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作用下人格特质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5855 论文编号:sb2025093009014953572 日期:2025-10-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土木工程论文,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有关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个体因素对风险感知能力影响的研究,为进一步精细化、精准化实施建筑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强调了关注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个体差异,给予建筑业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更多人文关怀对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建筑业因其规模大、总产值高、提供就业岗位多等特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31.6万亿元,实现增加值8.6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8.8%。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达5254万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1]。但同时,建筑行业还具备多变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造就了施工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人员流动性大等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因素。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16年至2019年之间,我国建筑业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以2019年为例,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73起、死亡904人,比2018年事故起数增加39起、死亡人数增加64人,分别上升5.31%和7.62%。2020年,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小幅度下降,比2019年事故起数减少84起、死亡人数减少110人,分别下降10.87%和12.17%[1]。虽然2020年,建筑业生产安全事故呈现了下降趋势,但建筑业的死亡人数仍占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较大比重。因此,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任务仍不可松懈,建筑企业需要寻找更加切实有效的手段来预防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于2022年4月印发文件《“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并指出,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安全生产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以下应对方案: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试点探索安全生产风险动态感知新模式;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智能化装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监管监察执法方式;优先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装备。

土木工程论文参考
土木工程论文参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1) 本文旨在验证情绪和人格特质的主效应以及其交互效应以及其他个体因素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2) 本文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个性化建筑业安全管理措施建议,进一步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招募被试完成实验,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系统地揭示了情绪、人格特质、情绪和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以及其他个体因素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因此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一,本文基于信息处理模型提出将反映风险感知能力的眼动指标归纳为对潜在危险的初始反应速度、对危险区域的深入评估程度以及对危险区域的反复评估能力这三个维度。通过三个维度的表现来探讨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感知能力,为理解复杂情境下的风险感知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第二,本文丰富了建筑安全领域关于个体化差异因素的研究,验证了情绪、人格特质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感知能力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第三,目前风险感知的研究多集中于驾驶、医疗等高危行业。而建筑工地环境复杂,风险因素多样,工人的风险感知能力直接影响其安全行为。以往关于建筑安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线从事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上,但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感知能力同样对建筑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客观测量其风险感知能力,丰富了建筑行业中有关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研究,为建筑行业风险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数据。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人格特质相关研究综述
2.1.1 人格特质相关定义及理论
针对个体人格的研究源于古希腊时期,哲学家针对这一概念提出了许多定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格特质在心理学领域也确立了重要的地位。Allport[29]提出“人格是个体内部那些心理系统的动态组织,这些心理系统决定了他的特征行为和思想。”在人格心理学家的应用和深入研究下,逐渐形成了许多著名的人格特质理论,如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艾森克人格理论以及大五人格特质理论等[30]。人格特质被普遍认为是基因和环境之间许多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决定我们如何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31]。不同人格特质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过程。尽管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影响,人格特质在大部分时间是稳定的。因此,人格特质被认为能够对人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进行有效预测。人格特质与视觉注意力之间的关系也已得到了验证。Perlman和Morris等[32]研究了不同神经质程度的人对情绪面部表情的视觉扫描路径之间的关系。这些面部表情包括快乐、愤怒、恐惧、悲伤、惊讶、厌恶和中性。研究发现,神经质和花在看恐惧面部表情上的时间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验证了神经质患者往往更消极的结论。Rauthmann和Seubert等[33]跟踪了参与者在观看有巨大反差动画时的眼球运动,通过分析注视次数、平均注视时间和停留时间研究了人格特质与眼球运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看东西的方式和位置与其人格特质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可以通过神经质、外倾性和开放性这三种人格特质来预测。
.........................
