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一: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1]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J]. 毛智辉,眭依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6)
[2]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J]. 张萌,李若兰.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3)
[3]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 常佩雯.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6(02)
[4]跨学科研究生“学科融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特征[J]. 韩萌,贺随波. 山东高等教育. 2016(06)
[5]在线学习者专业认同的测评研究[J]. 朱祖林,汤诗华,毕磊,郭允建,安哲锋. 中国远程教育. 2015(07)
[6]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J]. 王瑞文. 高教探索. 2015(07)
[7]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复合导师制度的构想[J]. 吕旭峰,范惠明,吴伟. 教育发展研究. 2015(11)
[8]MIT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及启示[J]. 朱永东,张振刚,叶玉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2)
[9]行政管理专业认同状况实证分析[J]. 余敏江,章静.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1)
[10]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及其整合[J]. 关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10)
[11]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 李中亮. 教育发展研究. 2013(Z1)
[12]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张良.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04)
[13]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J]. 刘峻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06)
[14]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基于暨南大学的调查[J]. 胡涤非,陈海勇,孙亚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04)
[15]情绪与大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探讨[J]. 鲁小帅,张云祥. 中国成人教育. 2011(08)
[16]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李志,王琪琪,齐丙春. 高教探索. 2011(02)
[17]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孔慧,吴敏榕,韦燕云. 教育与职业. 2010(29)
[18]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研究[J]. 杨宏,龙喆. 中国电力教育. 2009(22)
[19]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 尹伟. 现代教育管理. 2009(08)
[20]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6)
[21]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张田,孙卉,贾林祥. 中国健康教育. 2008(11)
[22]学习环境与学生发展研究述评[J]. 陆根书,杨兆芳.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7)
[23]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 王顶明,刘永存.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
[24]大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间的关系研究[J]. 胡志海,黄和林. 心理科学. 2006(06)
[25]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意义探析[J]. 陈婵,邹晓东.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02)
[26]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心理学报. 2004(05)
[27]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 陈向明.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04)

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范例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研究
[1]主体间性与规范的正当性——从哈贝马斯到弗斯特[J]. 朱彦瑾. 贵州社会科学. 2018(12)
[2]基于“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财政资源再配置[J]. 马浚锋,罗志敏.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导师对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分析[J]. 袁鹏程.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8)
[4]法律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简析[J]. 马更新.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7(01)
[5]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 朱萍,巩雪. 江苏高教. 2016(05)
[6]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缺失与习得——以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为例[J]. 李润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7)
[7]教育学:科学抑或人文[J]. 陈先哲.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8]学术活动视角下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 张意忠,李旖.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06)
[9]教育学:以人文学科为学科原点的社会科学[J]. 余小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10]范式重构:教育学研究取得进步的必然选择[J]. 楚江亭,李廷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11]研究生参与科研现状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J]. 赵世奎,张帅,沈文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4)
[12]德国教育学传统与教育学的自身逻辑——访谈德国教育学家本纳教授[J]. 李政涛,巫锐. 教育研究. 2013(10)
[13]论研究生核心竞争力之学术能力[J]. 曾昭琴.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14]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J]. 王鉴,姜振军. 教育研究. 2013(04)
[15]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及胜任特征分析[J]. 陈木龙,张敏强. 高教探索. 2013(01)
[16]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 朱锋.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2(08)
[17]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J]. 张楚廷. 教育研究. 2011(08)
[18]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的研究述评[J]. 张林,李玉婵,邢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2)
[19]道德品格与学术能力的协同发展——关于改进研究生德育的思考[J]. 范建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12)
[20]德鲁克管理思想视角下的研究生自我管理探析[J]. 王琴. 中国研究生. 2009(11)
[21]科研过程、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训练的特征分析[J]. 边国英. 教育学术月刊. 2008(05)
[22]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 吴照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11)
[23]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J]. 景海峰. 学术月刊. 2007(05)
[24]哈贝马斯的知识类型观[J]. 钱厚诚. 兰州学刊. 2006(09)
[25]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 肖川,胡乐乐.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9)
[26]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J]. 宁虹,胡萨. 教育研究. 2006(05)
[27]从素质上锻炼和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J]. 徐杰舜.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S1)
[28]隐喻语言的教育学意义[J]. 宋晔. 教育评论. 2003(01)
[29]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J]. 石中英. 教育研究. 2002(03)
[30]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构想[J]. 张意中. 南昌高专学报. 1999(02)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匹配度研究
[1]中国就业供需错配——基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岗位需求的测算[J]. 李静,楠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11)
[2]教育专业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的调查研究[J]. 韩春红.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6)
[3]就业引导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机制研究[J]. 侯士兵,沈延兵,沈燕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04)
[4]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 张忠华.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03)
[5]从美国就业指导模式看我国高校职业教育发展[J]. 姚三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03)
[6]大类培养学生专业分流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 万俊毅,尹然平. 高等农业教育. 2014(10)
[7]高等教育适应论的省思[J]. 王建华. 高等教育研究. 2014(08)
[8]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与启示——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J]. 孙刚成,王莹. 高等理科教育. 2014(04)
[9]我国三螺旋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 孟卫东,佟林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10]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 姚利民,朱黎旻. 高等教育研究. 2013(11)
[11]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陈放. 世界教育信息. 2013(17)
[12]美国教育博士培养的近百年经验[J]. 李云鹏. 中国高教研究. 2013(05)
[13]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J]. 包水梅.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02)
[14]基于人职匹配理论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J]. 邓红旭. 人力资源管理. 2012(01)
[15]高等师范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 牛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3)
[16]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J]. 李均. 江苏高教. 2011(01)
[17]广州市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J]. 陈爱平,刘晓亮.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18]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H校教育学院20年来就业数据的统计[J]. 刘进,苏永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02)
[19]以就业为导向,深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J]. 张文辉,林基明. 高教论坛. 2010(03)
[20]高等教育的理想类型[J]. 王建华. 高等教育研究. 2010(01)
[21]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定位[J]. 张应强,郭卉. 教育研究. 2010(01)
[22]高等教育学:在学科与领域之间[J]. 刘海峰.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1)
[23]高等教育学的专业属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规定性[J]. 刘旭,郭婷. 高等教育研究. 2009(08)
以上是80例教育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素材或者方法,可以在本网站查询;如果需要寻求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