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一直以来,体操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各大赛事中也屡有斩获,竞技体操一直有较好的发展,但是我国体操人口并不理想,有调查显示,在我国不仅从事竞技体操的运动员逐年减少,而且学校体操课程开展状况也不理想,尤其是中小学校课程改革的进行,体操教学因为教师理论与现实脱节反而更为糟糕,这不仅影响到体操课本身的实施和推广,也严重影响到了体操运动在我国全民建身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如何使我国竞技体操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如何根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需求设置体操课程,高校体操普修课程安排是否合理……这些情况一直是广大从事体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迫切希望攻克的。笔者希望通过对吉林省高校体操普修课程设置改革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目前吉林省高校体操普修课教学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助学校培养出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才,最终能够促进体操运动在群众中的更广泛的传播与普及。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取吉林省 5 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即:吉林体育学院、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以其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设置改革为研究对象。2.2 研究方法
借助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网站收集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相关研究资料,不断积累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分门别类的加以综合,找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课程设置与改革的不足,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合适的理论切入点。根据本课题所涉及到的问题,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遵循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指导老师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针对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设置改革设计调查问卷(分为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设置改革状况,了解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开展状况,结合全民健身战略的指导要求和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需求分析总结,为论文提供依据。问卷初稿完成后反复修改整理后进行问卷信度效度测。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7
2.1 研究对象 ........................ 72.2 研究方法 .............. 7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0
3.1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条件现状的研究 .. 10
3.2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现状的研究 .......... 16
3.3 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在高校体操教学内容的体现 ... 25
3.4 如何改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现状 ............... 28
4 结论与建议 ................ 31
4.1 结论 .............. 31
4.2 建议 . 31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条件现状
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体操技术动作相对复杂,运动强度较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完善的技术动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支撑其教学。然而,教师的身体素质和其教学经验存在着矛盾,教师的教学经验需要经过其不断的教学实践去一点点积累,但是其身体素质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却一步步下降,这就造成了年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其身体素质很难支撑起强度较大体操教学,而年轻教师身体素质出众,但其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应对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实践证明,体操教学需要一个老、中、青三代教师合理搭配的教师队伍,只有年轻教师与年长教师互补,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2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现状
2004 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体操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对与 1997 年老版指导纲要,新版指导纲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现有的体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的部分所提出的,这并不是对老指导纲要的全盘否定,更多的是一种继承、是一种发展,新纲要更顺应时代的洪流,更加符合社会对体操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是否应用新的指导纲要指导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体育教育人才能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进而影响到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全民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师队伍建设相对合理,器械及场地基本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日常练习使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体操普修课的教学。4.1.2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时长相对不足,体操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方法单一,在当前的教学时长下,体操教师很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4.1.3 吉林省各高校积极拥护教育部的政策,在体操类课程指导纲要、教材选用、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上基本符合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要求。4.1.4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考核方式有待于优化,教师过分的重视技术课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4.1.5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总体上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及全民健身锻炼内容大致吻合,基本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技能的需求,但是基础类体操等实用性内容开展相对不足,高校体操课程改革不够完善。4.2 建议
4.2.1 吉林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继续根据教育部政策,进一步完善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体操教学的效率。4.2.2 吉林省高校应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体操场地、器材,特别是体操辅助器材等硬件设施的配备,为体操教师创造良好的上课条件,确保体操普修课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4.2.3 改革考核方式,把学生的教学能力放在考核的重要位置。重视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技术和教学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作为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2.4 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发展多媒体在体操普修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注重多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4.2.5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应结合中小学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加基础类、实用类体操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各项目课时数,增加广大学生喜爱的轻器械、专门器械体操内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