2.2 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2.2.1 情绪相关定义及理论
情绪在心理研究领域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具有复杂性等特点。关于情绪的定义有很多,尚未达成一致性[55]。人们通常把个体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反应看作决定其情绪的最重要因素,即情绪是人类认知过程的产物[56]。同时,研究者们认为情绪会显著地影响人们的认知过程和决策能力[57,58]。情绪会影响个体可能采用的信息处理策略[58],即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心情愉悦时更可能采取启发式处理策略,这种处理策略高度依赖已有的知识结构,相对较少的关注当下事件的细节。而处于悲伤情绪状态的个体更可能采取一种系统的处理策略,这种处理策略很少依赖于先前的知识结构,更关注当下事件的细节。因此,认知活动既是情感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56]。最初的认知处理产生情绪,情绪反过来又引导进一步、更复杂的认知处理。
关于情绪的划分维度有许多。有从基本情绪进行分类的,如Ekman将情绪分为六种基本情绪,分别是悲伤、快乐、愤怒、厌恶、恐惧和惊讶[59]。也有从某些维度对情绪进行划分的。将情绪以维度划分的学者认为情绪具有复杂性、变化性,即情绪并非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几种情绪的简单融合。不同情绪间存在差异,但同时又可以相互转化[60]。Lang[61]认为情绪可以划分为效价(valence)、唤醒度(arousal)和支配度(dominance)这三个维度。效价维度即代表个体从不高兴到快乐,唤醒维度即代表个体从未被唤醒到兴奋状态,支配维度即代表个体从控制情绪到被情绪控制的感觉。Russell和Weiss等[62]认为,情绪的效价和唤醒度这两个维度,就足以对大多数情绪状态进行分类。Zelenski[63]则基于情绪效价将情绪状态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用情绪效价划分为积极、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指个体在体验到愉悦、满足或幸福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包括快乐、喜悦、满足、兴奋、爱、自豪、感激等。消极情绪是指个体在体验到不愉快、痛苦或威胁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包括悲伤、愤怒、恐惧、焦虑、嫉妒、羞愧、内疚等。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方法 ............................ 24
3.1 研究假设 ........................................... 24
3.2 研究方法 .............................. 26
第4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9
4.1 被试情况 ........................... 39
4.2 目标情绪的诱发 ................................... 40
第5章 安全管理策略讨论 .............................. 64
5.1 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情绪、人格特质管理策略 ............................ 64
5.2 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其他个体因素管理策略 ................................ 67
第5章 安全管理策略讨论
5.1 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情绪、人格特质管理策略
(1)情绪
情绪方面,根据第四章分析所得实验结果,情绪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感知能力存在显著影响。消极情绪状态下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对危险区域的深入评估程度、反复评估能力下降。因此,关注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情绪状态十分必要,在建筑行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及时发现并干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情绪状态。
第一,项目负责人应特别关注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情绪。建立情绪监测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或心理测评工具,定期评估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情绪状态,识别潜在的消极情绪(如焦虑、压力、疲劳等)。关注触发消极情绪的工作环境因素(如高强度工作、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和个人因素(如个人家庭压力、健康问题等),给予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更多的人文关怀。
第二,改善工作环境和团队氛围同样可以减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场所的整体安全性和风险感知能力。改善工作环境可以通过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齐全,防护栏、安全网无破损,给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此外,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工作休息区,并且配有饮水机、遮阳棚等基本设施。改善团队氛围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加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团队凝聚力。此外,定期召开安全会议,鼓励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分享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加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与项目部负责人的双向沟通。

土木工程论文怎么写
土木工程论文怎么写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阅读和梳理情绪、人格特质、风险感知能力以及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缺口,提出研究假设。为验证研究假设,本文采用心理学量表、脑电与眼动仪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招募被试完成情绪作用下人格特质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感知能力影响的实验。完成数据收集后,利用MATLAB的脑电处理工具箱插件EEGLAB、Excel 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4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管理措施。
具体而言,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1)验证了情绪和人格特质分别作为主效应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会使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对危险的深入评估程度下降,对危险的反复评估能力下降。相比外倾性人格,严谨性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对危险区域的深入评估、反复评估能力较弱,神经质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则对危险区域的深入评估、反复评估都表现较强。开放性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对危险区域的深入评估程度较弱,但对危险区域的反复评估能力较强。宜人性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则对危险区域的反复评估能力较强。
(2)验证了情绪和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格特质和情绪的交互作用下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首次进入时间模型效应检验显著。而在不同情绪状态、人格特质的主效应下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首次进入时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情绪和人格特质的交互效应会显著影响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对危险的初始反应速度。此外,在情绪的主效应分析中,消极情绪相较于积极情绪会使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对危险区域的深入评估程度、反复评估能力下降,在情绪和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中,仍呈现出这一趋势,并且还会使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对危险的初始反应速度变慢。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土木工程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