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论文对海南琼海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进行研究,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及游客预期需求进行调查,主要采用抽样随机方法向当地渔民和存量以及潜在需求市场游客发放问卷的形式,获取定量分析的研究样本量。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渔民渔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性条件。首先是渔业生态环境恶化,其次是近海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1],宋力男和黄硕琳研究认为海洋捕捞渔民的收入增长乏力,甚至出现收入下滑的现象[2]。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潭门港渔民捕捞收入也随之减少。最后是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时间过长。为保护南海渔业资源,降低过渡捕捞,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南海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从最初的每年两个月延长至2017年的三个半月。影响渔船生产作业时间或打工时间,从而影响经营渔业收入[3]。实施休渔制度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但是渔民世代从事海洋捕捞业,缺乏其他技术技能,导致休渔期间渔民失业,存在渔民收入减少和地方经济收入减少等现实问题。此外,闫玉科研究显示南海捕捞渔民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样本户人均年纯收入均值环比下降超过5%[4]。
针对潭门港渔民渔业捕捞作业困难和休渔期制度时间过长的局限性使渔民面临生计的问题,笔者以休渔期渔船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探究休渔期渔船的利用率等问题,从海洋旅游的视角对休渔期渔船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具体通过对潭门港旅游发展现状及渔民情况的调查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且调查游客的预期需求,构建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的目标、原则,提出旅游开发建议措施,尝试为优化休渔期制度提供可操作性实践建议,以期达到解决休渔期渔民收入减少问题的目的。此外,推动潭门港传统渔业的旅游开发呈现更加丰富的旅游新业态,并为海南省其它渔港的旅游开发提供研究理论和实践案例,也为海南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以及在建设自贸港背景下海南打造海洋强省相关海洋经济产业规划和系统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因此,本论文选题贴近实践现实。
..............................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近年来,国家和海南省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着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海洋旅游新业态。
国家政策层面,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4·13”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快培育新型海洋产业,要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5]。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强化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坚持农民唱主角[6]。
海南省政策层面,2018年5月13日,海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发展休闲渔业,打造现代渔业产业链”。2020年10月12日,时任省委书记沈晓明要求琼海市在自贸港背景下找准定位,重点发展休闲渔业等产业。此外,2021年12月15日,时任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全省渔业转型现场推进会,指出继续坚持往休闲渔业走,推动渔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产品业态转型,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2024年4月11日,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南专场上刘小明书记指出,向海图强,结合海南自贸港“三色”新质举措大力发展海洋产业,10年内再造一个“海上海南”。2024年04月15日,海南省1号农业文件指出,要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突出乡村旅游“环城、沿路、傍景”空间布局,以环岛旅游公路为纽带打造美丽乡村和共享农庄精品旅游路线3条,组织农户参与项目建设运营;推进休闲渔业发展提速增效,创建一批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垂钓赛事基地[7]。
..........................
第2章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为了从根本意义上研究休渔期的渔船旅游开发,有必要首先对休渔期、渔船旅游以及旅游开发的概念作出界定;其次研究对象所在地是渔业旅游港口琼海潭门港,且渔船旅游属于休闲渔业范畴,故笔者在此对渔港旅游、休闲渔业的概念一并作出界定,由此更好的明确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一方面能够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另一方面有助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研究的开展。
2.1.1休渔期
海洋伏季休渔是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保护主要海洋经济鱼类资源的亲体繁殖和幼体生长,在每年的夏季禁止拖网、帆张网等渔船在黄海、东海、南海部分海域作业的禁渔期制度。禁渔期间,渔船和渔民停止一切捕捞活动,按照“船靠港、人上岸、证集中、网入库”要求统一集中休渔。因该制度所确定的休渔时间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所以又称伏季休渔[42]。1999年,开始实行南海伏季休渔制度,每年休渔两个月;2009年,休渔时间调整为两个半月[43];2017年,休渔期延长至三个半月。2023年琼海市海洋伏季休渔期为5月1日12时起至8月16日12时止,共三个半月,长达108天[44]。
..........................
2.2相关的基础理论
2024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48]。
本文运用供需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对潭门港休渔期海洋休闲旅游产品为供给、以存量和潜在市场游客预期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开发即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实践建议措施,为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
2.2.1供需理论
供求是经济学的重要术语。供给与需求是社会行为,是从市场和消费两个维度反映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作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根基,供需理论贯穿其发展始终,各经济学发展时期都在传承和完善供需理论[49]。供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商品的价格与产量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供需关系的变动也会相应带来商品价格与产出的变动[50]。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供给是因,需求是果,若需求提出一定的标准,则供给的标准要同需求平齐,同理,若供给质量不合格,则需求量也会减少。目前,个性化旅游产品需求大、供给少、成本高的问题已成为常态,符合供需理论指出的一般规律,因此,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着力解决供需问题。
........................
