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模式下矿产经济资源价值评估与实现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9562 论文编号:sb2017102019550017097 日期:2017-10-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国内外多重困难挑战和下行压力,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大力实施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呈现出平稳增长中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新格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化解产能过剩会导致一部分职工下岗,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也会导致企业用工人数减少,导致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此外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再加上中职毕业生和中学教育后未继续升学的学生,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隐忧。因此除了挖掘、发展壮大新经济引擎,传统经济领域的机构改革与发展也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支撑。 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持续不断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矿产资源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稳定器”之一,长期以来在稳定地方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我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9-2014 年,矿产资源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即矿产资源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年均增长率到达了 5.42%,其中 2011 年的矿产资源产业的经济贡献率为 12.39%,达到历史峰值。矿产资源开发创造的就业机会仅次于制造业和建筑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就业市场。因此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实现矿产资源价值不应把矿业权转让的经济收益作为唯一目标,还应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角度发展矿产资源产业,注重矿产资源的社会价值,以矿山开发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就业,促进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增长疲弱的影响,全球矿业形势持续低迷,我国矿产资源产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整体吸收和扩大就业的作用明显变弱。一方面,整个行业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另一方面,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形成了以“共享”为理念的新经济形态。我国矿产资源产业正在进行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需要吸收和运用“共享”理念,探索共享经济下如何实现矿产资源价值,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经济发展、增进就业方面的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运用传统经济理论和共享经济思维,考察矿产资源产业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研究共享经济模式下矿产资源价值的构成、评估及实现等相关问题,以期丰富在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选题顺应了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
 
1.2 研究目的
矿产资源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矿产资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应与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研究目的是深入思考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矿产资源产业如何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并最大限度地吸纳就业。基于此剖析了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明确并突出强调矿产资源社会价值的重要性,主张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应更加重视其社会价值的作用,尤其是在扩大就业、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作用。 在理论层面上充分运用资源产业经济学在产业发展研究方面的成熟理论和方法,坚持资源产业经济学研究理论的科学性和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进一步深化具体产业领域的研究;同时考虑到矿产资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需要转变思路,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合理吸收已经广泛运用的“共享经济”理论及其崭新的思维模式,研究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矿产资源价值构成、评估及实现问题。 在实践层面上尝试运用“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框架,深入剖析矿产资源价值的构成,总结和提炼矿产资源社会价值的重要意义;探索共享经济模式下实现矿产资源价值的路径,提出了通过当前政府力推的公共私营合作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来实现区域矿产资源价值,并就PPP模式在矿产资源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可行性和运作方式作了分析,同时选取了特定案例并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对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
 
第 2 章 学理基础与文献概述
 
2.1 学理基础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新经济形态,共享经济就是这种新经济模式的一种,是以“共享”为理念的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模式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成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网络支付系统等;二是所有权产权明晰,并且使用权可以让渡;三是供给与需求相互匹配,即不属于完全的买方市场或者卖方市场。从微观经济学的需求消费理论来讲,共享经济的三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更加有效,在此基础上,市场交易的标的产权清晰,作为所有权权能之一的使用权可以对外转让并获得收益。因此共享经济模式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共享经济模式的应用较为宽泛,不仅包括当前在租车、网络借贷、众筹、住宿等行业所产生的共享经济模式,还包括政府正在大力推广的 PPP 模式等。矿产资源价值尤其是矿产资源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可以考虑采用 PPP 模式等共享经济模式。PPP 是英文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的缩写,中文全称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简称“公私合营”,而我国财政部对这一模式的普遍称呼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投资者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承担公共服务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广义的 PPP 泛指公共部门与社会投资者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 PPP 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经济效益原则(齐丰然,2013)。 
........
 
2.2 文献概述
杨桦等(2010)区分了矿产资源价值、矿产品价值和矿业权价值构成及相互关系,建立计算模型,提出了矿产资源价值补偿和矿业权价值分配的新思路。王四光等(2001)把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矿产资源自身价值、资源资产权益价值和地勘劳动价值,并界定了矿产资源资产自身价值、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价值、地质勘查劳务价值和矿产发现权权益价值 4 种价值形态。魏晓平等(1997)认为,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稀缺性租金和级差租金,这两部分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就是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收益,所有者收益在数量上就是两者之和。夏佐铎等(2002)区分了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资产,论述了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的构成,并分析和构建了矿产资源价值分析模型,提出了复合价值理论的观点,以该理论为基础展开对矿产资源价值的研究,认为复合理论是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及实行资产化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陈梅等(2013)提出了矿产资源价值包括矿产资源自身价值、权益价值、探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观点,并对各价值组成部分的计量方式进行了分析。李远等(2010)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矿产资源价值构成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自然、认识、勘查三个价值子系统构成矿产资源价值。陶建格等(2013)认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这决定了矿产资源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全欢欣等(2009)对矿产资源价值和矿业权价值做了区分,认为矿产资源价值包括绝对价值、相对价值(第一形态相对矿租)和勘探价值。于开财(2007)认为矿产资源的价值主要由“物化”在矿产资源的劳动量、社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地租)以及开采矿产资源对环境破坏的补偿价值这三方面构成。范振林(2014)对资源核算的研究现状、内容、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资产做了区分,指出了资源储量净价值、潜在价值、可提取价值、本期增加值及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之间的量化关系。李兴国等(2007)总结出不同时点 24 种经济价值形态,对其进行涵义简述,对其关系进行了分析,丰富和完善了“矿租”级差假说。Babidge, Sally(2016)对矿产资源的竞争价值作了分析,并以水资源为例,对资源的竞争价值做了理论分析。 
.........
 
