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财务信用与成长性行为优化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7962 论文编号:sb2016111119564016109 日期:2016-11-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蔓延至全球。不仅是美国这样的贸易大国,爱尔兰、荷兰、罗马尼亚等多个欧洲国家也卷入丑闻中,引发消费者的反感。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学界、政界与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针对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活动等陆续在西方国家开展,目的是唤醒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国际组织也陆续提出有关社会责任的标准、守则和倡议。由表 1-1 可知,1997 年 10 月,伴随经济发展与竞争失衡,第一个国际标准 SA8000出台,是产品生产制造等环节有了标准;2010 年 11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社会责任指南标准(ISO26000),主题是“共担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内容包括组织治理、人权、劳工、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以及对社会发展作贡献等七个方面。这些准则的发布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积极推行社会责任的浪潮,也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员国提出了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为突破外国贸易壁垒,我国逐渐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在企业中推广,制订了有关准则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我国无论从组织机构,还是政府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表 1-2 可知,首先,我国在法规政策上强化了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明了方向;其次,《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准则旨在倡导上市公司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近年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等陆续发布社会责任的具体指引以及社会责任指导性意见,拓展了社会责任履行的范围。因此,对食品行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
以企业财务信用与成长性关系为落脚点,论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以此为基础,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文章思路及创新几个方面,这一部分为全文的纲领。 第二部分为财务信用与成长性研究综述。梳理了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信用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及契约理论,以此为财务信用的研究依据。之后对财务信用行为进行评价综述,包括财务信用评价模型建立及评价体系的发展。然后是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将企业成长性进行界定,阐述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成长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之后探讨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发展及微观研究分析。最后结合学者研究成果,将企业财务信用与成长性的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归纳分析。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切入点。 第三部分对我国食品饮料业信用及成长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我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之后对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其信用问题分析以及成长发展现状分析,这一部分为后续对策研究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为研究指标设计。根据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研究假设,并设计研究变量以及构建模型。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对象划分为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慈善事业、环境管理八项,再将财务信用指标按八项利益相关者进行项目划分,并加入企业基本素质指标(企业形象、员工素质),建立财务信用指标评价体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宏观发展及微观视角总结成长性影响因素,建立企业成长性指标框架。 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首先,运用 Logistic 模型对选取的财务信用指标有效性进行验证,为下一步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其次,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规模扩张能力四方面建立企业成长性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得到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最后,样本选取食品饮料业(除 ST)2012 至 2014 年的数据,实证研究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财务信用与成长性行为优化,探究财务信用各维度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机制,分析财务信用与企业成长性的融合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路径分析,揭示公司成长性的来源。 第六部分为优化路径策略及发展趋势。根据研究结论,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路径策略,并针对研究的不足指出未来可研究方向。 
.........
 
第二章 财务信用与成长性研究综述
 
2.1 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信用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指企业在经营业务活动来实现自身战略的同时,作为“企业公民”还应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在不同国家间广泛传播,并逐渐获得众多企业的赞同。随着贸易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责任理论受到学界及政府的热烈追捧。企业社会责任代表性定义如表 2-1 所示。其中,对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影响最深远的为Carroll 提出的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如图 2-1)所示。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 Archie B·Carroll(1979)在对前人总结的基础上给出了更为清晰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个方面的责任。这一定义现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内外部责任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两个侧重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为经营活动的基础,还有的认为这是完成基本活动之后再考虑的问题(高尚全,200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将其他利益相关者加入经营决策目标中(梅杰,2005)。概括来讲,就是对周围社会及环境因素的职责(黎友焕,2007)。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以保证产品安全健康为重心,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自觉遵法守法(朱振,2012)。 
.........
 
2.2 企业成长性综述 
成长一般指事物由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企业的成长在于从规模到经济实力及综合竞争力从弱小变强大的过程。企业成长性指能够使企业持续发展的特殊属性。由此可知,企业成长不同于成长性,一个是发展过程,另一个是企业的属性与特质。 国内外关于企业成长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其中,国外学者关于企业成长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表 2-7 所示。而我国学者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主要观点如表 2-8 所示。综上,本文认为企业成长就是随着资本的积累,经营范围的扩大,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就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各种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为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考虑未来的成长空间,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应充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并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基础上留有以后的生存空间与资源。 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着眼未来,合理规划和安排现有的资源与资本,增强自身实力与竞争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与信誉,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成长性的提高与长远发展,如图 2-7 所示。
.......... 
 
第三章  食品饮料业信用及成长发展概况 .......... 27 
3.1 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历程 ...... 27 
3.2 食品饮料上市公司概述 ............ 28 
3.3 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现状 ............ 31 
3.3.1 食品饮料行业信用问题分析 .... 31 
3.3.2 我国食品饮料行业成长发展现状 ............ 34 
第四章  财务信用与成长性研究指标设计 .......... 37  
4.1 研究假设 ............ 37 
4.2  变量设计 ............ 37 
4.2.1  财务信用指标分析 ............ 37 
4.2.2  企业成长性指标选择 ......... 40 
4.2.3  控制变量 ...... 42 
4.3 模型设计 ............ 42 
4.3.1  构建模型 ...... 42 
4.3.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第五章 企业财务信用与成长性行为优化分析 ............ 43 
5.1 财务信用及成长性描述性统计 ............ 43 
5.1.1 财务信用指标统计 ....... 43 
5.1.2 企业成长性指标统计 ......... 49 
5.2 财务信用评价及成长性分析 ...... 50
5.3  财务信用与成长性回归 ............ 64
 
第五章 企业财务信用与成长性行为优化分析  
 
5.1 财务信用及成长性描述性统计 
由表5-1可以看出,2012年食品饮料企业每股收益的均值为0.4315,2013年均值为0.4155,2014年均值为0.304。这说明2012-2014年食品饮料行业每股收益的均值呈现下降的趋势,行业发展欠佳,也说明企业对股东利益的保护在减弱。通过对三年数据的分析可知,2012年的标准差最大,其值为0.67146;2013年的标准差最小,其值为0.4445。 由表5-2可以看出,2012年食品饮料企业现金比率的均值为88.0015,2013年均值为57.812,2014年均值为52.6605。这说明2012-2014年食品饮料行业每股收益的均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且12年到13年下降得更快,对债权人的保护也在减弱。通过对三年数据的分析可知,2012年的标准差最大,其值为88.48163;2013年的标准差最小,其值为41.81899。2012年食品饮料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率的均值为83.725,2013年均值为84.04,2014年均值为83.5015。这说明2012-2014年食品饮料行业主营业务成本率的均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对三年数据的分析可知,2012年的标准差最大,其值为10.35326;2013年的标准差最小,其值为9.26868。  
........
 
结论
 
第一,将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企业诚信应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企业不断前进的源泉。信用和声誉是企业生命的源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重视信用,将守信纳入到企业战略规划及规章制度中,实践到每个利益相关者上,落实到每个生产细节中。食品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因此食品饮料企业更应将诚信经营作为立业之本。 
第二,设立财务风险预警。树立财务信用评价意识,加强风险识别。食品饮料企业具有传统企业的特点,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其风险不断增加。食品企业应增加有效销售,减少坏账损失,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树立现代财务信用评价意识,建立起信用评价体系及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