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机械论文,本文以埙这一古老乐器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埙的多维价值,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本文通过对埙多维价值从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与别具一格的审美理念,其研究价值无可估量。历经岁月的洗礼,埙从宫廷雅乐的黄金时代流转至民间,其地位与价值在流转过程中遭到了误解与低估,甚至一度在历史长河中黯然失色,被遗忘于角落。埙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生动缩影,凝结着中国古代手工艺者的创作智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发展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就埙本身而言,其形制功能、制作工艺、色彩纹样等都反映了丰富的创作智慧,蕴含着独特的多维价值,包括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四部分。
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埙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埙的现有文物普遍存在分布较为分散,且常出现残缺等保存不善的问题,使其观赏价值大打折扣,同时传统口传心授方式也限制了埙的技艺传承;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时代,埙的传播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埙作为传统手工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了解,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其缺乏认知度和兴趣。即使有人对它产生了兴趣,也很难在网络平台上找到相关内容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从内容角度来看,目前关于埙的宣传和介绍缺乏新颖性和多样性。影响人们对埙的全面了解,也限制了它的传播和传承。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本文希望借助数字化让埙及埙文化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重新挖掘并展现埙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埙的传承。我国于2005年陆续出台了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及法律法规[1],这些政策文件的发布凸显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当前,数字化展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与文物活态保护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使文物的展示形式更加生动、直观。本文将埙的多维价值与数字化展示技术进行结合,具有创新性。研究目的如下:
(1)通过对埙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进行探究与分析,总结提炼了有关埙的可视化信息,为后续埙的数字化展示设计提供内容支撑。
(2)通过对埙的保护现状与需求进行分析,探究目前埙的保护传播困境,并对用户需求进行采集、分析与转换,以此提炼出埙的数字化展示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
(3)通过构建埙的数字化展示平台,包括融合埙的多维价值以及AR等数字化技术,为埙赋予新的表达形式,解决目前展示形式单一、传播不足的问题,实现对埙的数字化保护展示与活态化传承的目的。
1.2.2研究意义
数字化展示设计的热度逐年增长,尤其在文化遗产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于埙的数字化展示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如下:
(1)推动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埙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乐器,其文化底蕴和多维价值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展示方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和欣赏埙的魅力。数字化展示设计能够突破这些限制,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埙的形态、声音等全方位地展示给公众,从而增强公众对埙的认知和兴趣,推动埙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
(2)提升公众兴趣与参与度。数字化展示设计以其互动性、沉浸式的特点,能够吸引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文化体验。通过对埙的数字化展示设计进行研究和实践,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方式,激发公众对埙的兴趣与参与度。
....................
2埙的多维价值分析与保护现状
2.1埙的多维价值构成
埙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各地区、各民族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思想智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具有极高的价值性[34]。马哲[35]将价值解释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在更广义的文化背景下,价值构成可以理解为在特定文化或社会体系中,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合,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多维价值[36],这些元素共同构成社会的价值结构,对个体的行为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强调价值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埙不仅是个体艺术情感的表达工具,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的文化实践方式,不仅承载着演奏者的个人情感与思绪,更与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37],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生产和生活信息,展现出丰富的多维价值。埙的多维价值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实用性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埙的深层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虽无法直接看到,但在艺术形制上所呈现的纹样和色彩却是可见且物质的。
机械论文怎么写
............................
2.2埙的多维价值分析
2.2.1埙的实用价值
埙,这一古老乐器,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流传至今,最初源于实用需求,而后逐渐发展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埙不仅具有音乐的实用性,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为人们带来愉悦的音乐体验,彰显其极高的实用价值[38]。埙的产生源于功能性,无论是作为捕猎辅助工具,还是作为娱乐玩耍的道具,都是基于其最基本的功能需求。随着制作技艺的提升,埙的声音越加丰富,由工具与玩具转为乐器,进行演奏时传递出的精神内涵和情感体验,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这种精神不仅具有主观意识价值,更在客观层面上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埙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其演奏功能和作为殉葬品的功能逐渐结合精神和祭祀的意图,在特定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赋予了埙独特的实用价值。
(1)埙作为殉葬品的功能
《礼记·乐记》中曰:“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隆兴上下之神”[39]。在古代,音乐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用以向神灵表达人们的敬畏与虔诚。人们坚信通过音乐可以唤醒居住在神秘未知世界中的神灵,从而寻求庇护,减轻未知的灾难,音乐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祭祀活动角色。而在这些音乐的祭祀仪式中,埙作为一种独特的乐器,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在对我国考古资料的研究中发现在西安半坡遗址、河南妇好墓以及浙江余姚良渚文化遗址等多处重要遗址均发现了埙的出土。这系列发现不仅表明埙在古代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更揭示出其作为随葬品的特殊地位。埙作为随葬品,并非孤例或偶然现象,而是大量且普遍地出现在古代墓葬中,反映出埙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和功能性,它不仅是乐器,更承载着祭祀、沟通天地、传递信仰等多重文化寓意。因此,埙作为随葬品的普遍性,实则是对其在古代社会中功能性的客观反映。
.................................
3 埙的数字化展示设计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 ....................... 29
3.1 埙的数字化展示设计需求分析 .................... 29
3.1.1 用户需求采集 .................................. 29
3.1.2 用户需求分析 .......................... 33
4 基于用户需求的“埙”数字化展示设计 ........................ 43
4.1 基于用户需求的“埙”数字化展示框架设计 ................................. 43
4.1.1 设计目标 ................................. 43
4.1.2 设计思路 ............................. 43
5 埙的数字化展示可用性测试 .......................... 67
5.1 可用性测试设计 ................................ 67
5.2 实验准备 ....................................68
5埙的数字化展示可用性测试
5.1可用性测试设计
根据国际定义,可用性指:在特定环境下,特定用户使用特定产品完成任务时的有效性、效率和主观满意度[87],可用性模型图如图5-2所示。
可用性测试是指在特定场景下,让用户使用平台的核心功能流程,通过对这个过程进行计划、观察、记录和分析,然后发现设计平台存在的不足,并评估产品的有效性,使用效率和满意度[88]。这种测试方式在研究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一种系统化的测试方法。研究常见的可用性测试方法有问卷法、眼动仪实验法、面对面访谈法、自然观察法等等,如表5-1所示。可用性测试过程一般由用户、特定任务及观察员等三部分组成,测试流程如图5-3所示。
机械论文参考
............................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本文以埙这一古老乐器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埙的多维价值,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本文通过对埙多维价值从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本文还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对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和解读,进一步丰富了对埙多维价值的认识。首先,本文对埙的多维价值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回溯埙的历史渊源,探寻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多重功能,领略埙的艺术魅力,揭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广泛的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系统梳理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轨迹,展现其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其次分析当前数字化展示技术在传统文物设计中的应用现状,然后针对埙的特点和需求,提出数字化展示设计方案,保留埙的传统韵味,赋予其现代感和科技感。同时,也为传统乐器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展示出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巨大潜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埙的多维价值,也可以看到数字化技术在传统乐器设计中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和思路,有助于推动埙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也为其他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