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以圆通为例,结合协同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组织变革理论,对其转型动因、路径及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数字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结构。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较“十三五”初期22.6万亿元扩张了1倍多,同比名义增长10.3%,连续11年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占GDP比重达到41.5%。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政策支持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经历21世纪初的野蛮生长到电子商务兴起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快递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压力逐年增加,行业的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首先快递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快递企业服务水平差异性小,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服务领域集中在中低端,难以开拓增值业务。其次快递企业效率水平低下,技术水平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容易诱发节假日爆仓等问题,从而影响消费者体验。最后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大幅增加,倒逼快递企业提高运营效率。2022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083.0亿件,而2012年仅有56.9亿件。
在关于数字化转型研究方面,对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产生何种影响,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认为数字化对企业绩效将产生积极影响。数字化不断优化企业经济效益、运营效率、成本损耗、创新产出,要求企业以降本、增效、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14]。另有学者实证得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体现在企业引进数字技术能够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但增加管理费用率,两者相互抵消,导致数字化对企业绩效没有发生显著影响[66]。其他学者认为由于环境可持续性的双重战略[68]、变革初期管理层机会主义[64]、周期长成本高等因素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65],随后绩效将出现上升趋势,但不明显[69]。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对绩效影响的研究
本文主要是探究快递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绩效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下学者们对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具有一定的分歧。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剖析圆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路径及作用机理,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快递企业绩效的影响,有助于丰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2)有助于快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绩效研究
学者们主要通过实证研究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战略管理、组织变革、创新能力、绩效影响等角度分析,针对快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圆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评价其转型效益,总结相关经验与不足,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数字化转型概念
提到数字化转型,就离不开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一词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Don Tapscott提出,他将由数字方式呈现的信息流称为数字经济[1]。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实体企业的深度融合,将对企业产生根本性转变。(严子淳等,2021)[2]。
不同学者们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和关注点也不相同。从战略角度出发,Warner&Wäger(2018)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调整战略的历程,利用数字技术进步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协作方式和企业文化[3]。Vial(2019)通过文献回顾,认为数字化转型是通过信息、计算、通信和连接技术组合,驱动企业发生重大变化,从而改进实体的进程[4]。Chanias等(2019)认为数字化转型引起行业和企业层面发生变革,以信息系统为媒介促进整体业务转变[5]。从创新角度而言,Gurbaxani&Dunkl(2019)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重塑愿景、战略、组织结构、流程、能力和文化的过程[6]。胡青(2020)将企业数字化转型视为企业采用数字技术来引领其主要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的根本性改变[7]。从业务角度出发,王永贵,汪淋淋(2021)认为数字化转型是通过信息技术改进核心业务或创建商业模式[8]。倪克金,刘修岩(2021)指出所谓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方面应用数字技术重塑业务流程的过程[9]。从组织变革角度而言,刘洋,李亮(2022)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嵌入信息、计算、沟通和连接技术及其组合来改变组织实践的过程[10]。
....................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最早由Penrose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提出,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强调企业通过获取和配置异质性资源、知识和能力建立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资源基础理论随着社会需求,呈现出“传统资源基础观-动态资源基础观-资源行动观”的发展脉络,阐述了企业如何进行动态资源管理以及获取和整合资源,弥补了静态管理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缺点。资源基础理论聚焦企业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与组织层级间资源认知及行为互动,梳理资源情境、战略判断、战略执行及能力升级的作用机制(张璐等,2021)[70]。信息技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深刻影响企业资源管理,对企业如何整合资源克服数字化转型障碍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探究圆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分配与整合资源,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从而降低主营业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2.2.2 协同效应理论
协同的概念最早由赫尔曼·哈肯提出,他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是经营者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使企业整体收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其可以分为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外部协同是指企业和同一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和特定资源,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内部协同则指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在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合效应。数字化转型下企业更易于产生内外部协同效应。
会计论文怎么写
......................
第3章 圆通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 ...................................... 14
3.1 行业背景及案例介绍 ............................ 14
3.1.1 行业发展历史 ..................................... 14
3.1.2 行业经营模式 .................................. 14
第4章 圆通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 .......................... 20
4.1 战略结构协同 ......................................... 20
4.2 智能业务流程建设 ............................ 20
4.3 信息系统生态构建 ........................ 21
第5章 圆通数字化转型对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 24
5.1 数字化转型降低成本 .............................. 24
5.1.1 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业务成本 ............................... 24
5.1.2 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融资成本 .......................... 28
第6章 圆通数字化转型绩效分析
6.1 圆通财务指标分析
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本章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费用水平这三方面对圆通的财务绩效进行全面的分析。因2016年圆通借壳上市,故只选取2017年至2022年的财务数据。为了控制行业因素、外部宏观因素对分析结果可能的影响,本小节选取同行业的申通快递、韵达股份两家企业以及行业均值作为对比对象进行比较分析。
6.1.1 盈利能力
会计论文参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本文以圆通为例,结合协同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组织变革理论,对其转型动因、路径及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结合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驱动圆通数字化转型的内外部动因。随后通过阐述圆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从降低业务成本和融资成本、增加运营效率、提升创新能力三个角度分析圆通数字化转型对绩效的作用机理,最后结合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分析圆通数字化转型绩效,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7.1.1 数字化转型由内外部因素驱动
本文从圆通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数字化转型动因进行分析。从外部动因来看,行业增速放缓、快递服务同质化、极兔等新玩家入场加剧了整体行业的竞争,恶性价格战事件此起彼伏。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对于快递产品类型、服务质量、客户体验等需求水涨船高,更加低廉的快递成本诉求一直存在。圆通亦需将快递物流服务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以此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
此外从内部动因出发,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运营效率与创新能力是圆通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步骤。圆通引进升级数字技术,研发推广数字化管理工具,并以此捕获新的市场机会,打造出非直营的直营体系。
因此在内外部因素驱动下,圆通管理层确立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引进了职业经理人制度,提升上下游整体快递业务流程智能化水平,赋能整体快递网络降本增效,进一步提升了圆通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