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台生态系统推动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的构建:匀视网案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2154 论文编号:sb2021022809515434745 日期:2021-03-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研究通过了解并掌握工程建筑行业的基本构成以及其运行的特征,从中发现工程建筑行业存在信息滞后和孤岛化、三角债普遍以及欠薪维稳压力大等诚信缺失的表现,从而确定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生态环境构建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相关理论对以工程建筑行业生态圈构建为目标的,匀视网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信息技术形成的信息互联环境下,工程建筑行业如何通过构建诚信生态环境,以应对传统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验证信息共享的大数据平台在诚信生态环境构建中的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工程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仍具有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工程建筑行业作为一个如此重要的产业,其诚信环境却令人堪忧,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每个工程建筑项目的投入资金庞大,工程周期较长,涉及的人员数量较多,人员关系也比较复杂,业主与总包,总包与分包,分包与民工之间,每一环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拖欠工程款的“隐形三角债”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工程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在工程层层转包的过程当中,大量资金随着利益分配而消失,工程建筑行业中存在各种利益输送,内部腐败的问题比比皆是。由于工程建筑行业普遍采用最低价中标的形式,导致各工程单位罔顾市场行情,为了中标,不惜一切代价压低投标价格;为了最终利润的回收,滥竽充数,用低价劣质的材料,偷工减料、偷减人工;工程质量堪忧,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特殊性,项目启动之初,多方都存在垫资的情况,业主拖欠总包费用、总包拖欠分包费用、分包拖欠包工头费用、包工头拖欠民工费用,某一环工程款的拖欠,或者环环拖欠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由于诚信缺失事件的屡屡发生,建筑市场的秩序反复被扰乱,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秩序链。大家对其中的问题习以为常、视而不见,对社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工程建筑行业成为了一个鱼龙混杂的行业。基层辛劳的农民工团体,为基础建设流汗出力,有时却被逼成了“流氓”团体,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工程建筑行业的诚信体系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行业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2.1 内容与思路
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缺失问题,构建和谐有效的信用体系是大势所趋,只有建立有效的诚信生态环境,才能促进工程建筑行行业的稳定发展。工程建筑体量大、影响大,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缺失的问题,最终都暴露在工程质量的不合格,工程安全缺乏保障上。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工程建筑行业普遍诚信缺失的行业现状,以及为何会出现诚信问题的原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匀视网进行分析,从而探索找到一条构建诚信生态环境的有效路径,并在不断地探索和分析过程中,对未来进一步发展提出方案和建议。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构建社会诚信评价体系,能够规范建筑行业的诚信状况,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并为其他行业诚信生态环境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本文主要以匀视网为例,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对象涵盖了参与工程建筑的各个参与方,包括:业主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各专业承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等,通过对这些相关部门进行大数据记录、考察,从而加快建立建筑行业诚信生态环境。本文技术路线图如图 1-1,分为 5 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主要对工程建筑行业生态系统的现状、目的、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叙述,是本文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从目前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该行业缺少诚信生态环境对行业主体进行约束,存在严重的诚信问题亟待解决,由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对信用、信息技术和产业生态环境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梳理综述。首先,明确信用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其次,从理论视角对现代信息技术与信用的关系进行梳理;最后,逐步过渡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通过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理论的掌握,达到基本明确信息技术对信用环境构建的作用,为本文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收集相关资料调研分析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生态基本情况、业务格局和流程等,分析发现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并从中总结归纳影响工程建筑行业诚信构建的主要因素,为工程建筑行业诚信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即为诚信生态圈的构建、打造诚信评价体系等提供线索。
第四章,案例分析。以有着工程界淘宝之称的匀视网为分析对象,对匀视网的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过程进行描述,通过对匀视网的产品和信用评价体系进行全面分析,以解决行业诚信问题痛点为目标,探索工程建筑行业生态环境构建中的经验,从而验证信息共享对行业诚信生态环境构建作用。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综述

2.1 信用内涵及影响因素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传统美德中非常重要的一章,一言九鼎、一诺千金、金口玉言、言而有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都是由诚信故事而留下的佳话美谈。由此可见,我国自古对信用都极为重视,关于诚信的故事,代代流传,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信用的重要性已经流传了数千年。过去,信用是对伦理道德的约束,促进了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如今,信用已经成为经济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的词语,信用是对个人、对团体的层层约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吴晶妹,2015)。在当今社会,个人信用的缺失,将会使人寸步难行,企业信用的缺失,最终会导致企业的难以为继。
国外对于诚信的问题一直以来都非常的重视,针对信用机制有很多的研究,例如:声誉机制的形成、博弈合作均衡的无名氏定理的证明以及扩展、合作机制的演变等等。韦尔凯曼专门建立了一个用来考察,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作用的信用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发现,以信用记录为参考进行筛选后,各种交易中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造成的影响都大大的减少了(Basov ,Bhatti,2016)。Kreps 的观点是,在反复博弈的过程中,交易双方会达成默契,相互信任,以期待得到更为长久的利益,信用度是重复博弈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够对策略选择造成影响的因素之一(Li et al.,2016)。雅派利和帕格诺的研究证明,从整体来看,征信会对经济造成重要的影响。信用信息大致包括两个因素,高贷款额和低违约率。在没有私营的征信公司的国家更应该设立公共的征信系统,这对国家整体经济水平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的(鲍利佳,2015;范柏乃,2016)。我国建筑行业的诚信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提升,建筑行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国内也有不少对于建筑行业的信用研究。
........................

