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自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税收总量己从1994年的5126. 88亿元一路攀高增长到2012年的117040. 00亿元。2008年美国的次级危机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由此2009年我国税收首次出现了分税制改革以来1位数的增长:9.77%。除此之外,其余年份的税收收入都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其中最高年份2007年突破了30%。2011年被认为是减税力度颇大和宏观经济“软着陆”的一年,但个税改革后,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却比2010年提高了2. 7个百分点,增值税的起征点提高后,其收入增速也比2010年高0.9个百分点。一方面,不难发现我国税收收入远远大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甚至还有不少年份财政收入增长率几乎是GDP增长率的两倍,这表明税收收入长期、显著地高于税源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得到了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的解释,大家纷纷从经济大环境、制度因素、征收管理等多个角度,定性、定量地验证了税收超经济增长的不争事实。同时,一个话题被关注:税收的高速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会蕴藏着税源侵烛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引发相应的宏观经济风险?另一方面,自从2008年美国的次级危机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也放缓了脚步,在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政府重新启动了自2004年淡出的积极财政政策。近几年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除了扩大公共投资、增加内需、鼓励和刺激消费,结构性减税的税制改革也是在一片呼声和争议中大规模地进行。
…………
1.2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在对我国税收增长的现状考察、动力及隐患分析时,采用图表分析法列数据、摆事实;并且在对税收本身进行结构性分析外,还将其与GDP进行比较分析,更准确地反应税收增长的真实情况。分别构建三种赤字率(政府财政赤字率、隐性债务赤字率、政府收入赤字率)的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拟合优度的对比分析,推导出:在税收增长的研究背景下,隐性债务赤字率更能显著地解释问题。本文的理论研究,首先重点在于分析税收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的税收隐患,从四个层次逐项分析得出未来税收增长趋势减缓,为本文研究视角奠定基础。其次结合衡量财政风险的度量指标出发,分层次换角度地进行理论推导,进而找出财政赤字、国债规模这两个典型方面可能诱发的财政风险。本文的实证研究,从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两个角度,选取了赤字率和国债规模来衡量财政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一方面借助SPSS软件对赤字率进行回归分析,另一方面借助Eviews6. 0软件对国债规模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其中时间序列分析还包含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EC模型构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2章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现状考察及动力分析
2.1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现状考察
自从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目前税制己经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税收收入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增长的态势,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处于一种高速增长的状态之中。1994年全国的税收收入总量只有5126.88亿元,1994年至1998年,税收收入都在以每年1000亿元左右的速度在增长,1999年的税收收入达到了 10682. 58亿元,首次突破了 10000亿元的关口,从此我国的税收收入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趋势。2001年的税收收入超越了 15000亿元,2003年税收收入突破了20000亿元,2006年税收收入突破了30000亿元,2007年税收收入突破了40000亿元,2009年税收收入逼近60000亿元,2010年税收收入达到70000亿元以上,2011年税收收入逼近90000亿元,到2012年我国的税收总收入己经达到了 110740. 00亿元(不包括关税和船舶吨税,未扣减出口退税)跨越了十万亿大关。我国税收近20年来持续的高速增长,相应地解决或缓解了 1994年以前由于财政弱化特别是中央财力不足而带来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基本实现了分税制改革以來所预期的各项目标,在世界财税史上,是并不多见的成功范例。虽然我国税收的增长和很多重大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么高速发展的态势还是出人意料的,这也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GDP是国家税收的基础,只有GDP的稳定增长才能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增收;反之,如果没有GDP的稳定增长,税收增长也将会变成天方夜谭。由图2. 2分析可以得出:(1) 一方面,我国税收的变动与国内GDP的变动保持统一步调、方向一致。尤其值得注意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因此2009年我国税收在GDP回落的背景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虽然我国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持续地刺激内需与投资,使得2010年国内经济有所回温,但是从2010年至今经济的发展态势一直趋缓,相应的税收增长也放缓了脚步。(2)另一方面,图2. 2中分别代表税收增速与GDP增速的两条折线,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清晰地表明了,自从1994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速度经常远远地超过了同年的国家GDP的增长速度,这也就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税收超经济增长”现象。
…………
2.2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动力分析
