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70
论文字数:36925 论文编号:sb2015081611072214274 日期:2015-08-18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引言


钢琴教育的改革是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国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学也面临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其中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钢琴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关键[|]。现行的钢琴教学模式与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这种滞后的教学模式已阻碍了当前教学的发展。“教学模式”它是一个内涵极其广泛的大概念,泛指教学范型、模本、式样、类型等等。“模式”在心理学上指一种心理图像或事物有组织的结构;在社会学中是指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或则理论图式及解决方案;在教学中就是指教学式样,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等都是其研究的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被引入我国以后,在我国高师钢琴教育中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多数教师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先进的教学改革思想和教学模式,多数高师院校建立了数码钢琴教室,学习美国先进的教学方法,引用先进的教材。尽管许多高校把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但研究成果并不显著ra。主要体现在:目前既没有这方面的专著,也没有依据高师特点研究出的有关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系统理论,仅有一些散见的论文,也多是部分教学经验的总结或心得体会。例如周泰石的《浅谈数码钢琴在钢琴集体课中的应用》仅侧重于从应用方面来分析数码钢琴,也有一些研究是针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教学中的应对策略。但针对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特点,对数码钢琴集体课进行全面而系统性研究的资料还未见报道。
目前,对于数码钢琴集体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还是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都有了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因此,对我国高师院校数码钢琴集体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将从数码钢琴优越于传统钢琴的优势和特点着手,针对数码钢琴集体课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尤其对我国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重点研究,就其特点、意义、优势、不足、课程设置等进行分析,并结合高师的特点,针对教学中的难点作出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并针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了 “差异性教学”的教学改革。为了进一步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发展,我们还在原有“差异性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开放型钢琴课堂”的改革设想。希望能构建真正适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深化高师钢琴教育的改革,丰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理论,提高钢琴集体课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


第2章数码钢琴的诞生及其优势


2.1传统钢琴的发展
钢琴其英文名字简称为“Piano”,全名为“Pianoforte”,意思为“弱强”。就是因为这种乐器既能发出弱音,也能发出强音,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后来,人们为了称呼上的方便,便将表示强音的“forte”省去,只留下了表示弱音的"Piano",并一直沿用至今。早在1709年,钢琴的发明人意大利的克利斯托弗利,他在羽管键琴上安装了用槌击弦的键盘机械,使得这种钢琴可随键子敲击力的变化而改变音量的大小,从而弥补了古钢琴及羽管键琴几乎无法调节音量的不足,奠定了现代钢琴的基础。1780年,瑞士的舒迪创建了制音踏板,他的这一改进提高了钢琴音乐的和弦连接能力,增强了音乐的共鸣效果,获得了音乐的清晰顿音效果。1809年法国人埃拉尔对钢琴的机械部分又进行了改进,使钢琴的小槌可以迅速的重复击弦,钢琴的功能有了较大进步,能够弹奏比较复杂的乐曲了。1826年美国工程师霍金斯对钢琴的机械部分又有了新的改进,他采用了轴钉、轴架以及攀带改进了击弦机构。同时,又有不少制造者对钢琴的支撑结构、弦列的安排及小槌的材料等进行了改进。到了 1850年时,钢琴支撑结构、弦列的交叉排列以及复震奏式击弦机三个重要的部分已能够实现有机结合,现代钢琴结构最理想的基本形式从此确立了。在这100多年间,钢琴的内部结构几乎没有作过改动。钢琴的音域从最低音到最高音横跨八个音区,其宽广的音域几乎包括了所有乐器特定的音域。其雄壮浑厚的低音,偶发之,振人心魄;透明悠亮的中音犹如仙女般的呼唤,令人心醉;清脆明亮的高音恰似静林深处的鸟语,让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在众多乐器中钢琴是唯一可与整个交响乐团相比拟、相对应、相抗衡的独奏及合奏乐器。正是因为钢琴结构完美、音域音区完善,所以世界上所有的音乐作品几乎都可以用钢琴来完美的表现,它是西方人最伟大的发明,也是献给人类最宝贵的礼物。
……….


2.2数码钢琴的诞生
数码钢琴是指以数字音频釆样、数字处理技术为基础,运用电子技术把各种多媒体技术融入于钢琴教学系统中,并且在教师主控机的控制下,可以同时运用多台钢琴来进行教学工作的一种键盘乐器[6]。世界上第一架数码钢琴诞生于1962年,由日本哥伦比亚公司制造而成,这一教学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电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和音频远程教育技术,由一架主琴带动数十架附琴进行集体授课的先进教学系统[力。它是在近代电子琴的基础上,经过40多年传承与发展而来的,但在本质上又与电子琴有明显的区别。电子琴没有钢琴的手感和力度感,弹奏电子琴时用力的大小、轻重对发出的声音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说电子琴演奏时的发声是没有强弱的。经过采用MF调制模拟技术的电子钢琴,初步解决了力度感问题,但在强弱音的层次上远远不如机械钢琴丰富。而数码钢琴是由于采用了数字技术中最先进的数码技术构建而成,不但声压差超过了机械钢琴,能很好的表现出不同的强弱音,而且音量在全音域内过渡均匀,完全具备机械钢琴优点,演奏者完全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愿表达情绪的高低和感情的起伏。
……….


第3章数码钢琴集体课.........7
3.1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产生......... 7
3.2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特点......... 7
3.3数码钢琴集体课在我国的兴起......... 8
第4章我国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现状与分析......... 10
4.1我国高师传统钢琴课的特点......... 10
4.2我国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 .........10
4.3我国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弊端 .........14
第5章我国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与实践 .........17
5.1我国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模式的操作......... 17
5.1.1课程设置......... 17
5.1.2课堂教学......... 19
5.2数码钢琴集体课“差异性教学”的实施......... 21


第6章数码钢琴集体课改革设想


6.1构建开放型钢琴课堂的意义
所谓“幵放型钢琴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崭新的人文教学理念为指导,为学生创设自由幵放的认知环境其目的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主动认知中快乐发展,为学生的科学发展构建幸福、温馨的认知课堂,从而为钢琴学习高水平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培养高素质钢琴音乐教育人才做出贡献。所以,构建开放型钢琴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构建开放型的钢琴课堂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在开放型课堂上,学生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通力合作、积极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钢琴学习的良性开展。其次,构建开放型的钢琴课堂能够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学中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灵感,实现学生在快乐认知过程中的高效学习。再次,构建开放型的钢琴课堂能够实现学生的科学发展。学生在开放型的钢琴课堂上能够自由合作、思维活跃、大胆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在音乐艺术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其想象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不仅可以实现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培养目标,同时还为我们的艺术传承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


结语


为了更好的促进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构建真正适合我国钢琴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改革方案和教学策略。文章通过对钢琴、数码钢琴以及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概述,谈及我国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内容与优势,分析了我国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创建了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新型教学体系,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做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同时对以后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和建议。
第一, 创建了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新型教学体系目的是构建就由键盘基础演奏、键盘和声、和声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配弹伴奏六大模块构成的新型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体系,实现从技术到技术的单一技能训练向从技术加理论到应用的综合训练转变。希望在集体课和小组课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基础键盘技术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综合弹奏的实践技能及教育教学能力,为尽快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奠定基础,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二, 对数码钢琴集体课实施了 “差异性教学”的教学改革。差异性教学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的外部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最大化的挖掘出学生学习的潜力,而且使学生能够和教学一线的教师相互探讨,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从而做到教育与实践互补且连贯的一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对教师而言,差异教学还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国外优秀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