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现今,工程建筑活动已成为了现代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它不但给我们提供了及其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使我们的精神生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展望中国整个城市全貌,施工工程活动随处可见,高營雄伟的建筑大楼相比麟次,宽阔而现代化的道路在各个城市间穿梭,环境优美的商业大街以及品种各样的娱乐场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这些都是工程活动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2012年,全国的建筑企业已从2003年的32123个上升到了 58347个,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0%,毋容置疑地成为了绝对的支柱型产业。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有利就有弊,工程在不断提供给我们物质与精神同时需求的情况下,却悄然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高风险的状况。当我们从工程活动中得到了收获和享受,但同样地也承担着工程风险的隐患。例如上海某楼盘于2009年6月倒塌,该楼修至13层,倒塌的7号楼向南倾斜,整体结构并没有遭到破坏,但是底部的P基完全断裂,致一名作业人员伤亡,其原因归结为:1)基坑开挖推土产生了重压2)基坑幵挖在南面形成了临空面3) PHC管桩抗剪能力太差4)连续几日的暴雨。可以说,因为责任方对于风险管理的完全忽略,对于后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预想不足,偷工减料,安全教育并未到位,造成了惨痛的损失,最终该事故导致开发商直接损失近亿元,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公司董事长等9人被逮捕,给各方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例如发生在青海西宁“4.27”边坡坊塌事故,该工程准备建场地北面为东西方向的自然山体,坡体高15至17m,长185ni,4月27日上午,工程组5名施工人员进行人工幵挖山体边坡,下午15时左右,位于地面上方6m坡面坊塌,除在基坑东面作业的1人逃离外,其余4人被坊塌土体掩埋。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该事故的原因为:1)地质相当复杂,事故发生的地方位于丘陵与谷底交接的地方,而且局部有地下水渗出来,从而导致地基的土质松软。2)施工单位对于地质的风险识别做的不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而且没有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釆用相对来说有准备性的保护措施。3)施工单位委派不具备项目经理职业资格的人员负责该项目,而且该工程从未编写围墙的施工方案计划,且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性的教育。4)监理人员在审查资料中,对施工单位资料审查放松,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监督完全不到位。因此,以上事故剖析可以看出,该项目负责人完全忽视了项目风险,根本不懂风险管理,最终,事故当事人被依法逮捕。
……….
1.2研究的现状
17世纪初期,对于风险的研究开始萌芽,而对于工程风险的研究,则是开始于1900年之后。在经济学的范畴,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开始于16世纪的后期,刚开始起步时,主要研究的目的是从殖民地运载回来的货物风险问题,比如船只的沉没、着火,这时“风险”的意义与“保险”比较相类似,风险的研究于17世纪之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损失与风险发生的概率被一些金融学家利用金融分析的方法紧密地关联在了一起,许多有关于风险的分析工具被发明,例如事件树、专家取样法、层次逻辑法等等。在社会学的范畴,相对于风险的研究则始于1950年之后,它的发展历时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幵始于2 0世纪5 0年代,参与研究的人员是专家和管理人员,讨论的相关问题是核风险和如何控制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主要是评价核能的相关风险。第二时期是2 G世纪6 0年代,参加的人员是专家,以及不同意见的反对者,部分的公民,讨论的依然是核问题,以及世界环境问题;而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参加者也是专家、管理者、以及反对者,讨论的对象是核设施以及相关问题、全球环境变暖问题、水和大气污染问题等。大众已经开始对上述的问题感到了担忧。而最新的阶段即第四阶段是从70年代到现在,参加者主要包括了各个领域的人,比如相关领域的专家、管理者、社会成员,讨论的对象为工程风险与可持续的发展等。相应的,对于工程风险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在工程管理学的范畴内,工程风险被以经济学及管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学习。
………..
2建筑工程风险
2.1建筑工程
自从人类以及社会的出现,为了较好地去满足住和行的需求,以树木为巢、掘土为穴的原始活动开始,到今天能建造高楼大厦、跨海长桥、以及平山填海的宏大工程,历经了极其漫长的发展时间。住宅工程的发展横贯古今,它为人民解决了最基本的需求,即是居有定所,它与社会、金融,特别的是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紧密的有机联系。住宅工程内容丰富,而就本身而言,则主要围绕着建材、施工、理论等三个内容的演变不断而发展。从发展历史来说,建筑工程共分为了五个阶段:①萌芽阶段:大致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为了遮风避雨,利用了天然的掩蔽物,例如山洞作为住处。②形成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幵始分工,大约公元前3千年,在材料方面,开始出现了经过烧制加工的瓦和砖,以及开始使用青铜制造的斧、钻、银、刀、等工具。③发达时期:由于铁制造的工具普遍使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工程材料中开始增添复合材料欧洲出现了以石拱结构为主的建筑,而中国则出现了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④近代住宅工程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300年间,是建筑工程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开始并广泛地使用鋳材、钢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甚至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学、理论力学、结构学、工程结构的设计理论等学科逐步形成。⑤现代住宅发展阶段:从20世纪的中叶至今,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业相关理论学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各艺术风格的建筑,百家争鸣,电子计算机辅助建筑、系统伦、行为伦、信息论以及行为科学、环境科学都渗入了建筑领域。
……….
