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88
论文字数:36958 论文编号:sb2015090211395414527 日期:2015-09-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荆楚大地,崇文重教。湖北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重教兴学的历史传统,享有唯楚有才”的美誉。新世纪以来,湖北突出的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关键靠人才,发展的基础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对湖北的振兴堀起具有重要性意义。2009年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已提出明确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湖北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巩固率从2009年的596.0893万人%提高至54096.9万人%。其中农村学生所占比列为59.5%,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固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提高迫在眉睫。深化教师改革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战略,即加强师德建设,激励优者从教,落实教者从优。“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加大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力度、推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农村教师脱岗培训”,选派2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实施乡村学校“启明星”计划、“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改善城乡教师结构。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计划”等,努力改善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安心从教。体育教学作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视与发展的程度不言而喻。但是长期以来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却一直饱受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式的质疑,受其地理、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因各种原因而大打折扣,从每年的《国家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学校学生从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基本的身体素质较城镇学生有显著差距,确保农村学校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和免费健康检查制度,落实体育大课间,深入开展中小学“大家唱,大家跳”等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提倡合理膳食,加强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等应得到有效的落实。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是我国教育事业是否可持续发展重中之重的关键所在。农村学校体育作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尤其针对农村学校实际条件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体育工作,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恩施市的乡镇中学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和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轻教育重经济的趋势一直存在,人们往往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略了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农村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提高,广大的农民工才会放下眼前的利益,放心送自己的子女去学校读书。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合理开展不仅能为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知识与技能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而且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更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笔者在恩施市偏远山区其中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经历了为期三年的资教生涯,身临其境感受到来自大山深处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困难,也体会到学校以及政府等部门努力发展农村中学教育的决心和斗志。本文意在通过自身对这三年资教生活与工作过程中所看,所思,所想,所说,写出自己对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的一些观点与建议。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恩施市色蕉侗族乡初级中学,三盆乡初级中学,沐抚初级中学,盛家琐乡初级中学,屯堡乡初级中学五所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借助于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据库、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体育学院资料室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了解与本研究相关的一些学术研究现状,尤其针对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与研究相关著作、学术报告等资料,还查阅了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恩施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等资料。全面了解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学术动态,从中进行归纳和整理,这些资料的搜集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2.2专家访谈法
三年资教生涯期间利用课余闲暇时间通过走访、电访以及信函等方式对省教育厅、恩施州、市教育局等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调研,并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同时与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与访谈,耐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经过认真的综合收集和整理,为本文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2.2.3实地调查法
本人于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在恩施市色蕉侗族乡初级中学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资教生涯,工作期间担任学校体育教师一职。经历了初一新生进校学习三年到初三毕业整个过程,见证了农村中学学生成长全过程,尤其是自己所教体育科目三年来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依旧历历在目,仿佛还在脑海中回放。资教期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对本文的研究提供直接真实而有效的依据和途径。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7
3.1恩施市偏远山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 7
3.2不同属性因素对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 18
3.2.1社会属性 .........18
3.2.2学校属性......... 18
4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发展对策研究 .........20
4.1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 20
4.2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0
4.3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增强体育设施建设......... 20
4.4加强学校体育法规建设......... 21
4.5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21
4.6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优化体育教学资源......... 22
5结论与建议......... 23
5.1结论 .........23
5.2 建议......... 23


4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发展对策研究


4.1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创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广大青少年踏实学习与笛壮成长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大力推广与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与加强体育工作,不仅仅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而是培养一种锻炼身体的健康意识。”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体育的发展必须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不仅仅让学生德育和智育得到发展,同时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一种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而健康地发展,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提高性。农村中学缺教师,更缺乏年轻、优秀的高校体育类毕业生。因此,我省教育厅每年会精心选拔各大高校优秀的毕业生前往偏远农村山区中小学进行资教,我们称之为“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不仅如此,近些年随着国家教育部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无形之中更加壮大了这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然而,如何合理而有效的使用这些“大学生”乃重中之重。一方面国家及政府要保障大学生基本薪资待遇的条件下学校努力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尤其是在进编和评优评职称上体现公平性和优待性。另一方面,如何将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一些先进的创新性教学方式与理念与农村中学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相适应、相交融,最后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这样的效果其意义影响深远。年轻的大学生带来的是薪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优秀的老教师传授的是成熟的教学经验,两者完美结合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定能产生新的火花。

……


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5.1.1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的步伐却举步维艰。相关政府部门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投入不够,从而导致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大大降低。造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套不足。
5.1.2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中学对于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与管理的方式过于传统和保守。促使日常体育教学开展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都要完全基于“安全化”基础之上,“怕出事,不出事,谁出事故谁负责”成为体育教师心中的毒瘤。
5.1.3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素质普遍较低。教学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却少,教学内容过于传统而枯燥,教学方法单一而落后,教学过程中太过随意,以“放羊式”为主。一切以学生体育中考项目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对体育兴趣和意识的培养。
5.1.4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体育课开设少,“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不到位。早操和课间操情况形式大于内容,眼保健操开展形同虚设,运动会开展质量差,校运动队建设“可有可无”。
5.1.5恩施市偏远山区农村中学对于加强学校体育法规建设,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的意识欠缺,这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保障,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