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视角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与优化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5212 论文编号:sb2025090815103853531 日期:2025-09-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管理论文,本文从韧性视角出发,结合静态与动态双重情形,构建韧性度量指标(包括恢复水平、利润损失及恢复时间),对比分析分散决策、集中决策及契约协调三种模式下供应链韧性的差异化,并设计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联合契约,旨在揭示韧性视角下协调机制的有效性,为理论与实践提供系统性支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
在当今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生鲜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其供应链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已然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战略议题。近些年来,不管是自然灾害[1]、突发事件[2]、还是贸易政策[3]等诸多因素,都给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因其自身所有的特性而显得格外脆弱。比如我国“南菜北运”体系每年冬季承担着超过3000万吨蔬菜的调运任务,其脆弱性在2021年寒潮中完全暴露出来,导致28个北方城市菜价单周涨幅超过50%;在巴西,因为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严重干旱,2024年食品通胀率上升到7.7%。这反映出当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断事件已经从偶发危机转变成常态化挑战,这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借助价格传导机制引发社会连锁反应。
供应链供应中断的频繁发生凸显了传统供应链模式在复杂环境中的局限性,推动了对供应链韧性的迫切需求。供应链韧性是指供应链系统在遭遇外部冲击或者内部故障时,凭借快速响应、动态调整以及资源重组来维持基本功能,并且实现恢复与升级的能力。对于现代供应链来说,韧性意味着从线性、固化的运作模式转变为弹性化、网络化的结构设计,借助冗余资源储备、信息实时共享、多路径协作等机制,形成对不确定性的缓冲与消解能力,降低中断发生的概率,减轻中断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应对供应中断的过程中,供应链韧性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可打破中断、瘫痪的恶性循环。当突发风险冲击供应链时,有韧性的系统可以借助预判潜在威胁提前启动应急方案,比如切换备用供应商或者物流路线,避免单一节点失效引发的连锁反应。在中断发生之后,可快速定位瓶颈并调动资源填补缺口,最大程度缩短恢复周期,更为关键的是,韧性供应链在经历冲击之后往往可凭借经验积累与流程优化,形成更强的风险识别与适应能力,这种特性使得系统在长期动态环境中保持稳定。

管理论文怎么写
管理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一 主要内容
本论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该部分着重对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给予概述,简单介绍研究主题当下的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说明开展此项研究有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次呈现本文的基本思路、所采用的方法以及预期可达成的目标,构建出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以此为后续章节的推进奠定逻辑方面的基础。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该部分着重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断以及供应链韧性等研究领域当中的核心理论和前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展开梳理与阐述,借助对现有文献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总结出研究方法、结论以及其中所存在的争议与不足之处,以此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研究构建起坚实的理论背景并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第三章,韧性视角下考虑静态情形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与优化。该部分重点关注静态情形,针对由单个零售商和单个供应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思考供应中断后零售商的补救举措,从利润损失以及恢复水平这两个方面,构建供应链韧性度量指标。对分散决策以及集中决策情形下的供应链韧性展开度量并加以对比分析,探讨中断发生之后的最优恢复决策以及影响供应链韧性的相关因素,基于此情况,设计成本共担与收益共享联合契约,研究其在韧性视角下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所发挥的协调作用,借助数值仿真对结论予以验证。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供应中断研究
供应中断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是一个受到较多关注的问题,它会因多种缘由致使供应链里某个环节失效,像自然灾害、政治冲突以及生产故障等情况,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便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供应链供应侧出现的中断事件有一定随机性,会造成供应商或供应侧其他环节在特定时间内全部或部分停止工作[5]。受到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作用,供应链中的供应中断事件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给供应链成员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财务和经营绩效带来负面的影响[6]
一 静态情形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供应中断研究
许多研究早已关注供应中断不确定性问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策略。诸多学者研究发现多源采购有助于缓解风险。Jaksic和Fransoo[7]分别在重复采购和供货提前期不同的环境中明确了多源采购可以有效降低总体预期成本。Ma[8]等构建古诺竞争模型考虑远期合同的作用,分析两个制造商的多源采购策略和竞争结构。陈崇萍和陈志祥[9]分别研究了双源采购策略在供应商只存在供应不确定与供应商同时存在供应中断风险与供应不确定风险情况的两种场景下的效果,发现当供应商风险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制造商会重新采用单源采购,即供应商对供应不确定风险降低的努力也是双源采购策略决策时的影响因素。李良等[10]在考虑供应商供应数量不确定的情形下,对比了一般双源采购与以回收方作为次要供应商在应对供应数量不确定时的表现,发现将回收方作为双源采购的次要供应商时能为制造商带来更高的收益。
除了多源采购,许多研究提出备份供应商策略来应对供应中断风险。例如,Nejad等[11]认为备份采购是一种高效的供应中断风险应对策略,开发了一个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产量计划工具,该工具可以生成中断发生时的供应链应急计划,并确定备份供应商的合适响应速度。孙华丽等[12]比较了供应中断下零售商的策略选择问题,其中一种策略为仅向备份供应商采购,另外一种策略为向备份供应商采购的同时对主供应商提供贷款援助。Heydari等[13]研究了在买方通过从具有随机中断风险的主供应商和一个完美可靠但成本更高的备份供应商处订购来满足需求,并分析了与备份供应商制定不同的期权契约对协调效果的影响。
....................
