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新疆区域物流产业,对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理论模型,研究新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文章分析了新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运用建立的模型,对新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剖析新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区域物流;实证分析
Abstract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is a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a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longest and most promising economic corridor in the world". In this context, vigorously develop the Xinjiang reg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Xinjia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and theoretical model of regional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ased on regional logistics - regional economic complex system, and studi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regional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puts forward the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Using the established model to analy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regional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ordinate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Xinjiang;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目 录
摘要 IV
一、绪论 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选题背景 1
2、选题意义 2
(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 3
1、国外研究文献 3
2、国内研究文献 3
3、综合评述 5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6
1、研究方法 6
2、研究内容 6
(四)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6
(五)本文研究技术图 7
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及模型 8
(一)相关基础理论 8
1.现代物流理论及其演进 8
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9
3.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理论 9
4.丝绸之路经济带 10
4.1、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背景 10
4.2、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 11
4.3、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路径 11
(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12
1.区域物流 12
2.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分析 12
2.1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复合系统 12
2.2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复合系统构成 12
2.3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机制 13
2.3.1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促进作用 13
2.3.2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促进作用 14
(三)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15
1、模型假设 15
2、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16
(四)本章小结 16
三、新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7
(一)新疆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7
1、新疆物流运行环境分析 17
2、新疆物流业基础设施情况 20
3、物流企业与物流人才发展状况 25
4、新疆客货运输情况 26
(二)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9
1、新疆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29
2、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31
3、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求建立新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 33
五、新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35
(一)变量选取、数据说明 35
1、变量选取 35
2、数据说明 36
(二)计量经济分析 38
1、平稳性检验 38
2、格兰杰因果检验 39
3、协整检验 42
4、误差修正模型 45
5、向量自回归模型 46
6、脉冲响应分析 47
7、方差分解 50
(三)本章小结 53
六、新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一)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制约了区域物流产业发展 54
(二)基础实施建设落后,运营成本偏高 54
(三)区域物流体系不够完善 55
(四)物流信息化水平偏低 55
(五)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 56
(六)本章小结 56
七、新形势下新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57
(一) 明确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57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营成本 57
(三)加强新疆区域物流体系建设 58
(四)加强进出口贸易和口岸物流,促进新疆国际物流业发展 58
(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服务网络 59
(五)研究不足 59
参考文献 61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古“丝绸之路”其实质为基于中西商贸交易的洲际物流通道,物流的畅通是保证古“丝绸之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但古代的“丝绸之路”物流为东西方国家至地区间商贸往来需求推动而逐渐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建构对此时段世界经济发展及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丝绸之路途径的西部主要省市青海、甘肃、陕西、宁夏、新疆为“丝绸之路”段起点与节点区域,至少继续存留了较浓厚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在时间的推移下,古“丝绸之路”最初的那份繁华萧条了很多,沿线地区经济衰退,成为了较封闭落后的内陆地区。自1990年第二亚欧大陆桥的成功开通,依靠铁路再次开启“丝绸之路”贸易通道,随后,火车也能从连云港地区开出去,并长时间行驶至八百里秦川、河西走廊、中州大地、天山南北地区。出境后,又越过哈萨克草原、东欧平原,成功抵达荷兰。整个路程的距离约长达1097万公里。可见,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为复兴古“丝绸之路”提供了更有利条件,打开了全新平台,一直处于此种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丝绸之路”开始绽放出原来的生机。
2011年,以重庆市为主,规划并建设了以俄罗斯、中国、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为主的铁路部门均参与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此通道主要由重庆为出发点,途径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并经过北疆铁路,最终抵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途径哈萨克斯坦后,再从波兰、俄罗斯、德国杜伊斯堡等处,整个总路程约长达1.1万公里。渝新欧国际通道的成功开通,在开启中国中西部至欧洲地区货物运输通道的同时,最关键的还是为“丝绸之路”国际联运奠定了更重要的市场基础。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于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精彩演讲中明确指出,应尽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的落实,并指出需从“政策沟通、贸易畅通、道路互通、民心相通、货币流通的”五通出发,进一步营造整体大合作趋势,表明古“丝绸之路”终将获取全新转型性复兴机遇。2014年5月底,我国全面召开的中共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明确指出,新疆属于丝绸之路的重点建构经济带核心地区。而李克强总理也指出,新疆应立足区位,以通道建设为主,不断实现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发展现代物流。同时,新疆地区及西部多个沿线省市、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省市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架构下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已被列入至国家重要议事日程。现今,新疆物流业的全面发展也是需解决的理论与现实性问题。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一步建设及发展均会为新疆物流业全面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如何促进新疆区域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
(五)研究不足
本研究虽然对新疆物流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分析获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为新疆物流和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繁荣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但由于本文的研究能力的局限性,指标的未统一性等很多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中完善。(1)建立健全物流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科学反映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进一步分析物流业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的归根所在。本文在选取反映新疆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时考虑了一切可能性,但仍不够完善。因此建立统一的物流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是全世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以及物流业对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的深入研究具有经济意义。(2)新疆作为我国西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业相比有些不同,比如沿海地区物流主要依靠海运,集装箱为主要运输工具的远洋运输方式。但新疆90%的货运量主要道路运输为主,依靠口岸运输,但是本文对新疆物流却沿用了以往研究该问题的一般方法,探索适合新疆物流行业的研究方法也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
[2] 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van Diermen D E,Brand H S,Vissink A.[The importance of adequate medical history taking in dentistry].[J].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Tandheelkunde,2006(5):662.
