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职业决策是个体一生中要面对的重要决策之一,做好职业选择对毕业生而言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再到“自主择业”等几个发展阶段。这意味着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大学生职业决策问题就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焦点,对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是十分重要的。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也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60万人,比2010年毕业生总量增加了30万,约是2004年的.4倍,而“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更将达到近700万人。与此同时,就业率不断下降,失业率却不断上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070,较2007年的4.0070,上升了0.3个百分点。《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上,在毕业生就业压力和困难进一步加大的形势下,该如何做出令自己满意的职业生涯决策,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个体对职业的选择很可能取决于个人的风险态度。不同风险态度的个体面对求职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情景时,在择业时采取的解决方式就有很大的差异,那么,职业生涯决策是如何受风险态度这一因素的影响的,不同风险态度的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会使用何种加工策略呢。此外,我们还注意到,没有意识到的一些潜在线索(启动效应)会影响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那么受到不同风险态度启动的个体的职业决策过程又如何呢。本研究将重点探讨风险态度对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
1职业决策研究概述
1.1职业决策的定义
职业在一个人的发展生涯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职业决策是人们一生中必须要面临的重大决策之一。毕业后,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着对自己将要从事什么职业的选择。
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对职业生涯决策的研究,职业心理学家通常用"occupation”和“vocation”来指称职业,相应的研究内容为职业选择(choice ofvocation ) C Parsons } 1909,个体通常选择一份职业作为终身职业,现在个体一生可能会多次更换职业,研究者们也改为使用“career”一词,相应的研究内容为“职业生涯”。
Jepsen这一概念,和Gelatt在1974年首次使用了职业生涯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几种可供选择的职业的前景,职业选择的行为。”
此后,职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职业决策,使其内涵更为广泛。职业决策不仅仅指将要从事什么职业的选择,而是贯穿于决策的整个过程的概念,包括前期对职业相关信息的搜集;制定计划与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纠正过程;入职后的适应、调整。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也在职业发展研究中得到不断拓展深入,主要经历了关注职业选择结果的职业决策理论和关注职业信息搜索过程的职业决策理论。
参考文献
Bell, D. E., Raiffa,H.&Tversky(1988), A Descriptive, Normative, and Prescriptive Interac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n D. E. Bell, H. Raiffa, &A. Tversky(Eds.),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一30. Bellante(1981),Link:" Are public sector workers more risk averse than private sector
worker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3):408-412. Bettman. J. R, Luce. M, Payne. J(1998). Constructive consumer choice porcess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5:187-217. Bonin H, Dohmen T, Falk A, et a1(2007). Cross-sectional Earnings R isk and Occupational
Sorting:The R ole of R isk Attitudes. Labour Economics, 14(6): 926-937 Campbell R E, Cellini J V(1981).A diagnostic taxonomy of adult career problem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ur, 19(2):175一191. Dawis, R. V.&Lofquist, L. H(1984).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75一170. Dawis, R. V(1996). The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the person environment
correspondence counseling.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77一120. Ford J(1989). Process Tracing Method: Contributions,Problems,and Neglected
Research, Question s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 r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43:75一117
Gati, I(1986). Making Career Decision: A Sequential Elimina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5:181一193。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9
前言 10-11
文献综述 11-26
1 职业决策研究概述 11-21
1.1 职业决策的定义 11
1.2 职业决策的理论概述 11-16
1.2.1 Holland 的人格类型论 12
1.2.2 工作适应理论 12
1.2.3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12-13
1.2.4 标准化职业决策理论 13-14
1.2.5 描述性职业决策理论 14
1.2.6 规范化职业决策理论 14-16
1.3 职业决策研究现状 16-17
1.4 职业决策的研究方法 17-18
1.4.1 问卷法 17-18
1.4.2 信息板技术 18
1.5 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 18-21
1.5.1 个体因素 18-19
1.5.2 环境因素 19-20
1.5.3 任务特征 20-21
2 风险态度 21-23
2.1 风险态度的概念 21-22
2.2 风险态度的测量 22-23
2.3 风险态度与职业决策的实证研究 23
3 问题提出 23-26
3.1 当前职业决策研究的不足 23-25
3.2 研究假设 25
3.3 研究意义 25-26
实验研究 26-41
1 实验一 外显风险态度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 26-37
1.1 实验一 a 风险态度与备选项数量对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 26-33
1.1.1 实验目的 26
1.1.2 实验方法 26-29
1.1.3 结果 29-32
1.1.4 小结 32-33
1.2 实验一 b 风险态度与时间压力对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 33-37
1.2.1 实验目的 33
1.2.2 实验方法 33-34
1.2.3 结果 34-36
1.2.4 小结 36-37
2 实验二 内隐风险态度与备选项数量对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 37-41
2.1 实验目的 37
2.2 实验方法 37-38
2.3 结果 38-40
2.4 小结 40-41
讨论 41-47
1 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41
2 备选项数量对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 41-42
3 风险态度对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 42-43
4 风险态度和时间压力对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 43-45
5 本研究的启示及展望 45-47
结论 47-48
参考文献 48-52
附录一 风险态度问卷 52-53
附录二 信息板样例 53
附录三 内隐风险态度材料举例 53-54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4-55
后记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