第二节 供应链韧性研究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时局动荡以及COVID-19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韧性供应链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韧性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之一[31]。作为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核心议题,其主要目标是尽量减少供应链的损失,使其活动保持连续性,并增加其竞争优势。
一 供应链韧性定义
自2010年以来,关于供应链韧性的研究已逐渐发展并分化为多个共同主题。其中,最首要且至关重要的便是对于供应链韧性定义和框架的持续深化与细化研究。在这一主题下,一系列学术论文致力于推动对供应链韧性相关术语和概念的理解,例如敏捷性和健壮性[32],连续性和可见性[30],灵活性和适应性[33]以及供应链关系和协作[29]。其他集中在供应链管理韧性的战略方面,并越来越多地纳入可持续性考虑[34]。另一个新兴主题是持续验证韧性对公司绩效和整体供应链的影响[35],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于将韧性从单个企业或本地市场扩展到全球化供应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36];如何运用韧性来抵消供应链网络中不断增加的复杂性[37];以及如何将风险管理的传统概念与韧性相结合,也是当前韧性领域研究的重点[38]。
Kamalahmadi等[39]指出即韧性元素有两个主要能力: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抵抗能力是指供应链在面对干扰时,能有效避免负面影响,缩短干扰发生和恢复之间的时间滞后的能力。恢复能力是供应链返回到初始或期望的运营状态的能力。Chowdhury等[40]进一步补充了适应能力,即供应链在破坏性事件中忍受、调整和成长的能力。但是供应链韧性的研究仍然大多涉及制造业,除此之外更多聚焦于具有保质期限制的食品或农产品(粮食)供应链。比如Esteso等[41]提出了一个关于设计稳健食品供应链的概念框架,明确了食品供应链脆弱性的来源,特别指出农业食品供应链韧性需考虑产品易腐性,季节性,政策与质量要求等特性,并通过冗余、灵活性、动态调整和快速恢复策略,来实现有韧性的供应链。Gholami等[42]在考虑产品易腐性以及基于产品新鲜度的折扣价格的基础上,将食品供应链韧性定义为供应链在面临流行病等中断事件时维持运营连续性并快速恢复到正常运营水平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
..........................
第三章 韧性视角下考虑静态情形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与优化 ...................... 19
第一节 问题描述 .............................. 19
一 问题情景 ......................................... 19
二 韧性度量指标 ............................. 19 
第四章 韧性视角下考虑动态情形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与优化 ...................... 40
第一节 问题描述 ................................... 40
一 问题情景 ......................................... 40
二 韧性度量指标 ........................... 40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61
第二节 管理启示 .......................................... 62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63 
第四章 韧性视角下考虑动态情形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与优化
第一节 问题描述
一 问题情景
本章依旧针对由单一供应商与零售商构成的两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在前文构建的模型基础上,本章进一步引入时间维度,刻画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呈现随时间非线性衰减的动态过程,当突发事件造成供应商产能中断时,一方面通过紧急采购补充库存,另一方面动态调整恢复努力。在此动态框架下,供应链韧性度量扩展静态指标,构建恢复时间度量指标,分析时间因素对供应链中断响应能力的综合作用。恢复时间作为关键评估维度,定义为“从供应中断发生到供应链需求与利润恢复至可接受水平所需的时间”。同样的,本章引入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进一步探讨动态情形下联合契约对韧性视角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作用。
二 韧性度量指标
在上一章节中,使用恢复水平和利润损失作为静态情形下供应链韧性度量的重要指标,它们分别从恢复能力和经济效益两个维度对供应链的韧性进行了量化评估。但是供应链运营与中断恢复本质上是动态过程,恢复持续时间直接决定系统恢复效率及累积损失规模。
恢复时间,作为衡量供应链韧性的重要补充,它关注的是供应链在遭受中断后,供应链恢复的时间周期。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韧性研究中,引入时间因素对静态指标进行补充,恢复时间直接反映供应链应对危机的响应速度,由于生鲜农产品所具有显著的易腐性、时效性等特征,恢复时间的延长会加剧产品损耗与价值衰减,每单位时间的延误都会导致产品价值指数级衰减,还可能引发消费者信任流失。恢复水平虽能反映中断恢复后的需求满足能力,但若恢复时间超过产品保质期阈值,实际可交付的生鲜商品数量将因腐败率上升而大幅降低,此时静态恢复水平将不能反映系统真实韧性。因此,将恢复时间与静态指标结合,能够更精准刻画生鲜供应链在时间约束下的韧性表现,弥补单一静态视角的评估偏差。

管理论文参考
管理论文参考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作为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市场的核心纽带,其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受到广泛关注。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保质期短、运输损耗大等特性,使得供应链在面临市场需求波动、气候变化及突发事件冲击时尤为脆弱。近年来,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频发,进一步暴露了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不足,凸显了供应链韧性构建的迫切性。韧性不仅体现为供应链在中断后快速恢复运营的能力,更强调通过预防、响应与恢复三位一体的动态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现有研究表明,供应链韧性能够通过减少利润损失、维持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提升整体绩效,但在生鲜农产品领域,相关研究仍存在空白。多数文献聚焦于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对生鲜农产品特有的易腐性、需求随机性及时间敏感性关注不足;在韧性度量方面,现有研究多采用单一指标(如恢复时间或利润损失),缺乏整合多维度的综合评估体系。本文针对由单一零售商与供应商组成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研究了供应中断下的韧性优化与协调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在以供应链韧性为研究核心时,动态与静态情形下,集中决策相较于分散决策模式均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优势。集中决策通过统一的决策机制,有效协调各成员的活动,使得整个供应链在面对中断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它不仅能够统筹各方资源,实现紧急采购成本的降低,而且在恢复过程中,集中决策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达到的恢复水平都远高于分散决策。这种决策模式使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增强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为供应链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在韧性度量指标——利润损失方面,静态情形下供应链利润损失在分散决策机制下递增,集中决策机制下利润损失先升后降,动态情形下利润损失在两种决策机制下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但分散决策损失峰值更高且降速滞后,二者差距随时间拉大。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管理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