2. 2风险
“risk”是风险在英文中的表示,其本质的意义是为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成,而从字面上的涵义来说,风险指含有一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J. srosenb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的损失,F. G. Crane认为风险就是不能够确定的未来损失,而Ruefli等认为分先就是不利的事件发送的机会,这些观点可以被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主观观点认为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人的主观想法引起的,这是一种感觉,就是主观意识上面对于事物的一种评估,这是没有办法通过客观的方法进行衡量的。不确定性包含了风险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发生之后的后果存在不确定性。而客观的风险基于客观存在的环境,然后再对风险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最后通过概率方法加以定义,所以风险是能够借助客观的方法加以衡量。工程学家欣景格在其《伦理与工程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述风险:“风险是指不希望发生的损失或相关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风险必然具有:广泛性、确定性、可识别性、可以控制性、有损害性、无法确定性和社会属性。
……….
3建筑工程风险的管理........ 14
3.1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14
3.2建筑工程风险的识别 ........16
3.2.1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特点........ 16
3.2.2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原则........ 16
3.2.3建设工程识别的过程........ 17
3.2.4识别风险的办法........ 20
3.3建设工程风险控制........ 22
4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案例........ 29
4.1案例背景........ 29
4.2工程风险的识别........ 29
4.3风险的控制 ........33
4.3.1勘察阶段风险控制........ 33
4.3.2设计阶段风险控制........ 33
4.3.3施工阶段风险控制........34
4.3.4竣工阶段的风险控制 ........34
4.4风险管理的效果........34
5结论与展望........ 36
5.1结论........ 36
5.2展望........ 37
4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案例—成都市某商住楼建设项目
4. 1案例背景
成都某商住楼项目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位于城北二环路附近,分二期建设。共有建筑34栋,2007年一期工程建设中,由于我方工程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不足,设计文件出现的问题较多一期未引入风险管理前,整个项目期间,发生和暴露了许多的问题:1)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施工人员的教育不到位,2008年7月,公司集团领导到现场视察工作,一施工人员未挂安全带,遭到通报批评,所幸没有发生意外状况。2)设计单位资质的审查未到位,最后设计的户型有较大问题,导致部分房屋至今也没有卖出。且设计人员与现场施工工程师沟通不到位,设计图纸反复修改,严重延误了工期。3)施工管理较松散,文明施工意识淡薄,场地高低不平,建渣等到处堆放,甚至有施工人员把在建的房屋当作住宿之地。2010年二期投入建设,工程师尝试着使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开展监理工作,在招投标阶段、勘察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都进行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各方面的指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经过18个月的精雕细遂,项目全部售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
结论
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作为了项目风险管理中及其方便的工具,让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合理的方法规避风险、很好地抵御风险的困境,使得项目自身增强抵抗风险的实力。由此,在项目的管理中,应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较好地去掌握风险识别的有关技能,对于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对风险进行及时地防范化解。相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所带来的意义都是特别重大的。以往对于工程管理学的研究一直都是工程风险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工程风险的理论研究比较的简单,忽略了风险中很多重要的因素,将风险的实践研究都束之高阁,闭门造车,总是寻求利用数学的方法、利用模型的方法、利用量化的方式来对工程风险进行研究,严重地忽视了理论以及实践的重要性,从近年所发生的日本核电站泄露事故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证明了当今对于工程风险的研究管理并不是具有完备性的,对于其了解也并不充分,这就需要以更加全面的方法、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对其进行研究,将实践与理论高度地结合在一起,以多种学科、甚至是跨学科的方式来进行发掘,将工程风险的研究推向更高、更好的平台。本文在阅览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风险进行了全面地研究,从风险、建筑工程风险、以及建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由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对工程风险的识别以及控制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最后,从案例入手,对成都某商住楼项目管理中的工程招标、工程的质量管理。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