我国税收高速增长,从经济周期看国家GDP的稳步增长为其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产业结构分析,近几年来第二、第三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从税制结构特点来看,现行复合税制为税收增收提供内在动力;此外,税务系统税收征管、催缴、稽查工作的改革与完善,也为我国税收高速增收保驾护航。税收的源泉本质上来自于各种性质的商品,各种性质的商品周期一定程度上由一国的经济周期左右着b 1994-2011年中国税收与GDP的增长几乎是统一步调(见图2. 2),一方面宏观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税收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周期影响着商品周期,进而影响着税源结构与发展。所以,经济周期的走向是考察税收发展态势的大背景:自从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GDP总体上保持着长期迅猛的增长态势,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9.6%。与此同时税收收入也进行了高速增加,总量由5126. 88亿元增加到110740. 00亿元。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0. 6% (1994年)一路增长超过了的18. 98% (2011年)。可见,在经济繁盛期,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为税收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基本要求。
…………
.第3章中国税收增长趋势减缓视角下相关财政风险
3.1财政风险、税收风险的一般性认识........ 16
3.2中国税收增长趋势减缓的形成原因........17
3.3中国税收增长趋势减缓诱发的财政风险........ 21
3.3.1财政赤字引发的隐性债务风险........ 21
3. 3.2增发国债引发的财政偿付风险........ 22
第4章中国税收增长趋势减缓视角下相关财政风险
4. 1量化财政风险的一般性指标介绍........ 24
4. 2基于相对指标的财政风险实证研究........24
4.2.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 ........24
4.2.2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构及数据说明........ 25
4.2.3三种赤字率线性回归分析报告........ 28
4.2.4赤字率线性回归分析结论 ........33
4. 3基于绝对指标的财政风险实证研究 ........34
第5章防范税收增长趋势减缓视角下相关财政风险
5.1有效规避赤字风险、缓解隐性债务风险........ 44
5. 2控制国债发行规模,防范财政偿付风险........ 45
5. 3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严控征管质量兼效益........ 46
第5章防范税收增长趋势减缓视角下相关财政风险的政策建议
5.1有效规避赤字风险、缓解隐性债务风险
从财政风险的赤字风险看,通过建立健全一定的考核指标可以很好地确定当前政府财政风险的程度如何。其考核指标不仅分析出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还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行为中透视出政府的财力。“显性直接债务”、“隐性直接债务”、“显性或有负债”及“隐性或有负债”这四类债务,“涵盖了政府现在和未来时期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与政府支持这些支出责任的政府财力 般为现行税法决定下的当前税收汲取能力,加上筹集公债的能力——相比,例如显性支出债务出现的入不敷出情况,充分表明当前财政中的国债规模和赤字情况。” 还可以据此进一步分析财政的国债担负率和依存度、赤字率及依存度,以及外债偿还率及担负率等具体指标。以设置理论安全值为参照指标,从而进一步准确把握财政风险的情况,并以此采取监控和调剂等必要的措施。要约束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对其债务进行规范管理,国家必须拿出有效的手段来治理地方的举债行为。国家要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进行大力治理,首先必须抛弃财政机会主义,建立一个全面准确反映国家财政债务率的衡量指标,并对社会进行公幵,让全社会能参与进来,实现社会的有效监督机制,从而避免了地方政府的隐性举债行为。这个衡量的指标,也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一定的压力,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让地方政府能实现一定的自我控制我自我约束,避免无休止的举债行为。
…………
结论
在对主体税种进行减税的同时,还要适当增加一些新税种的征收,这样才能确保国家财政的收入,有效地降低国家的财政风险发生的几率:(1)征收社会保险税。想要建立真正社会化的养老、疾病及失业保险体系,实现保险的全民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就必须幵征社会保险税。在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劳动者的薪酬作为计税依据,税负由企业或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交税实行比例税率,由企业或雇主负责上缴。我国可以借鉴其做法,针对我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征收保险税。征收范围可以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其中包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以及在这些单位的工作员工,还包括社会中个体户、自由职业这和有劳动能力的农民等。社会保险税其计税依据以其职工的实际工资或个体劳动者和自由职业者的具体收入为准,由单位、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而个体劳动者和自由职业者则由其本人全全额负担。(2)征收环境保护税。开征环境保护税,是对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以税改费的形式,有效治理我国目前环境恶化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主要是针对目前全国范围内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等多种污染物的各种污染情况,实行按标准收取相应的费用。排污收费的观念己经深入人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幵征环境保护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节约了开征新税种之前的进行大量宣传工作的成本。而且我国对排污收费也己形成了相配套的法律规章制度,这为开征环境保护税树立了坚实的后盾。另外,排污收费早已纳入了我国的行政收费范围,已经具备了税负的性质,这也无疑确保了征收环境保护费工作的有效展开。确定合适的征收对象,根据环境污染的现实情况制定合适的征收标准,分批缓步地进行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工作。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