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探寻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taotao 点击次数:124
论文字数:23500 论文编号:sb2014091711563710453 日期:2015-05-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媒介素养教育:时发表展的新要求
青少年作为媒介受众中的一员,从小就生活在被媒体信息包围的世界中,报纸、电视、网络以至于手机等都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使用媒介工具并不陌生。同时,学生基于自身需要,在使用传播媒介时会从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态度、兴趣爱好、教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出发来认识社会、感知生活。所以,理解媒介信息,运用媒介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近些年的大众传播媒介过度地受到商品经济、外来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商品性、消费性、娱乐性等特性日渐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媒体在行使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实行监督等方面的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解。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媒介并不是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映像”,?而这种“映像”其实是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受众一方面接收着媒体提供的讯息,然而更是在不知不觉中沿着媒体铺设的道路逐渐“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由此,媒介看似是提供信息的服务者,但如果不深入研究,及时采取措施抵制人被其异化的可能,那么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人必定会成为媒介的奴隶,成为一味被动、机械接受讯息的机器。正是由于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过度依赖,是由于信息环境的日益扭曲,正是由于广大受众对媒介信息难辨真假束手无策,这才促使媒介素养教育的产生与快速发展。
..............
 
第二节相关概念的羿定
 
一、素养、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一)素养(literacy)
“素养” 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平日之修养”。英文中对“素养” 一词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简明牛津辞典认为它是一般的读写能力,而在牛津大辞典中则指“-个具有文化素养的人所应具备的一般性技能”。由此可见,前者所指的“读和写的能力”属狭义,而广义则包括搜集、解释、分析、评判多种复杂信息并作用于这些信息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也有了与时俱进的扩充,在美国的《全美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中对它有以下表述:“一个人要具有文化素养,而这种素养就要求人们在积极能动地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也应具备批判地、创造性地解读视像语言符号(如电影、电视、政治漫画、商业广告等)的能力,学会创作媒介文本视像文本(如图表、图片、电子作品、录像片段等)的能力。因为视像文本已经成为新的有效的交流工具。” 
..........
 
第二章媒介时代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第一节语文教学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一 就学科性质而言,二者存在天然的联系
第一,能力要求相似。
语文素养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就是“听、说、读、写”,具体来看“它是以语言操作能力为主,以智力、创造力为基础的特殊综合能力。” 而媒介素养是指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运用能力。正如语文课堂要求学生对课本进行识读、分析一样,对于媒介信息而言,青少年同样需要具备“读”的能力;正如语文课堂要求学生以“说、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一样,青少年也同样需要具有发布媒介讯息、运用媒介技术的能力,以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更大范围内放大自己的声音,完成自己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说,信息时代下,面对不同文本,学生同样需要具备传统语文素养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这四大能力。就媒介素养而言,就是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与运用。
...........
 
第二节语文教学在媒介时代之下的新变化
 
一媒介技术促阅读文本形式多样化
上文曾经对“阅读”这一概念有过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当面对“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时,阅读的过程就产生了,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智力技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传媒技术的变革,阅读文本也从古老的"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转换为更具视听效果的视频、图片、音频等文本。这就决定了人的阅读文本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介,流媒体也进入人们的视野,接受媒介信息、运用媒介工具己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多样化的阅读文本充分调动了人的感官乃至精神世界,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伴随传播形式的发展变化,阅读文本所承载的意义也更趋丰富和多样,人只有动用更多的投入跟关注,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点,大脑才能够收集足够的信息,才能对其进行加工从而对事物形成认识。媒介技术促阅读文本形式多样化,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解析多种媒介文本的能力、运用各种媒介技术的能力。
..............
 
第三章阅读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20
第一节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20
第二节阅读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系..............23
第三节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25
第四章阅读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分析..............27
第一节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27
第二节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32
 
第四章阅读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了解媒介知识
关于媒介知识,就语文课堂当中的阅读教学来看,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新闻文本作为切入点,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很多思考。按照文本知识、文本意义、信息制作流程、媒介机构特点,将媒介知识进行如表4-1划分:
.............
 
结语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信息时代的大潮将地球中的每一个人卷入其中。如何成功应对这次浪潮而不被其吞噬是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迫切问题。如何合理的利用媒介信息,驾驭媒介信息,是现代社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素质。虽然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一线语文课堂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实践,但即便如此,很多一线教师也己将其有意无意地融入了语文课堂之中。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以此发展自己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媒介批评能力,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对媒体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批判,并为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做准备。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探索阶段,与西方国家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及时代要求来看,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在将来必定会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为人们所接收,而语文教育因其特殊性也必将成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与语文阅读素养相关的研究领域也必将随媒体时代的变革而变得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