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1.1现实依据
山西省自2010年开始中考试卷采取全省统一命题。这样,使得山西省的中考语文试卷使用范围增大大、使用人数增多,需要编制出高质量中考试卷,更需要对试卷进行科学的研究。然而目前,对于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研究很少,更缺乏系统性的对近几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研究。因此,本文有必要对2010年以来山西省统一命题的试卷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提高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质量。
1.1.2理论依据
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两个。一是最新的2011年版课程标准,本文由于研究的是中考语文试卷,所以主要涉及其中第四学段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对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工作和编制考卷都是风向标般的存在。因此,对于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研究,把课程标准作为理论依据是必不可少的;二是认知能力的分类。本文采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新分类理论,根据其认知过程维度将中考试题分为六类认知能力水平,分别是记忆水平试题、理解水平试题、应用水平试题、分析水平试题、创造水平试题。本文主要根据这六种认知能力水平对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认知能力进行分类梳理。
…….
1.2研究综述
本文以布卢姆的认知目标新分类理论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对2010年-201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进行研究。因此,本文涉及到概念界定的词语有以下三个:本文对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认知能力测评研究,基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将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分为六种认知能力水平: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评价水平和创造水平。记忆能力的考察在语文试卷中多数表现为字音字形、文学常识、诗词默写等题目;理解能力是语文试卷侧重考察的一项,多表现为解释词语、翻译文言文语句、概括文章大意等题目;应用能力的考察多数是修改病句、补写一段话、根据示例作答等题目;分析能力在语文试卷中多数考察人物形象分析、赏析语句、结合材料作答等题目;评价能力在语文考试中是让考生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创造能力在语文试卷中以作文题为主,作文是对考生最高认知能力的考察,也是最难的题目。在本文中认知能力分为上述六个类别。中考属于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其内容是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相一致的,其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学生升入高中进行选拔。中考是初中升入高中的唯一途径,语文又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因此语文的中考及其试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2010年开始山西省中考试卷采取全省统一命题的方式。本文主要对2010-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进行研究。近五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基础、阅读、写作。运用布卢姆认知目标的认知过程维度对这五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进行分析,旨在为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编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
22010—2014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认知能力测评研究理论依据
2.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2001年出台的《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结合了近十年的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经验,修正了语文定位、语文素养等多方面内容,各种表述更加严密和科学。《标准(2011年版)》不仅是指挥教师教什么、怎样教,还指引着各类语文考试考什么、如何考等问题。因此,分析山西省近五年的中考试卷离不开对《标准(2011年版)》的研读。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中考语文试卷,因此主要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四学段课程目标。这一学段的课程目标中的要求是全面的,而中考受到纸笔测试的局限性并不能全面的考察课程目标中的所有内容。因此,现将第四学段目标中可测的内容整理概括。第四学段包括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考生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熟练书写正楷字。第二,阅读方面,总体上要求阅读量为260万字,能背诵诗文80篇。对于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清文章思路、能理解重要词句的语境意义、分析文章内容,对于文章内容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验。议论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获取主要信息,能够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领会文章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文言文阅读,要求能够理解大意。这部分内容还有一些知识性的要求,如了解各种表达方式、了解各种文学样式、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第三,写作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体验和思考,还要求学生能够缩写、扩写、改写。第四,口语交际方面,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观点,还要求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进行表达,表达时不只用语言,还要学会运用表情手势等,要既可以讲述见闻,又能够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第五,综合性学习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与同学讨论文,学会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
………
2.2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理论
本杰明•布卢姆是美国当代著教育学家、心理学家。1956年他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从此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拉开了序幕。50年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少被译介成22种文字,各地都展开了对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的研究和修订工作。2001年《面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出版。此书由一个专门的学术团队完成,其领衔者是当代著名的课程理论与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AndersonL.W)以及曾与布卢姆合作研制教育目标分类的克拉斯沃(KrathwohlD.R)。还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MayerR.E)和测验评价专家阿来萨(AirasianP.W)等近10位专家。这一研究在对布卢姆分类的长期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了美国实施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更加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教学、学习和评价紧密连接起来。与布卢姆原来的认知目标分类相比新的分类采用了“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本文主要探讨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认知能力测评问题,因此只涉及认知过程维度的理论,这里就省略知识维度的内容不谈。认知过程涉及学习时要掌握的学业行为表现,包括了六个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是依据认知复杂程度由低到高来排列的。①认知过程维度的具体内容见表2.2。
………
32010-2014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考察的认知能力分析.........9
3.1近五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记忆水平试题分析.........10
3.2近五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理解水平试题分析.........11
3.3近五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应用水平试题分析.........12
3.4近五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水平试题分析.........13
3.5近五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评价水平试题分析.........13
3.6近五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创造水平试题分析.........14
4山西、北京、河南中考语文试卷认知能力测评比较.........16
4.1记忆水平试题比较.........16
4.2理解水平试题比较.........17
4.3应用水平试题比较.........17
4.4分析水平试题比较.........18
4.5评价水平试题比较.........18
4.6创造水平试题比较.........19
52010-2014山西中考语文试卷在认知能力测评..........20
5.1记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试题分值过高.........20
5.2应用水平、分析水平、评价水平的分值略低.........22
5.3各层级试题分布不合理.........24
62010—2014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认知能力测评编制建议
6.1减少记忆和理解水平试题的分值
上文表4.1和4.2将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记忆和理解水平试题的分值与河南省、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进行了比较,发现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在记忆和理解水平上的分值过高。记忆水平作为认知能力中最基础和最简单的能力,在中考这种选拔性的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应太高。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应该减少记忆水平试题的分数,具体应该减少两种类型的试题。第一种应该减少诗词默写题的分数。山西省中考试卷中默写题的分数都在10分以上,2014年时此类题目高达15分。即使提倡学习古诗文,但不能一味的通过增加默写题的分数来促进古诗文的学习,这样反而会引导教师和学生认为学古诗文只要背诵默写即可,长期如此学习古诗文也会让学识失去兴趣。因此,建议减少默写题的分值,应该控制在5分左右,每分一空。第二种应该减少的是现代文中的记忆水平试题,如2010年山西省中考试卷中的第13、17、18、21题。记忆水平试题不适合出现在阅读部分,尤其是现代文阅读中。现代文阅读应该侧重考察理解、应用、分析、评价水平的能力。即便出现从原文中提取信息的题目也应该控制在一个或两个题目。因此,建议删除现代文阅读中的记忆水平试题。这样,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记忆水平试题的分值就能从20多分降低到10分左右。
……….
结语
本文以2010-2014山西中考语文试卷为研究对象,结合布卢姆的新认知目标分类学,将这五年的试题分别归为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评价水平、创造水平六类,通过列表格的方法整理、分析数据。并且与河南省、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进行认知能力的比较,发现了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在认知能力测评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自2010年以来,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在认知层级的编制上也在不断作调整。但是,各类水平的试题分值分配仍然不够合理,如记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试题过多分值过高、应用水平、分析水平、评价水平的试题分值过少和试题分布与认知能力不匹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建议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调整记忆水平试题为10分,理解水平试题为20分,应用水平试题10分,分析水平试题20分,评价水平试题10分,还提出试题分布要按照六种认知能力由易到难的顺序。这样的调整,会使得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认知能力测评更加科学合理化,更适应考生的认知能力和应考的心理状态。布卢姆认知目标理论诞生已久,使用广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但是具体到语文学科,具体到一份考卷,各级水平的试题应该占到多少分值并不确定。本文结合课程标准和优秀的语文中考试卷,试图寻找到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各级试题合理的分值分配比例。由于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刻全面,该论文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弥补进步。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