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分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9281 论文编号:sb2016063017415715746 日期:2016-07-06 来源:硕博论文网
1 引 言
 
1.1 选题依据
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具有它特有的魅力,是世界上喜爱人数最多、开展情况最为广泛、最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当今足坛中每四年一届的世界男子足球锦标赛是足球最高水平的比赛,是研究分析足球运动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现代足球的打法正处在一个攻守兼备的创新时代。随着足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指导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把各大洲最为优秀的球队聚集到一起,充分展示各国足球完美的技战术实力。既向我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盛宴,也向我们预示着未来足球的发展方向。在当今世界中,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为足球运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世界各俱乐部之间足球人才的频繁流动,使各国球队彼此之间交流的频率也随之上升,球队实力之间的的差距越来越小,对抗增强,速度加快,尤其是速度,是现代足球技战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射门是球队进球的前提条件,也是比赛的最终目的,更是球队实力的综合体现,通过对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足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打入更多的球,是现在足球运动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也为我国的足球运动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射门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对进球数的统计和分析,归纳出最佳进球的时间、空间特征,这有助于足球工作者在教学训练中更加积极主动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1.2 文献综述
周新华(1995)在《对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失球因素的聚类分析与研究》中指出:被突破形成单刀和抢点失利是被判点球的重要因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盯人不紧和未封住射门路线是防守失误的主要因素,没有占据有利位置是一般因素。林力斌(2009)在《第16—18届世界杯足球决赛的进球特征》中指出:世界杯赛场上前锋一直是各个位置中主要的得分手,但中场球员射门得分的能力正逐步向前锋队员靠近,而且后卫进攻中前插上的得分能力也在逐步的增加;在比赛中隐藏得分的射手,已成为各队改善进攻、提高进球的有效方法之一。张齐(2008)在《浅析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比赛的进球情况》中指出: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进球较为均衡,各个阶段的进球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但在比赛结束的最后时间段出现进球的高峰。本届世界杯重要的进球区域是罚球区外30米区域,大部分进球发动进攻形式是由中路配合切入罚球区射门得分;在比赛处在焦灼状态时,利用定位球战术得分的形式受到各队的高度重视。在进球方式中,以接球直接射门的战术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大部分的进球都是传球次数控制在4次以下,且传球次数与进球数成反比。 肖志华(2011)在《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特征分析》中指出:现在的防守能力随着进攻的增强而变得越来越强,门前防守人数的增多导致进攻队员很少能突破到门前完成射门,远射成为主要的得分方式。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在比赛中远射对球员所提出的能力要求也随之增高,其将成为射门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 魏业政(2013)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根廷队射门特征分析》中指出:射门效果较好的是二区并且得分机率较高;在比赛中阿根廷队运动员射门的主要身体部位是以脚背内侧、 脚背外侧,其具有相当大的威胁;运球突破射门对防守队员构成的威胁性低于传切配合射门,传切配合是球门前30米以内制造射门的重要进攻形式,也是较为行之有效的进攻手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参加决赛阶段的德国、阿根廷、荷兰和巴西等 32支球队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全部 64 场比赛的进球特征。本届比赛总共进球 171 个,除点球(12)和乌龙球(4 个)之外的进球为 155 个,本论文只对这 155 个进球的特征进行分析。各球队的分组情况,见表 2.1。
........
 
2.2 研究方法 
   通过观看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 32 支球队的 64 场比赛录像,反复观察分析,并按照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对进球时间段、进球区域、不同身体部位进球等相关的指标进行了数据统计。 将统计数据使用 Spss21.0 软件进行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对比赛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运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射门区域、不同部位、不同发动进攻区域以及不同位置球员的进球进行了统计分析。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观察记录比赛中每一次进球的情况,临场统计的指标包括:进球时间段、进球区域、不同身体部位进球、射门方式、战术配合与进攻发动区域、不同位置队员的进球等六项。对所统计的指标进行复核与审查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借助了国内有关研究,参考王俊松(2011)在《第 19 世界杯足球赛得分手段的时空特征分析》的论文和其他专家对球场各区域的划分形式,画出了进球时各区域和发动进攻区域.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0 
3.1  进球时间与进球区域的分析 ..... 10 
3.1.1  各队射门情况的分析 ...... 10 
3.1.2  不同区域进球数的分析 ........ 13 
3.1.3  不同时间段进球的分析 ........ 15 
3.2  进球射门身体部位的分析 ......... 17 
3.3  进球射门方式的分析 ..... 19 
3.4  战术配合进球的进攻发动区域的分析 ....... 21 
3.5  场上不同位置球员进球情况的分析 ..... 24 
4  结论与建议 ........ 26 
4.1  结论 ......... 26 
4.2  建议 ......... 26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进球时间与进球区域的分析 
根据表 3.1 中的球队排名和射门数据不难发现,本届世界杯的冠军德国队以进球数 18 个,场均进球数 2.6 个,列排行榜第一。进入四强的各队中,德国队射正69 次,射门 96 次,场均射门数仅为 13.7 次,而进球数最高,达到 18 个,进球率为 18.8%,仅次于哥伦比亚队的 20.7%和阿尔及利亚队的 19.4%;亚军阿根廷队射正 63 次,射门 106 次,场均射门数 15.1 次,而进球数在四强中最低,仅为 8 个,进球率为 7.5%。某种程度上,球队实力水平的强弱反映了射门次数的多少。比如巴西队射门次数 110 次,射正 71 次,场均射门数为 15.7 次,以上数据在四强中最高,而后两项数据中场均进球数仅 1.6 个,进球率 10.0%,比德国队和荷兰队都低,可见进攻能力的强弱不代表得分能力的强弱。 在前十六强中,瑞士队、希腊队的场均射门数较高,分别为16.0 次、14.5 次,与前八强的法国队、比利时队没有很大的差异。场均射门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攻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教练和队员们对这场比赛所采取的战术打法。比如哥伦比亚队、哥斯达黎加队,二者的场均射门数仅为 11.6次、7.6 次,但也打出了较好的成绩,这与整体制定的战术打法有很大的关系。 
...........
 
结论
 
4.1.1 在巴西世界杯 6 个时间段内的进球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比赛中防守相比进攻所受到的影响更大,进球得分和防守相比较,进球得分更为容易,发起猛攻的最佳时机也往往是对方体能下降的时候。 
4.1.2 在七个不同的区域内总进球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点球点附近的三区为最佳得分区域,各个区域进球平均数的多少与偏离中场的程度有关系;正面距离球门的远近也有一定的关系。 
4.1.3 在不同身体部位中进球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其它部位进球为 9 个,占5.8%,故比赛中存在着偶然性。 
4.1.4 在不同射门方式中进球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抢点射门的进攻形式为后插上抢点得分;传运配合的进攻形式是短传渗透。  
4.1.5 在不同战术配合中进球数存在显著性差异。阵地进攻和快速反击是主要的进攻战术配合。在不同发动进攻区域中进球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比赛场上各个区域都是发动进攻得分的区域。
4.1.6 在不同位置球员中进球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前锋和前卫是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