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依赖程度也日渐深入,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电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基础支柱地位,而电力生产的安全与电力供应的稳定自然对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
众所周知,电力生产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作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电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整个系统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配电设施和用电设备构成网络并互相牵制地联合运行着。一旦其中任何一环出现差错,导致电力正常输送中断,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场发生事故一旦不及时处理、未能采取有效正确措施,造成事故范围扩大,则难以预计后果和随之而来的影响之大,发生在 2012 年的广东深圳大停电事件给社会和群众生活带来的灾难性冲击依旧历历在目。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改进完善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进一步降低电力安全事故数量是目前电力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与成熟应用,电力设备的可靠性不断提高,电力员工工作环境相比以往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工作环境和机器设备因素直接引发的电力安全事故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但无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到多高的水平,“人”作为“人—机—环”系统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一环,始终是核心要素,是连接整个安全生产系统各个方面的关键。
“人”作为一个随机系统,其行为附带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再者由于人的行为受到环境、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制约,其可靠性稳定性远低于机器设施。诸多研究表明,人的因素,尤其是人员违背安全规程、有意识无意识的误操作违章操作等人因失误行为,是造成电力生产中故障与问题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电力企业在遏制违章行为问题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精力制定了详尽的安全工作规程,在严格的定期考核与管理制度下,结合风险辨识与事故统计分析等各种手段,但是收效有限,由人因失误行为造成负荷损失、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的悲剧仍时不时出现。
...........................
1.2 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1.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 A 供电公司为例,研究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因而研究的主体是电力企业,以 A 供电公司为例,个体对象就是 A 供电公司的员工,包括参与生产一线的基层员工,也包括各级管理人员。
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布实施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中的定义,电力企业是指以发电、输变电、供电、电力调度、电力检修、电力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单位)。这对电力企业所开展的主要业务进行了规定。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是指发电、输变电、供电、电力调度、电力检修、电力试验、电力建设等生产性工作,如电力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施工安装、试验、生产性管理工作以及电力设备的更新改造、业扩、用户电力设备的安装、检修和试验等工作。
1.2.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指导下,广泛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企业各层级得到有效落实,企业管理者努力健全监督体系、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安全应急体系,实现了体制、机制和管理多方面的创新,为创建安全稳定的一流电力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实现了电力安全生产形势的逐步好转,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1)电力人身事故统计
如图 1-1 所示,2009-2019 年,A 供电公司公司区域共发生人身事故 97 起,事故数量及伤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自 2016 年以来未发生 3 人以上较大事故。其中,2013、2017、2018 这三年事故起数较少,分别为 3 起、3 起、2 起; 2009、2011 年事故起数较多,分别为 28 起、16 起;2014、2015、2016 年均为 6 起,与 2019 年持平。

电力企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煤矿、金属、电力、建筑施工等工矿商贸企业生产的安全一直是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对象。其中从事电力生产经营的大型企业,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完善、员工大多都是正式编制,因而企业管理自然科学与完善。所以,从管理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电力企业生产中的人因失误情况,并从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是行得通的。本研究运用到的理论有:
(1)群体动力学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人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系统,人处在群体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而勒温笔下的“群体动力”意指来源于群体里面的一种“能量”。勒温用“场”来描述个体在特定时间所处在的空间,“场”是作者借鉴物理学中力场的知识,其含义是指在同一场内的各元素相互影响,当某元素发生变动,其他元素都会随之感受到影响。他用场理论来诠释人的心理和行为,即人的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的函数,个体包括心理活动的各种行为,会随着个体本身与所处环境改变而改变的。
同时,群体动力学理论还指出,群体活动的效率受限于很多因素,比如互相作用的群体内聚力、群体规范、由群体规范带来的群体压力,通过不断变化与调整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从中产生群体动力。当群体达到统一一致了,才能够产生群体动力,群体一致性的程度多高,群体动力就能去到多高。
