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基层公务员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9566 论文编号:sb2021042711264135319 日期:2021-05-1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搜集、分析、总结变革型领导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并以此提出管理实践启发,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的。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获得了新的启发,以此提出今后研究基层公务员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的关系的建议与展望:(一)就研究范围而言,除了基于个人层面探究变革型领导风格,未来研究还可从公共组织、公务员团队等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对基层公务员的建言行为开展丰富的多层次、跨学科的探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也处于关键转型期,对领导风格相关的科学探究与政策探讨具有重大意义。宏观层面分析,领导风格与组织的发展、人才的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领导风格影响着执政党甚至国家的建设、发展及民族的整体命运。微观层面观察,领导风格与员工的成长、幸福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和谐与领导的威严,然而建言行为偶尔会造成对组织现状的批评或者挑战,因此,建言行为总是伴随着风险。同时,建言行为作为一种略带“挑战性”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员工的合理性建议对于鉴别组织存在问题、完善组织决定、提升团队效能及加强组织创新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言行为能让组织在复杂的环境下迅速地做出反应,是组织高质量决策和成功的内在驱动要素,由此,提升组织人员建言积极性已成为公共组织管理的一项常规内容。而基层公务员是基层政府发展的核心资本,研究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和行为,分析其工作状态和行为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促进基层公务员建言行为的合理化对策,为加强基层政府建设给予一定的理论支持,是本研究的初衷和目标。
二、现实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领导班子建设的新精神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提到要加强基层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①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②由此可见,党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对领导干部、基层公务员的价值观、执政水平、工作作风及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对于基层治理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民主化的不断发展,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角色愈发关键。一般而言,变革型领导风格可促进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组织员工的积极感受和行为。因此,探索变革型领导风格的不同维度对基层公务员感受和行为的预测情况,具有高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变革型领导理论是当前领导理论研究的新范式。①国内外许多学者证实,变革型领导风格会对组织和员工的工作状态、建言行为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旨在将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两个变量运用于政府部门,以广西基层公务员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达成以下研究目的:
首先,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务员变革型领导风格和建言行为的实际现况,探究个人属性变量是否对两个变量产生影响。
其次,研究变革型领导风格如何影响广西基层公务员的建言行为,进一步分析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最后,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基于变革型领导风格提出促进广西基层公务员建言的合理化建议,从而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建言行为,为更好地提升基层政府效能建言献策。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是研究对象的创新。有关变革型领导风格和建言行为两个变量的最新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将研究领域集中于私营部门,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企业领导者与员工。然而,公务员群体中的领导干部行为与风格对下属促进和抑制性表达个人意图具有更明显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作为两个变量运用至公共部门领域,以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拓展变量的实用性。
其次,是研究内容的丰富。本研究拓展了基层公务员的研究内容。目前,相关公务员的定量研究大多集中于工作压力、离职倾向、公共服务动机等内容,而有关公务员领导风格的针对性研究,且以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成果数量较少。因此,本研究丰富了公务员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相关概念
以纵向的视角观察,公务员的定义和范围几经变迁,学界对其概括如下:通过法律形式界定的基层公务员概念和范围是源于 2006 年《公务员法》及其配套实施方案的施行:即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工资来源为财政拨款,并且有正规行政编制的公务员都称之为基层公务员。我国学界现阶段对基层公务员的概念尚无权威、统一的界定。罗镇洲、孙云霞(2010)以广义视角界定基层公务员的内涵:各级担任领导职务的党政机关乡科级正副职公务员,和厅局级及以下的主任、副主任科员、科员、科员以下等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①张树旺、黄晶、史丽华(2015)则将基层公务员的概念等同于基层领导、基层干部:是指在基层政府或政府机关派出工作的科级领导职务公务员和主任、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等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②吕维霞、徐晓明(2018)在研究中指出基层公务员主要包括县级及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工作的、行政级别为初级及其以下的在职在岗的公务人员。③刘文琴(2019)将基层公务员位列公共管理的最前沿、政策执行的最末梢的位置,同时,从行政级别上把基层公务员定义为行政部门中领导级别较低或有一定行政级别但没有直接下属的公务员。④薛立强、李德伟(2019)将基层公务员的涵义概括如下: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体系中位于县处级副职以下的较低级别的公务员;服务于县区、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等较低层级部门中的公务员⑤。
由此可见,学界学者就基层公务员的概念各执己见,但都认为基层公务员具有:行政职级层次较低、身居一线工作岗位、工资福利由政府财政负担等特点。因此,本研究将基层公务员定义为:我国县区、乡镇科局级政府部门中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

第二节 变革型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一、变革型领导基本定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James Burns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首先系统提出变革型领导风格的概念,Burns 提出变革型领导能激发下级的自我实现需求并用于工作之中从而使组织目标得以高质量地完成。1993 年,变革型领导风格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该理论成为现代我国领导理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几十年来,经过大量学者的不断完善和补充,变革型领导风格成为领导理论的主要范式。同时,随着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们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变革型领导风格的概念提出了不同观点且均有独特的侧重点(详见表 2-1)。
表 2-1 变革型领导风格主要代表性概念归纳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18
第一节 研究架构.................................18
第二节 研究假设.................................19
第四章 实证分析 ....................................28
第一节 描述性分析................................28
一、背景变量分析 .............................28
二、信度分析 .................................29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2
第一节 研究成果及讨论............................52
一、基本信息结果分析 .........................52
二、假设验证结果的相关讨论....................53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分析
一、背景变量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正式调查阶段,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基层公务员作为问卷发放对象,选取 5 个广西民族自治县作为问卷发放地点,分别是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及都安瑶族自治县。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总计发放问卷 536 份,最终回收问卷 498 份。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对问卷的数据进行核验,可发现无效问卷有 32 份,其中个人信息填写不完全的共 11 份,在问卷中选同一个选项的有 12 份,问卷填写不完整、格式不规范的问卷有 9 份,最终本次调查有效问卷总共 466 份。回收率为 86.94%,达到预期水平。将回收的 466 份问卷数据全部录入 SPSS 23.0 for Windows 软件,正式调查的背景变量分布如表 4-1 所示。
表 4-1 正式调查的背景变量分析表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成果及讨论
一、基本信息结果分析
本研究通过方差分析,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务员的个人属性变量与变革型领导风格、建言行为展开了差异性分析,实证分析结果如下:
(一)针对性别方面,基层公务员的性别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这两个变量上均没有产生显著的差异,即男性基层公务员和女生基层公务员对变革型领导风格的感知程度都较相似且在建言方面表现出一致的积极性。
(二)针对年龄方面,基层公务员的年龄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这两个变量上均没有产生显著的差异,即不同年龄段的基层公务员对变革型领导风格的感知程度都较相似且在建言方面表现出一致的积极性。
(三)针对婚姻状况方面,基层公务员的婚姻状况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这两个变量上均没有产生显著的差异,即未婚的基层公务员和已婚的基层公务员对变革型领导风格的感知程度都较相似且在建言方面表现出一致的积极性。
(四)针对学历方面,基层公务员的学历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这两个变量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变革型领导方面,学历越高的基层公务员,越容易感知其领导具备变革型领导风格;在建言行为方面,学历越高的基层公务员,建言行为越积极。
(五)针对职务级别方面,基层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这两个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变革型领导方面,职务级别越高的基层公务员,越容易感知其领导具备变革型领导风格;在建言行为方面,职务级别越高的基层公务员,建言行为越积极。
(六)针对基层公务员任职时间方面,基层公务员的任职时间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建言行为这两个变量上均没有产生显著的差异,即任职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基层公务员对变革型领导的感知和建言行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