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成本优化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6966 论文编号:sb2024052715191952461 日期:2024-06-0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管理论文,本论文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了H陶瓷公司的三种商品X、Y、Z的成本,并与传统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之后又利用价值工程、ABC分类法找出了H陶瓷公司需要优化的具体生产工序。然后在利用价值工程计算出来的分配成本的基础上,结合目标成本管理,得出了实施目标成本管理这一方案对H陶瓷公司是有益的。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其质量和成本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推动,日用陶瓷行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重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生产成本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成为了日用陶瓷生产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
日用陶瓷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设计、制造、烧制等。在这些环节中,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和人力成本是主要的成本构成要素。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能源成本的增加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用陶瓷生产公司的成本压力日益增大。同时,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和消费者对环保和质量的要求提高,公司还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的同时,努力控制和优化生产成本
此外,随着制造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为日用陶瓷生产成本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和采用大数据分析,公司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新型环保材料和低能耗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公司降低能源成本和满足环保要求。

管理论文怎么写
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在15世纪的欧洲,成本核算的概念刚刚出现,为未来的成本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产企业规模的逐渐壮大,诸如生产管理的无序、公司与员工间关系的紧张、工人的低效率工作等问题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受到抑制。为解决这一效率问题,科学方法开始被引入管理领域。在此期间,“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通过时间测量和工人动作规范化,形成了“泰勒制”,并提出了通过工时配额与差异化的计件工资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工人的生产效率。到了20世纪40年代,功能管理和行为科学在公司管理中得到了普及,成本管理方面也呈现出创新的迹象。在1947年,美国通用电气的设计工程专家麦尔斯提出了“价值工程”这一理念,强调以最少的花费获得必要的功能,在确保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给予产品成本充分的考量,并采纳多种方法以降低成本。价值工程作为一种有效节约资源、提升效率、减少成本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各种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视成本优势为企业竞争的一大优势的国外学者们持续深入研究成本管理,逐渐扩展了成本管理的边界,不再将重心完全放在成本核算上,从而形成了更为广义的成本管理理念。例如,美国学者查尔斯·T·亨格瑞指出,成本管理实质上是管理层持续进行成本控制和降低的行为。乔斯腾詹强调,成本管理系统应更关注生产操作,并为企业提供关键的管理和决策信息。成本管理逐渐从仅关注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的全面融合。在连续的进步中,一系列关于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纷纷涌现,例如战略成本理论、标准成本理论、作业成本管理,以及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理论等。
.....................
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
2.1.1成本优化
成本优化本质上是公司在开展生产行为时,通过施加一些特定的限制条件,寻找和实施最理想的成本方案的过程。早期的产品成本优化理论致力于在满足产品交付期限和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在一些固定的约束条件中寻求方法,旨在优化公司的生产设计、管理方法和运营策略,从而在生产活动中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并得到高质量的产品[6]。
2.1.2作业成本法
该方法在过去二十年的成本管理理论发展中已经成为关键技术且获得了显著成就。该方法强调在生产或运营阶段,集中关注成本来源和资源应用,尤其是那些间接引发的成本支出,并进行深入分析其在生成成本中的作用和原因。
作业成本法不只是一种成本核算方式,它也代表着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结合。此方法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利用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接着,基于成本对象对作业的消耗,进一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上,整个过程建立在资源使用的基础之上。
成本动因与引发成本的因素有关,并以作业所耗用的资源(如品质核查次数、电力使用等)为测量基准,通常具有可量化的特性。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在各个作业间进行成本分配。由多个成本要素组成的一个与作业相关的成本库通常被认为是成本动因。作业动因在作业成本法体系内,充当着资源耗用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桥梁,作为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产品、劳务以及客户这些成本目标的标准。它确立了成本分配的基础准则。
成本库集合了由作业产生的各种成本。在传统成本会计的观念中,制造费用被按部门划分,涵盖了形成单一商业流程的多个活动,并用于总结商业流程的成本与产出。而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场景下,一个作业中心的资源消耗或产生的所有成本被统一收集到一个成本库中。作业中心协助公司更加有效地分析一系列相关作业,从而促进作业管理的实施,同时也方便了公司组织和责任中心的建立与评估。
...............................
2.2理论基础
2.2.1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作业成本法依靠于“成本驱动因素”理论,选取“作业”作为成本核算的目标,并通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与作业、作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交互来分析成本的起因,采取一套汇总和分配生产经营支出的成本计算方法。
将其核心置于作业的成本法将相关成本分为四个等级:首先是单元级作业,这指向每个单一产品或服务执行的动作所消耗的资源,与产品的制造数量、服务数量或一些特定特征(例如直接劳动时间、机器操作时间、产品质量等)正向相关;其次,生产批量级的作业,这涉及与制造一个产品批次相关的动作,覆盖了与生产批次、打包批次相关的资源消耗,例如准备成本、清理成本、批次产品到下一阶段的运输、批量购买和检查、订单处理等。这一级的作业成本与生产批次的数量相关,而与批次内的单一产品数量无关;第三,产品级作业,这指向为特定产品模型提供的服务的动作,例如产品设计和工艺更改等。这一级的作业成本随产品型号的数量变动而变动,与制造量或批次数量无关;最后,第四级是产品支持级的作业,即为整个厂房提供服务的动作,包含厂房安全、维护、行政管理、保险、财产税等。
..........................
第三章 公司的基本情况与成本管理现状 ............................... 18
3.1 H陶瓷公司基本情况 ................................... 18
3.1.1 公司简介 ......................................... 18
3.1.2 公司的组织架构 .......................... 18
第四章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生产成本优化设计 ................... 25
4.1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5
4.2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流程............................. 25
第五章 生产成本优化方案 .......................................... 41
5.1 利用价值系数计算工序的分配成本 ........................ 41
5.2 计算五个优化工序的目标成本 ............................... 41 
第五章生产成本优化方案
5.1利用价值系数计算工序的分配成本
利用表4.1中的当前成本数据与表4.16中的成本系数、价值系数,可以计算出各工序的分配成本如表5.1所示,当前成本乘以价值系数便可以得到分配成本,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五个工序的分配成本分别为88079.90、58406.14、25868.15、58580.56、415859.22、646793.97。计算出分配成本之后,便可与接下来计算的目标成本作对比。

管理论文参考
管理论文参考

..........................
第六章相关对策和建议
6.1健全信息系统
成本管理的基础在于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当间接制造成本过高时,会增加公司在不同项目间进行准确分配的难度。因此,有必要考虑改变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以提供更真实和有效的成本信息。通过推广作业成本法,可以改善H陶瓷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成本核算的不准确性、费用分摊的不合理性以及成本数据的不及时性[19]。完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从深入理解和分析公司的生产和运营流程开始,确保系统的设计能够切实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理解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诸如物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能助力信息系统在制定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集成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工具,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捕获、分析和反馈生产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支持管理团队做出更快速、更准确的决策。
在技术层面,选用稳定、可靠、易于维护和扩展的技术平台和工具是基础。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整合应用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显得尤为关键,它们将助力企业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智能分析和精准管理。
用户体验也是决定信息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要求系统不仅要拥有强大的功能,还要拥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流程,降低员工的学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应用信息系统,同时也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问题反馈和技术支持机制,确保系统在运行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最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方位的安全策略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以保障企业的生产数据安全、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从战略的高度,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协调,努力打造一个既能够提升生产管理效率,也能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农发行S分行信贷风险评价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