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就是信贷风险控制
所谓风险,主要是指未来的结果与原本期望值的偏离程度,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种偏离程度不仅是损失的根源,同时也是能够盈利的基础。所以,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之一,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其收益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形成,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操作风险。
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商行而言,其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利差作为盈利来源,信贷业务是其主要业务来源之一,信贷资产是城商行的主要资产,信贷风险也就成了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2)经济变动引起银行贷款不良率增加
经济水平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中西部中小企业来说传导机制更为迅速,效果更加明显,当企业的盈利能力及个人的收入水平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时,银行的信贷风险就会加大。
(3)银行信贷风险防控能力弱导致不良率增加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对信贷风险控制环节不够重视,也可导致不良率的上升。主要有以下 3 个方面:首先,针对信用贷款的风险控制,本身所具备的体制不够完善,它的主要表现在缺乏一定的架构体系,虽然说在大多数的商业银行,都设立了风险管理相关部门,但是并没有实质的业务以及规模,而且缺乏一定的自适应能力的风险管理体制。其次,对于风险计量,相关的手段不够完善,风险等级比较模糊,而且评级系统欠缺一定的科学性,校验结果相对比较差,对风险进行考量的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定量控制技术欠缺,易形成利率风险。最后,因为企业没有合法经营的意识,而且对于银行如何发展与相应的信贷风险方面的控制认知较薄弱,而对于信贷风险控制这方面的意识,在一些银行职员里面,以及整个管理过程中,没有得到全面实行,易造成操作风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最早提出现代银行学理论,西方商银历史已有数百年,从最开始的资产管理理论,到最后产生巴塞尔体系理论,这些理论经历了几十年到数百年的长期发展,在西方国家,金融风险相关的管理理论是信贷风控理论的源泉,西方相关的金融研究机构以及相关学者,在经过数百年的研究过程,逐渐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由于经济环境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变化,银行的业务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所以资产管理相关理论也在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理论是真实票据,第二个理论是资产转换,第三个理论是预期的收入。在这三个理论中,首个和票据有关的理论,也成为具有商业性质的贷款理论,主要是Charles Gore(1903)的专著中提出,银行把从个人、公司及机构类客户手中吸收的存款作为投放贷款的来源[1]。针对信贷业务中的担保对象,Helmut Bester 进一步研究了该理论[2]。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那些愿意承担高利息的贷款申请人财务状况一般都不是很好,他们期望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资金以进行改善财务状况,类似的贷款风险就会比较高,从而使得他们不会使用有抵押担保的融资形式,相反财务状况相对比较好的客户,他们会选做出相反的选择,贷款的风险就比较低。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得出,在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的过程中,需要做出风险等级划分,依据贷款申请人所处的风险等级对其进行授信并匹配相应的贷款方式。
对于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针对信贷风控管理,在西方国家更多的考虑利用统计方法,来对管理机制进行分析,特别是信用评分的方法,收集借款人基本信息,并将这些基本信息划分成不同指标,再将这些不同的指标给以各异权重,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计算得到量化的信用评分,对比参考系标准值,判断其违约的概率,做出是否授信及授信的方式。信用评分的方法是在国际金融界得到公认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相对比较客观而且准确的判断某个具体信贷业务相关的风险等级。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2.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定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是指贷款发放后到贷款回收的这个阶段内,款项难以收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因素,另外一个是客观因素。具体包括到期不能还款或者是经营情况发生改变导致的违约问题。出现信贷风险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隐蔽性,另一个是不确定性,银行没有办法按期对资金进行收回,可能发生逾期以及赖账的情况,这样都会影响到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健康发展[19]。
2.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与特征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
信贷业务处理流程中,风险会时有发生,依据其发生的原因能够分为以下类型:
①市场风险。比如利率以及汇率发生改变,那么市场价格就会变动,也就会导致股票价格发生改变,这样信贷资金就会受到影响,发生损失,就会发生利率、汇率等风险,还有通货膨胀等,这些风险导致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最常见的,因此,市场风险是降低信贷风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②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有的是由于业务环节出现问题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流程的不标准造成的,由于业务员在操作时存在诈骗、失误,员工的技能水平以及道德素质等导致管理上的不足所产生的操作风险,一般发生在信贷工作人员和银行的高层管理者身上,为了利益进行的一些违规的操作,这样也就导致银行的管理成本增加。
③信用风险。客户方面多发生信用风险,在申请贷款时,向银行提交不真实的信息、没有按照约定进行还款,甚至是诈骗等,还有就是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还款能力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债权的价值降低而发生损失,具体的损失值主要是看债务人的财务以及经营情况。从银行方面来看,信誉可以称之为无形资产,与企业知名度密切相关。只有提升信用,企业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可以为银行带来经济收益,所以风险控制应该重点预防信用风险。
④法律风险。如果合同双方没有签订标准的合同,或者双方签订了不平等协议,协议则不存在法律效应,也就会增加法律风险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环节
2.2.1 贷前管理
