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475 论文编号:sb2016022709390415266 日期:2016-02-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引     言 
 
一、选题缘由 
初中语文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而编写的。在《课标》中将“写作”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①可见,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 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材依据《课标》开始进行改版。关于新教材的修订,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做了详细的解释:原则是落实《课标》中的要求,在修订中要吸收合理化建议,使教材的修订及使用能够平稳过渡。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原来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划分的,主要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2014 年,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把原来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变为“写作”、“综合性学习”。“阅读”部分在选篇上以及课后习题系统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的目的就是突出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以此推动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了写作训练,到初中毕业共计 9 年的时间。到中考时,学生的作文依旧写不好,内容空洞、立意陈旧、结构混乱、题材匮乏等问题层出不穷。从教师角度看,即使是新任语文教师也有二十多年学习语文的经验,但是到了作文教学就显得力不从心,无计可施。从教多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仍旧处于经验教学的状态,没有形成完备的作文教学系统。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教师自身的问题外,还有许多原因,主要有教材的编写、社会风气、应试教育的弊端等方面。笔者认为,教材编写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国内学者对于写作教学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在写作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相对来说,研究教材的学者则比较少。介于此,笔者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教材的写作指导等方面对两套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因此,本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教材写作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语文教材比较研究始终是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语文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同一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的横向比较,能够使教师深刻把握各种教材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教材发展变革的趋势,正确领悟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意图,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价值。 
 
(二)现实意义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有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写作在中考试卷中占有较大比例,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十分重视,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教材中的写作系统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比,研究两套语文教材中关于写作部分的差异,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法。目的是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帮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运用教材中的写作部分,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和写作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以外,本研究还有助于完善初中语文教科书,为教材的科学化、合理化贡献一份力量。 
........
 
一、两套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整体概述
 
(一)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 
写作系统是初中语文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3 年,人教版教材重新修订后,把写作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分离出来,改版后的人教版教材主要分为“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三个大部分。由此可见,写作系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第六单元后附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几部分,在附录中介绍了关于语文基础的小知识。 自语文课程标准重新修订后,人教版教材重新编排,分为写作系统、阅读系统以及综合性学习,把之前依附于课文之后的写作训练集中在一起,组成写作系统,置于单元之后。这便是人教版教材写作系统的呈现方式。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主题为“四季”。单元提示中介绍本单元是:“写景诗文,这些诗文语言优美,抒发了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通过一个单元阅读的学习,如《春》、《济南的冬天》、《风雨》、《秋天》、《古代诗歌四首》文章内容紧扣四季,古诗四首也渗透着关于季节的诗词,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四季”的素材,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话题训练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实施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完成课后思考中的一个小练笔,也能训练学生的写作。本单元的写作专题训练的主题是“文从字顺”,虽然与阅读内容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是这样的安排也是别有用心的。 人教版教材写作训练专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写作引导,第二部分为写作实践。同样以第三单元为例,写作导引介绍了“文从字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学生做到表意准确,即用词精准,语句表达流畅,文章通顺、自然。此处教材中还附加了实例,说明其中的问题所在。明确了“文从字顺”的要求:首先,语句表达要准确,用词避免产生歧义。其次,注意语句间的连贯。第三,写完后要读一读,还可以请别人来读: 第二部分,写作实践。(见附录表一)写作引导在具体介绍了写作内容与要求后,写作实践给出了具体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 人教版教材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在每单元写作训练活动结束后再附加一个小贴士。以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为例,在最后的单元专题训练活动安排结束后,附加了叶圣陶老先生关于写作方面的名言,指导告诫大家在练习读写的时候要注意思路的展开,句与句、段与段的连接。这一小贴士不仅吸引学生注意,而且其内容也是紧扣本单元写作训练主题“文从字顺”。 
.......
 
(二)现行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 
语文版教材的选文按照文体来组织单元,每册由七个单元构成,前五个单元由白话文构成,后两个单元由古诗文构成。每个单元中由“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写字”或“综合性学习”(个别单元没有安排)几部分组成。在附录中安排语文基础知识和名著导读。其中“写作”为一个独立专题,每单元训练的话题与阅读选文内容和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一致,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与单元写字练习和综合性学习关联不大。 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为《春》、《济南的冬天》、《竹林深处人家》、《树林和草原》,描写了大自然中四季的景色。单元说明中指出“大自然充满了美,人们对大自然也充满了关爱之情。让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见这一单元阅读选文都与大自然四季的景物描写有关。 本单元口语交际话题为“说家乡”,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单元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分小组说说自己的家乡,可以说家乡的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也可以说说家乡的变化。”第二部分提出口语交际的实施步骤建议。第三部分,提出本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具体要求。可见,本单元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与阅读、写作话题一致,口语交际练习中的话题是为写作训练打下基础。问题设置都是关于家乡景色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相互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 
.......
 
二、现行两套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 ......... 9
(一)编排体系的比较 .......... 9
1.写作编排的专题性 ....... 9
2.写作编排的系统性 ....... 9
(二)写作指导的比较 ........ 11
1.写作知识的可操作性 ........ 11
2.写作资料的丰富性 ..... 12
(三)写作练习的比较 ........ 13
三、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建议 ..... 16
(一)编排体系——注重编排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 ......... 16
(二)写作指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写作指导相结合 .... 17
(三)写作练习——加强兴趣引导提高写作训练质量 ..... 18
 
三、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建议 
 
通过对两套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人教版教材写作系统侧重于学习过程,其选题的设计视域具有开放性;而语文版教材写作系统注重于学习目的,选题的设计具有实践性、社会性。总而言之,两套教材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鉴于此,笔者对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部分的编排提出一些建议,取长补短,力求能够为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意义。      本部分是针对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方面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编排体系而言,编排体系应注重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着眼于现实;二是就写作指导而言,应将网络资源与写作指导有效地结合起来;三是针对写作练习而言,要加强兴趣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编排体系——注重编排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 
首先,通过第二部分的比较可以发现,语文版教材的编排体系较人教版教材相比其合理性稍有不足。诸如题目混杂、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和问题,初中学段的写作练习题目应该注重整体上、全局上的设计。正如《课标》中所述:“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①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②同时《课标》中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这些都表明了教材的编排内容要与生活密切相连。 
.......
 
结     语 
 
近年来,教材的版本出现“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景象。各地都在努力尝试编写适合本地区发展特色的语文教材,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粤教版、鲁教版影响较大。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它最应该引起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重视,对它的研究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各地区在积极准备编写适合自己的校本教材。语文教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和语文版各自都有着明显优势,但也都存在着某些不足。人教版采用能力训练模式,有自己独立的写作专题,综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在课后练习内,具有写作练习的趣味性和知识的丰富性。语文版采用文体训练方式,能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训练基本功。此外,语文版重视与阅读的结合,保持了以读促写的良好教学方法,但是缺乏趣味性,过于程式化。两者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写作编排上还是有所不足,仍旧没有突破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写作依然是阅读的附庸。这种歧视写作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论文写作,笔者在教材编写方面和理论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受益匪浅。但由于笔者不是一线教师,所以对这两套教材写作系统教学的开展方面经验不足,因此对两套教材写作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时缺乏案例支持,这也是本论文不足取之处,也是今后笔者需要学习和深入了解之处。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