第3章 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及区域发展现状 ........ 17
3.1 潭门港渔船旅游开发的条件 ............................... 17
3.1.1 地理区位条件 ......................... 17
3.1.2 政策支持条件 .............................. 17
第4章 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6
4.1 模型构建 ................................... 26
4.1.1 研究变量选取 ............................... 26
4.1.2 研究假设提出 ............................... 26
第5章 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的游客预期需求情况调查 ........ 56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6
5.1.1 问卷结构 ................................... 56
5.1.2 问卷调查对象 ....................... 57
第6章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的要求和建议措施
6.1开发目标
结合潭门区域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南海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针对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提出四个开发目标,分别为精品渔船旅游示范基地、南海特色渔耕文化窗口、海洋学术创新研究基地和休渔期渔船旅游打卡地。
6.1.1精品渔船旅游示范基地
近年来,省政府鼓励潭门大力发展近海休闲渔业、观光渔业等蓝色新业态。加快建成一批展示琼海“渔人、渔业、渔文化”的渔业风情小镇,美丽渔村。琼海市充分发挥潭门港地理位置优势,规划着力发展潜捕、海钓等特色渔旅融合产业,规划休闲垂钓区域,创新设立休闲渔业船舶公共码头和海钓赛事基地,鼓励积极发展垂钓,每年夏季举办“西沙海钓大赛”,休渔期举办“潭门赶海节”等旅游品牌活动。以上部分旅游产品、旅游品牌节事已初步成型,往后,将进一步细化海洋休闲旅游服务,明确精品渔船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致力于将潭门港打造成海南东部的特色渔船滨海旅游示范地,打造成为兼具田园风和国际范的精品渔船旅游的示范地。
6.1.2南海特色渔耕文化窗口
潭门镇属于琼海市委市政府旅游规划中的潭门旅游小镇拓展海洋休闲旅游组团,规划潭门着力发展休闲渔业、渔港旅游、滨海度假、海上垂钓等海洋休闲旅游产业。这对于潭门区域是机遇,也是有利发展的关键时期。潭门要发挥自身南海特色渔耕文化的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将其嵌入渔业旅游化开发、休闲渔业、渔船旅游、滨海度假、观光娱乐、海上运动等旅游吸引物子产品的设计和供给服务过程中,让游客参与南海渔耕文化,体验海洋文化的深厚与浪漫,不断丰富南海渔耕文化的旅游品牌故事和海洋休闲旅游作品,进而将潭门打造成展示南海特色渔耕文化的窗口。
...................
第7章结论与讨论
7.1研究结论
本论文对海南琼海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进行研究,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及游客预期需求进行调查,主要采用抽样随机方法向当地渔民和存量以及潜在需求市场游客发放问卷的形式,获取定量分析的研究样本量。
第一,通过构建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以及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渔民开发态度为愿意在休渔期参与渔船旅游开发的前提下,一是发展动机有利表现越强烈,渔民意愿开发项目的意愿度越高,即发展渔船美食、渔船民宿、渔船垂钓、渔船浅滩浮潜捕捞、渔船观光特色旅游、渔船演艺、渔船直播等特色旅游项目的意愿程度越高;二是发展动机有利表现越强烈,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即资金信贷、技能培训、宣传力度、基础服务设施和补贴力度等支持程度越高;三是发展动机有利表现越强烈,企业参与开发的意愿度会越高,即品牌建设、智慧科技投入等资本投入更多;四是渔船旅游开发意愿程度越高且发展动机越高时,渔民更加积极参与旅游开发意愿项目;五是渔船旅游开发意愿程度越高且发展动机越高时,政府更加积极给予旅游开发支持;六是渔船旅游开发意愿程度越高且发展动机越高时,企业更加积极参与旅游开发。
第二,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渔船旅游开发确实有利于增加渔民就业机会、增加渔民家庭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拉动其他行业需求等有利影响。但同时开发也即将面临政府组织引导不足、渔民劳动技能缺乏、渔民经济基础薄弱、风险把控能力有限、外部企业竞争激烈等主要突出问题。且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开发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安全得不到保障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等方面。基于开发现实问题考虑以及宏观环境发展分析,有利影响总体来说大于不利影响。因此,在最大限度克服开发预计造成不利影响和遵循开发原则为前提,且服务设施和服务体验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将会达到预期开发目标。
参考文献(略)
海南琼海潭门港休渔期渔船旅游开发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上一篇:符号消费视角下的乡村网红打卡地旅游者行为意向形成机制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