2.2 信用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2.2.1 信用评价的内涵
信用评价是指由一些权威和专业的评价机构以“科学、客观、权威、诚信、公开、公平”的原则和评判标准,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专业的诚信评定的方式(Baker K S,Bowker G C,2007)。信用评价需要在掌握信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和调研,通过充分的考察和调研对企业或者相关单位机构进行充分的评定,评定方式多样,但是基于对所评价企业的标准来看,机构部门做出的有关行业信用是否可靠的估量必须真实。专业机构有关企业的经营管理信用行为的估量,通常以专用符号或简单的文字形式来表达,诚信评估是不同行业社会诚信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刘肖原,2016)。
信用评价最早是在美国提出的,而且当前美国的信用评估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处在领先的地位。在建筑行业监管方面,由于欧美的政治体制和法律法规跟我国有较大差异,欧美地区并没专门对建筑业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Edward IAltman 提出了政府应该加强企业的市场监督和监管,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企业,依法推进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Steven S.提出,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全球直接加速了数据的沟通和交流,推动了生态系统的建设,而生态系统的建设也将会推进企业诚信系统的构建。英国学者 Alex Houlle 以企业在市场上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提出了构建企业诚信系统的多个评价指标,而且运用数学函数模型,系统全面的分析了当前社会上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有利于专家学者对企业进行系统评估。
图 3-1 建筑工程业总产值
..............................

第三章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现状、问题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7
3.1 工程建筑行业概况................................17
3.2 工程建筑行业的业务格局和流程...........................19
3.3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20
第四章 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的匀视网诚信环境构建案例......................24
4.1 案例概况............................24
4.2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26
第五章 措施与建议........................49
5.1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构建的措施............................49
5.1.1 加强外部诚信环境实施.................................49
5.1.2 加强内部诚信信息处理.................................50

第五章 措施与建议

5.1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构建的措施
5.1.1 加强外部诚信环境实施
(1)加快互联网诚信相关法律法规实施
诚信体系建立每个环节都涉及到信息,信息的取得需要获得用户的授权许可,信息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安全风险控制,防止用户诚信信息泄露,利用法律法规进行隐私保护是一个核心问题。互联网高速发展带动了信息采集成本的下降,也导致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共享性进行非法采集用户隐私,由于用户的隐私保护意识较弱,对于相关隐私条款及协议直接忽略,使得信息安全风险提高。提升互联网诚信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利于对工程建筑企业的诚信评估,而且可以阻止不法份子有机可乘。因此,我们需要增加以下措施:
①加强用户诚信信息保护。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征信机构的合法性,对于征信全过程进行监管,对不同的机构等级和环节设定不同的加密标识,一旦发现标识变动立即对相应机构进行相应的处罚。
②加强诚信信息应用保护。在实际应用时,根据不同的企业、机构进行诚信结果查看权限的设置,在政府部门建立相应的备案登记制度,只有通过相应的申请后才可以应用。这样可以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有效防止信息被盗用的情况出现。
图 3-2 工程建筑行业构成要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本研究通过了解并掌握工程建筑行业的基本构成以及其运行的特征,从中发现工程建筑行业存在信息滞后和孤岛化、三角债普遍以及欠薪维稳压力大等诚信缺失的表现,从而确定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生态环境构建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相关理论对以工程建筑行业生态圈构建为目标的,匀视网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信息技术形成的信息互联环境下,工程建筑行业如何通过构建诚信生态环境,以应对传统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验证信息共享的大数据平台在诚信生态环境构建中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背景下以平台为核心,建立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有益于规范和监督工程建筑行业中各种主体的市场行为,从而构建诚信、规范的环境秩序,为我国社会经济信用环境的构建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匀视网成功构建,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生态环境的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产业诚信生态环境构建的有效路径。理论基础方面,本研究通过对信用理论、信息技术与信用、信息技术与产业生态环境构建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根据信用理论,信用所具备的经济学和货币的角度使得信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量化。信用的社会特征说明信用的评价需要评价标准涉及整个社会体系,因此诚信环境构建需要使用大量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广泛的数据收集能力。前者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大数据计算、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对于复杂、大量的数据具备优秀的广泛能力和准确度,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的不二之选,也是建立平台生态系统的前置技术;而后者则是通过平台生态系统来完成、链接业主、承包商、中介机构、政府等和建筑业相关的主体,可以充分、完善地收集各个层面地信息,打破目前信息传递的局限性,打造信息公开、执行透明的信用环境,放大失信的处罚效力,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结合信息技术与平台生态系统,可以完整地完成数据收集、数据集成、信用评级和应用这四个步骤,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执行效果的反馈不断地优化算法,最终得到合理的评价方法。信用的文化伦理特征说明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对于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具备正面的作用。平台生态系统可以嵌入产业生态系统中,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构建完善、稳定和健康的信用环境,符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