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 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导致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在动物园用硫酸泼动物、由于一点小摩擦将同寝同学全部杀害、因被劝退学自感无法面对家人便杀死自己的奶奶和父亲等等。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高校敲响了警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突破发展的瓶颈迫在眉睫。
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所创新,并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我们必须找到解决瓶颈问题的突破口。一直以来高校采用灌输的教育方式,很难贴近大学生的内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政治、思想、心理等问题,长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科学全面的分析大学生的人格,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近年来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著和学术论文,从不同的侧面研究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问题,并认可了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但是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差距的,在理论完善的同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是否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应用情况是否理想、以及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有些什么新的要求和想法呢?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才能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并寻求能够更加有效的将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调查研究,试图全面、真实掌握当前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客观分析与处理,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心理学的应用上有哪些缺失和不足,并试图找到将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最大效用的途径。...............
....................
2 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化作用
心理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思维活跃、情绪不稳定、社会经验少、做事冲动等特点,如果不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不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很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下去,可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本章分别从四个角度出发,充分说明了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的优化作用。
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广的学科,它的内容分为:思想观念教育、政治观点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二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大的精神状态。第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1)人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即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的材料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思想是思想政治品德的核心因素,第一思想是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内容,思想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被社会产系所决定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又为一定的社会关系服务,第二思想是联结心理与行为的纽带,它既是制约着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方向,又支配人的行为。第三思想因素决定着思想政治品德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既然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因此,它便决定了思想政治品德的时代性、队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方向。............................
...................
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的缺失 ................................19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调查....................................... 19
3.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应用度问卷调查 ............. 19
3.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 23
3.2 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的缺失................................. 25
3.2.1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干预的缺失 ........................... 26
3.2.2 心理学知识水平和自我认知能力欠缺 ............................. 27
3.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学应用的缺失................................. 27
3.3.1 心理学知识欠缺 ............................................... 27
3.3.2 教师在教学中心理学应用的不足 ................................. 27
3.3.3 辅导员在工作中心理学应用的不足 .............................28
4 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29
4.1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9
4.1.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 29
4.1.2 增加心理辅导讲座 ................................................... 30
4.1.3 构建网上心理咨询平台 .......................................... 30
4.1.4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 31
4.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学专业水准.................... 31
4.2.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素质 ............................... 31
4.2.2 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 32
4.2.3 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 32
4.2.4 增强辅导员的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水平 ..................... 33
4.2.5 增强教师的育人水平 ........................................... 36
结 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被定位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教学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改进,在教材内容中增加心理学知识,拓展大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方式,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其次,利用心理学原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为了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心理学原理,诱导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离不开心理学的指导,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心理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出发,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实际工作中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最后针对这些缺失设计方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弥补,试图促进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的运用,希望能够为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文良 .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2):81-82.
[2] 吴潜涛,杨立坤.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回顾与思考[J]. 道德与文明.2005(6):39-45.
[3] 刘献君.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高等教育研究.1999(4):29-39.
[4] 董蕾.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思考[D]. 吉林:吉林大学,2006:8-11.
[5] 陈登才,董京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M]. 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2001:10-16.
[6]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编.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2(1).
[7] 张学俊.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初探[J]. 思想政治教育,2004(3):25-27.
[8] 曹莉勤 . 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分析及其对策 [J]. 皖西学院学报.2007:156-158.
[9] 于立群.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冶 金教育.2007(1):77-81.
[10]王齐 .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 [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5,6(3):5-7.
心理学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