[4] Liu Qi-Fa.The importance of more research on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in China].[J].Zhonghua Neike Zazhi,2008(12):1156-1159.
[5]Johan Langbroek.国际物流的现状及未来趋势[J].Logistics Man-agement ,2000(11):687.
[6]Marc Goetschalkx,Carlos J.Vidal,Koray Dogan.Modeling and Design of Global Logistics Systema:A Review of Integrated Strategic and Tactical Models and Design Algoritnm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43(1):1-18.
[7]李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业基础与建设[J].经济纵横理论月刊,2014(5)134-137
[8]姜虹.国际快递企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物流技术,2007,26(7):18-20.
[8] 汪鸣,王彦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系统建设发展思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12)20-23
[10] 高秀丽,王爱虎,房兴超.广东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第15卷第1期2012(02)60-65
[11]姚文斌.国际物流产业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市场,2012(28):22-23.
[12]兰必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物流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2(6):77-79.
[13]吴正平,王志强,李莉.新疆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思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1):74-75.
[14]薛冰,段秀芳,张煜.新疆国际物流需求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21(4):16-21.
[15] 李可彦,郭小伟.试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在市场经济中的互补[J] .经济研究导刊2013(6)
[16] 万红燕,汪志东.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第20卷第2期2014(09)7-13
[17] 李 泉 ,王占学.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新疆社会科学2014(3)53-60
[18] 王淑英.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J] .国际商贸2014(1)142/156
[19]王佩佩,王哲,黄佛君.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城市物流中心布局[J].商业时代,2015(29):34-36.
[20]管理要,赵光辉.“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5,34(11):67-69.
[21]占豪.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亚[J].社会观察,2013(10)62-64
[22] 王之泰.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的升华[J]中国流通经济,2014(5)11-15
[23]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的新疆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9)34-39
[24] 胡鞍钢,马伟.“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35卷第二期2014(04)1-10
[25]杨恕,王术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第42卷第1期,2014(01)23-30
[26] 张良卫.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模式[J].商业时代,2002,(3):10-12
[27]曹深江.实现中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的有效对接[J].中州学刊,2002(2):28-30.
[28]傅京燕,汤浣坤.国际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物流技术,2003(3):26-29.
[29]武志惠.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7
[30]刘华林.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研究[J].上海港科技,2004(1):31-32.
[31]张英,王金丽.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5(8):93-94.
[32]陈柳钦.推进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业新发展[J].水运管理,2005,27(3):35-38.
[33] 胡俊芳.中国外贸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分析[J].SpecialZoneEconomy,2006.
[34] 刘金钵.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3(4):82-84.
[35]吴育华,张庆民,武军明.国际物流发展趋势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7,28(11):63-65.
[36]王霞.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5):254-255.
[37]伍景琼.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3):1-2.
[38]方琳,王迎军.国际快递企业的品牌优势分析及启示——护佑理论的视角[J].物流技术,2008(8):236-238.
[39]劳斯扬,吴作董.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物流中心布局研究[J].新疆财经,2008(5):5-11.
[40] 权哲男.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发展对策研究[J].东疆学刊,2011,28(3):60-69.
[41]曾少雄,果文力.浅谈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0(9):113-114.
[42]秦波.对新疆国际物流节点建设的思考——基于物流园区视角[J].新疆财经,2010(1):67-71.
[43]李媛,李志刚.新疆物流业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4):58-59.
[44] 孙楚仁,赵红军.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与交易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2,33(1).
[45] 张艳丽.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
与管理,2012(11):7-8.
[46] 郑嘉楠.我国沿海省市水产品物流发展现状评估[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8):4-6.
[47]Guodong Pang,Ohad Perry.A Logarithmic Safety Staffing Rule for Contact Centers with Call Blending[D].Management Science,2014.
[48] 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DonaldJ.Bowersox).物流管理:一体化供应链过程[D].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9] 王晖.面向中亚的新疆物流业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
[50] 刘婷.国际物流业发展对上海市国际贸易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文 献 出 版
[51] 李瑞华.运输对国际货物贸易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09.
[52] 林青.中国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
[53] 金晓阳.国际物流因素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0.
[54] 陈子龙.“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新疆口岸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55]陈治国.面向中亚国家的新疆农产品国际物流模式优化构建与机制设计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
[56]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新疆南疆地区物流节点评价与网络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57] 石鑫,崔志坚.新疆谋求物流行业转型升级[J].路桥经济2014(5)
[58] 任华,赵国涛.新疆面向中亚国际物流发展研究[J].新疆财经,2014(4):66-73.
[59] 师如男.陕西省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References:
贺玉德与马祖军 (2014). "产业转移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度分析——基于四川省的实证研究." 管理现代化(01): 99-101.
肖振锈 (2008). "关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问题探讨." 中国集体经济(Z1): 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