贷前管理是信贷风险控制的首道环节,贷前管理工作是否可以做好与银行信贷安全密切相关,银行信贷管理部门要深入了解贷款人的具体情况,要清楚其信用状况,基于对信贷资料的查阅来展开风险评估,确定贷款人是否与贷款条件相符,假如基础不牢,后续环节必然会发生信贷风险[20]。对于贷前管理,银行要加以严格把关,对客户评估进行全方位控制,针对非优质顾客要密切关注。再者,全面了解贷款申请人,不能只限于其财务方面。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贷款申请人为获取银行贷款会对自身财务信息加以粉饰,不会将个人真实的财务情况和贷款目的展示出来。因此,贷前管理作为首道环节,是否可以真实呈现贷款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定然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贷前管理的主要调查内容如下:其一,贷款客户的个人情况,包含其收入、贷款资金用途、还贷能力、信用等信息;其二,是否有担保,担保物价值是否足值,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及担保意愿如何;贷款调查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看资料的一致性;对通过联网身份核查系统对贷款人的身份进行审查;偿还能力证明材料;审核担保材料是否真实。调查可当面进行,也可到现场或通过电话调查等。当然主要还是要以当面调查为主,其他为辅,基于来全方位的了解顾客信息。再者,在不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委托第 3 方机构来开展核实调查工作,但此方式应慎重实行。

MBA论文参考
第三章 兰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13
3.1 兰州银行概况..............................................13
3.1.1 兰州银行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13
3.1.2 兰州银行信贷业务组织架构............................13
第四章 兰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改进方案..............................32
4.1 兰州银行信贷风控制度优化方案................................32
4.1.1 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32
4.1.2 优化内部控制模式.........................................33
第五章 兰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43
5.1 建立信贷客户经理制度及培训体系.............................43
5.2 完善的政策支持.......................................44
5.3 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控制的技术手段.................................45
第五章 兰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5.1 建立信贷客户经理制度及培训体系
1.建立信贷客户经理制度
第一,信贷经理必须坚持持证上岗。银行从业资格证(CCBP)必须要通过,学习银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应该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虽然 CCBP 考试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比较全面的覆盖银行从业人员所必备的知识,也就是说通过了这个考试,必然对相关的风险以及专业知识是了解的,所以兰州银行应该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
第二,采取信贷经理实习制度。对于新上岗的信贷经理来说,由于经验不足在工作初期容易产生业务差错,但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犯错误的几率就会明显降低,所以对于新上岗的信贷经理,应该设置一定阶段的实习期,以老带新的实习模式,在实习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通过考核后,再独立办理信贷业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从而减少银行的信贷风险。在实习过程中,完成工作要和工龄超过两年的信贷经理共同配合,要全方位掌握业务流程,能够及时的识别的信贷风险,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打造师资团队。兰州银行应该着手培养自己的师资团队,及时的创新并优化培训方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内部师资团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人员构成角度而言,作为商业银行的工作者,不仅要有夯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应当选拔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工作经验的行内从业人员重点培养,作为兰州银行内部师资力量,由该团队对兰州银行内部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因为相对于外部师资,内部师资团队更加熟悉兰州银行的业务环境、业务流程、企业文化及业务培训重点。

MBA论文怎么写
............................
第六章 结论
商业银行的本质就是企业,这种企业不仅能够得到收益,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性。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之中,破坏力排名第一的就是信贷风险。尤其是当前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该银行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冲击越来越大,国内外的挑战都在不断增多。为了应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大量的商业银行都在扩大规模,与此同时,信贷风险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此次研究在相关研究文献以及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兰州银行风险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对其他银行也能作为重要的参考。
此次研究以兰州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概念、风险控制的环节以及风险控制相关的理论,然后对兰州银行概况以及信贷业务情况进行介绍,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从信贷的维度以及环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控制优化的具体方案,包括风险控制的目标、原则以及从风险控制的各个环节的优化措施,最后提出了风险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建立信贷客户经理制度,对培训制度进行完善,在政策以及风险管控方法上进行完善,提倡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信贷评分体系。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有两点:
一是在研究数据方面,因为会计基础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且信息披露问题较大,笔者无法得到该银行以前的资料和信息,这也可能造成这次分析不够深入。
二是笔者自身的学术能力有限,虽然为兰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但在学术方面以及工作经验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对于兰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不够深入,在这之后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还会继续学习,通过实践,让理论和实践能够真正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为提高兰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