第 3 章 矿产资源价值概论 .... 19 
3.1 矿产资源概述 ....... 19 
3.1.1 矿产资源定义及特征 ......... 19 
3.1.2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 .... 20 
3.1.3 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资产 ..... 22 
3.1.4 矿产资源与矿业权 .... 25 
3.2 矿产资源价值 ....... 26
第 4 章 矿产资源价值构成 .... 29 
4.1 矿产资源价值构成 .......... 29 
4.1.1 基于价值增值视角的矿产资源价值构成 ....... 29 
4.1.2 基于价值主体视角的矿产资源价值构成 ....... 30 
4.2 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 ........ 33
4.3 矿产资源的社会价值 ........ 35
4.4 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 ........ 38 
4.5 小结 ........ 43 
第 5 章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 .... 44 
5.1 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估 .... 44
5.2 矿产资源社会价值评估 ...... 69
5.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评估 ...... 74 
5.4 小结 ........ 81 
 
第 6 章 矿产资源价值实现
 
明确了矿产资源价值的三元构成及其评估方法,讨论如何实现矿产资源价值的问题。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设计基本是围绕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如何在政府(矿产资源所有人)、企业(矿产资源使用权人)间分配矿产资源经济价值(基于资源税、费、价款方面的权益归属),而有关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社会价值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措施基本没有,导致矿产资源开发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忽视了实现矿产资源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当前的时代特征和我国的经济特点,尤其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使矿产资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发挥其扩大就业的行业特点。因此关于矿产资源价值实现的研究需结合当前时代特征和经济新常态特点,从政府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角度来研究矿产资源价值实现的路径、措施,探讨经济新常态下矿产资源产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吸纳就业,实现矿产资源社会价值。 
 
6.1 当前时代特征与我国经济特点 
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扑朔迷离,“黑天鹅”事件不断出现,对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造成冲击。就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反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贸易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断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然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动荡前行的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批以“共享”为理念的新经济形态。对于传统行业来讲,这些新经济形态的涌现既是挑战又是发展机遇,挑战意味着传统行业的发展方向或者模式可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机遇意味着新经济形态会对传统行业进行深层次的资源整合、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也面临共享模式的融合,体现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和特点。 
.......
 
结论 
 
1.矿产资源价值包括矿产资源社会价值、矿产资源经济价值和矿产资源生态价值三部分。在目前经济社会背景下,矿产资源社会价值是首要价值,矿产资源经济价值并非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即使矿产资源经济价值很低,出于实现矿产资源社会价值的需要也要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研究共享经济模式下矿产资源价值的构成、评估及实现问题,可以形成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使低迷的矿产资源产业尽快走出困境,更好的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
2.对比分析不同评估方法下的矿业权评估结果,以利润率分析法作为矿业权价值评估依据比较合适。不同矿产品直接生产成本不同,利润率也不同,同时利润率与所处地理环境、生产建设条件、劳力成本都有关,利润率则是产品利润与总成本的比值,利润率高的矿产矿业权价值高,利润率低的矿产矿业权价值低,因此可以利润率为标准来确定矿业权价值。以利润率法计算可以避免盲目建设导致间接成本累计过高,造成利润率降低,从而贬低矿业权价值。对于一个具体矿业权的价值,其与资源可采储量及利润率相关,以现有矿业权交易价格总结归纳,矿业权总收益乘以利润率相当于矿权交易价格。由于矿产品利润率不同,一些矿产品利润率趋于零(<10%)的矿业权是没有投资价值的,但是该类矿业权同样可以实现其资源价值,对社会经济仍然有重要意义,需要采取特殊的鼓励政策进行开发。 
3.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矿产资源开发属于一种共享经济模式,体现了共享经济的“共享”和“多赢”理念。PPP模式矿产资源开发使投资方获得了矿产资源,矿业公司得到了发展,政府获得了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建设,尤其是对当地政府来讲,矿业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形成了“共享”和“多赢”的局面。PPP模式的矿产资源开发拓宽了融资渠道,形成了有效的资金退出机制,使原本无法开发的矿产资源可以进行开发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社会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