给-供给什么-如何供给”的基本逻辑路线,在供给主体、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梳理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供给主体的多元性进行了着重强调。如Bergsgard等(2007)认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机构以及市场盈利性企业均是重要的供给主体[27 ]。蓝国彬等(2010)以治理主体性质为依据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划分为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非盈利机构和私人机构等[28 ]。金涛等(2013)认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是多元的,其包括公共组织(如体育管理部门)、盈利性组织、个人或企业等多方面[29 ]。可见,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由多元主体完成,其中包括政府、盈利/非盈利机构、公共组织、企业、个人等。
梳理关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内容的相关研究发现,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内容的划分方面。如Melvyn等(2008)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视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供给内容,并对英格兰的体育场地设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30 ]。刘玉(2010)基于内容构成类别将公共体育服务划分为基础设施类、信息服务类、要素保障类、技能培训类[31 ]。王莉丽(2015)提出了场地设施服务、体育活动服务等4方面具体内容[32]。可见,学者们在供给内容愈发丰富、多样且具体的认知上已经达成了一致。
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研究方面,学者们围绕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类型和供给方式创新进行了探讨。关于供给方式类型,Francois(2000)在研究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时,提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基本方式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三部分[33 ]。蓝国彬等(2010)从演变的视角出发,认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经历了由政府垄断供给到多元化供给的变化过程 [34 ]。关于供给方式创新,赖其军等(2010)提出了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创新方式来解决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弊病,该方式成为了优化政府供给的路径之一[35 ]。。可见,无论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类型还是供给方式创新,都呈现出由传统政府一元化供给向多元化供给转变的趋势。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19
3.1 顾客满意度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19
3.2 研究假设提出 ................................. 21
4 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27
4.1 变量测量 ......................................... 27
4.1.1 顾客期望的测量 .......................... 27
4.1.2 感知质量的测量 .............................. 28
5 结果与分析 .................................. 38
5.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8
5.2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9
5 结果与分析
5.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考察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顾客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现状,将各变量的量表所对应的题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同时,问卷中的题项参考5级李克特量表(数值从1到5分别表示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基本满意和满意),变量的理论均值为3分。
由表14可知顾客期望和顾客满意度得分的均值都大于3.3,这说明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顾客期望和顾客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感知质量的四个维度中场地设施维度得分均值最高,体育活动服务效果均值也都大于3,而体育组织得分均值小于3,这说明长春市老年人对场地设施、体育活动和服务效果的质量较为认可而对体育组织的实际感受与预判差距较大。比较顾客期望与顾客满意度的得分均值发现,顾客满意度均值低于顾客期望,这说明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与长春市老年人期望存在差距,仍有提升空间。

社会学论文参考
社会学论文参考

................................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将研究背景设置为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从微观理论视角进行切入,以ACSI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其结论如下。
1)长春市老年人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顾客期望、感知质量(场地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组织及活动效果)、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顾客期望与顾客满意度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顾客满意度得分均值低于顾客期望,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与期望存在差距,并且在感知质量四个维度中长春市老年人对场地设施、体育活动、服务效果质量较为认同,而对体育组织的实际感受与预判差距较大。
2)长春市老年人的顾客期望可以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场地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组织和服务效果)和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场地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组织和服务效果)可以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以及感知价值可以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度。
3)长春市老年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在顾客期望影响顾客满意度的过程中具有双中介作用,且均为完全中介,说明长春市老年人顾客期望必须通过感知质量或感知价值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还可以通过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双中介作用影响顾客满意度。
4)长春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完整路径为长春市老年人在参加公共体育活动前,基于长春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宣传以及老年人过往的参与经历形成对长春市公共体育服务的期望;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针对长春市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以及对服务效果形成感知质量评价;基于感知质量结合参与体育活动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感知成本,在心中权衡得失后形成对感知价值的评价;最终通过感知价值,得出其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整个过程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中国观念艺术的社会学转向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