群体有三个要素: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在这三要素中,活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所有行为,相互影响是指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互相产生作用,情绪是指人们内在的看不见的态度、情感、意见等心理活动。但可以由人们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中得知他们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任何一方改变,会使另一方发生相应改变。综合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与情绪三个方面就组成群体行为。群体作为处于平衡的各种力的“场”,却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而是一直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当中。各种互相影响的力之间千头万绪的结合构成了群体行为,这些力不仅影响着群体结构,也调整着个体行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在人因失误的研究探索中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人因失误的研究历程涉及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运用统计分析法,在人因失误预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判断进行人因失误的探索;第二阶段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科视角出发,探究人因失误具体的产生机理,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海事、煤矿和核工业等领域,研究范围主要涉及人因失误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提出控制模型等方面。
2.2.1 人因失误定义相关研究
人因失误作为企业生产中引发事故的第一位因素,历来学者对其定义不尽相同,Rigby(1970)认为“如果系统确定的要求没有达到满足或者没有充分满足,那么人的行为将会被评价为失误[72]”;Swain(1983)给出的人因失误定义为“任何超过一定接受标准系统正常工作所规定的接受标准或容许范围的人的行为或动作[73]”;Reason(1990)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将人因失误定义为“失误是指所有这样的现象,即人们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的心理操作或身体活动,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而这种失败不能归结为某些外界因素的介入[74]”;Senders 和 Moray(1991)在分析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对人因失误有了新的看法:“操作者没有意向、规则或外部观察者没有期望却导致任务或系统超过可接受阐限的操作者行为[75]”;而 Themes(2001)则认为“人因失误是指任何导致系统负面后果以及没有必要执行的行动或不为[76]”。
我国学者张力(1996)认为人因失误是指在没有超越人—机系统设计功能的条件下,人为了完成其任务而进行的有计划行动的失败,它包括个体的和组织的失误。其主要表现在未能完成必要的功能,实践了不应该完成的任务,对意外未做出及时的反应,未意识到危险情境对复杂的认知反应,做出了不正确的决策[47]。而后张锦(2003)将人因失误定义为人机系统中人的行为没有满足系统对人的要求[105]。
总的来看,国内学者对人因失误的定义的相对于可靠性而言,即定义为在规定时间内和特定环境下,人的行为结果超出可接受界限或偏离规定目标,同时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尽管人因失误的定义不同,但不管怎样去定义,人因失误都具有以下的特点:(1)人的失误的重复性;(2)人引发的失误的潜在性和不可逆转性;(3)人的失误行为往往是情景环境驱使的;(4)人的行为的固有可变性;(5)人的失误的可修复性。
...........................
第三章 电力企业生产人因失误的理论分析 .................................... 17
3.1 电力企业生产人因失误的类型 ................................. 17
3.2 电力企业生产人因失误的产生机理 ............................................ 18
3.3 电力企业生产人因失误的客观存在性与可管理性 ............................... 20
第四章 A 供电公司人因失误影响因素研究 ....................................... 28
4.1 调查概况 ............................................ 28
4.2 调查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29
4.3 电力企业人因失误与调查样本特征的关系 ................................... 30
第五章 电力企业生产人因失误的管理对策 .............................. 54
5.1 电力企业员工安全促进计划 ................................ 55
5.1.1 沟通与反馈层面 ................................... 55
5.1.2 教育与培训层面 ...................................... 58
第五章 电力企业生产人因失误的管理对策
5.1 电力企业员工安全促进计划
鉴于沟通与反馈、教育与培训、计划管理、安全文化四个组织性因素对电力企业生产中人因失误的重要影响,下面论文将围绕各个因素的特点,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笔者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特点以及针对 A 供电公司的调查结果,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考虑将柔性管理融入硬性管理,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从组织管理角度提出了员工安全促进计划(Employee Safety Promotion Program),其中涵盖了本论文重点研究的沟通与反馈、教育与培训、计划管理、安全文化四个层面,管理模式如图 5.1 所示。

电力企业管理论文参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本论文着眼于电力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即普遍存在的违章操作、误操作等人因失误行为,以探索人因失误管理对策为目标,运用管理学知识,对具体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威胁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的人因失误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
(1)为了系统、全面地把握电力企业生产中的人因失误行为,并以此作为探索管理对策的基础,论文在对电力企业人因失误类型、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分析之上,结合 A供电公司安全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从中提炼出了电力企业人因失误兼具客观存在性和可管理性的特点。
(2)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电力企业生产中人因失误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对电力企业人因失误有着重要影响的沟通反馈、教育培训、计划管理、安全文化等四个组织性因素。
(3)以 A 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述四个组织性因素对电力企业生产中人因失误的影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从中挖掘出以下特点:1)电力企业生产人因失误多发生在计划外工作和应急性抢修中;2)企业安全文化的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员工生产操作中;3)管理措施不到位不接地气引发的人因失误十分常见,企业要特别重视等。
(4)结合调查分析所得,基于人因失误产生机理,从电力企业管理层面提出了控制和减少企业生产中人因失误的管理对策提议。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电力安全管理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电力企业人因失误管理把控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为此,为了将“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地,论文提出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柔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相结合的安全促进计划,结合组织行为学的知识,从计划的完整合理性、安全文化建设、畅通沟通反馈、加强教育与培训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