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冲击下城市社区韧性要素探析及优化策略——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7585 论文编号:sb2023113015051751497 日期:2023-12-0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本文采集了2022年3至5月上海中心城区的疫情时空大数据、城市各类功能POI大数据、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和城市住房数据,对新冠感染病例时空分布特征、社区间的流动性、社区人口分布、社区经济基础、基础服务设施和社区物质空间特征进行量化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对现代城市的冲击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作为近三年以来最为典型的城市外部风险,其规模大、影响广,已对现代城市韧性和城市健康形成了巨大冲击[1]。三年来的新冠感染大流行挑战了中国近三十年来城市化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在此次上海严峻的新冠感染冲击过程中,城市的社区治理体系、医疗资源配置、生活物资保障体系等城市文明似乎均面临了新冠病毒的强势挑战。截止2022年5月21日,来自国家、省市卫健委数据统计,全国新冠感染累计病例已达1875547例(如图1)。新冠感染对城市社区的冲击,促使人们不同程度的改变了以往出行、购物、居家、教育和工作等活动行为。新冠感染大流行反映了以聚居密度和流动速度为特征的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的短板,对当今城市社区的建设形成了严峻挑战[1]。以往人们引以为傲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及其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规划等在新冠病毒的冲击下呈现一系列无法修正的“致命”问题[2]。

建筑论文怎么写
建筑论文怎么写

新冠感染病毒在城市社区间的扩散,对现代城市的各个方面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1)新冠感染对城市高密度区域的挑战。在新冠病毒扩散过程中,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往往成为病毒扩散全城的重要区域,病毒随着人群的集散快速扩散至全城。
(2)新冠感染对城市社区治理单元的挑战。城市社区多以居住区作为城市规划单元为中心配置教育、医疗、生活服务以及健身运动等公共服务设施,而城市治理以“街道―社区”两级体系来配置公共服务人员。这使得以社区为防治基本单元开展防控过程中,常常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支撑[3]。
(3)新冠感染对以往住区开发模式的挑战。居住小区往往是集中连片开发和统一规划设计,其人口非常密集,生活配套设施较为匮乏,这对于防控期间的医疗及生活物资保障形成了很大挑战[3]。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为了探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冲击下的城市社区韧性要素,探索社区韧性提升策略,扩充城市社区韧性相关研究的案例基础,以及为未来的韧性社区和健康城市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集了2022年3至5月上海中心城区的新冠感染病例时空大数据、城市各类功能POI大数据、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和城市住房数据,对新冠感染病例时空分布特征、社区间的流动性、社区人口分布、社区经济基础、基础服务设施和社区物质空间特征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统计分析了社区间的流动性、社区人口分布、社区经济基础、基础服务设施和社区物质空间特征层面的各个要素与新冠感染病例分布的相关性,初步确立了新冠感染冲击下的社区韧性要素。进而揭示城市社区在新冠感染冲击下的韧性短板,提出相对应的韧性提升策略。
1.2.1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三年的新冠感染大流行对现代城市的正常运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稳定等均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采集新冠感染病例时空大数据和多源城市空间大数据,基于新冠病毒扩散原理和扩散特征、城市社区物质空间特征和社区非物质空间特征,以地理探测器统计模型对城市社区相关韧性要素进行探测,确立了各社区要素对社区韧性的影响力大小。研究结论可对城市社区韧性要素识别提供判断方法,对既有城市社区韧性脆弱区进行识别,对城市社区防控决策提供现实参考,对改造提升城市社区抵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韧性具有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本文以交叉学科的视野构建了城市社区韧性要素探测方法,以系统思维研究新冠感染冲击下的城市社区韧性。基于对上海中心城区社区群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从社区生活圈构建、社区设施配套、社区物质空间更新和社区居民主体四个层面提出了社区韧性提升策略。研究结论可为当下城市韧性社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
第二章相关研究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最早命其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3月11日,世卫组织称其为全球大流行[31]。当时,新冠感染大流行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威胁性、广泛性和传染性等特点,患病者轻则出现发烧、干咳等症状,重则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甚至死亡,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情绪健康、城市运转、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32]。2022年12月26日,鉴于新冠病毒毒株致死率已经降到很低水平,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于2023年1月8日起对其实施“乙类乙管”。
2.1.2社区
“社区”一词最早在1887年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指具有紧密关系和认同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学及其他领域的研究重点,其内涵和外延也逐渐丰富,并出现多元化的趋向[16]。社区是一个具有明显地理边界和一致性的实体,由复杂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组成,可以被看作是“归属感的统一”、“生产和交换的功能单位”以及“关系网络和集体行为”[33]。“社区”在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含义不同。在灾害学的研究视角下,社区是区别于个人与社会的实体,是一种集合形式的承灾体,是作为衡量损失、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的单元[16]。在社会学领域,社区指具有社会规范、信仰、价值观、身份等共同特征的人群,在一定的地域,互动影响,聚集形成的社会单位,社区的概念包含互动性、共同性、地域性三个特性[34]。在城市研究与城市规划中,社区不仅是城市的空间性单元,也是城市的社会组织和治理单元[35]。
................................
2.2社区韧性相关理论
2.2.1韧性理论
“韧性”在物理学和数学中,最初形容一个物质或系统在移位后回归均衡的能力,是指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弯曲或反弹后仍没有断裂或完全变形,是一种在受到扰动之后恢复到原有平衡态的能力[22]。20世纪90年代,“韧性”首次被引入城市设计研究领域,其研究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三个阶段[38]。2015年,“韧性”概念被联合国国际减灾署定义为“系统、社区或社会内部适应灾害的能力,通过抵抗和改变以达到和维持合适的结构和功能”,已成为较广泛的国际共识。
2.2.2“韧性城市”与“韧性社区”
在新冠感染病毒冲击现代城市的背景下,城市社区韧性的关注重点从原有的自然灾害扩展到公共卫生安全领域[15]。“韧性”概念引入城市设计研究领域后,形成了“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概念。“韧性城市”强调城市系统化解和抵御外界冲击,保持城市主要功能不受显著影响的能力,而“社区韧性”强调社区快速适应城市外部风险并能恢复正常生活节奏的综合能力。社区韧性是城市韧性的理念、技术和内涵在更精确空间尺度上的演绎[8]。社区,作为城市的空间单元和社会组织单元,社区韧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系统防范重大突发公共风险的能力。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指导中强调要把防控重心向社区下沉,意味着韧性城市建设更需要落实到韧性社区中来。
..................................
第三章新冠感染冲击下城市社区韧性的影响要素探测..........................34
3.1新冠感染病例时空分布特征................................34
3.1.1全面静态管理前病例爆发和扩散特征..........................35
3.1.2全面静态管理后病例持续扩散与消退特征..................................38
第四章新冠感染冲击下的城市社区韧性短板......................55
4.1社区间流动性层面..............................55
4.1.1社区活力与经济发展依赖流动性.............................55
4.1.2高流动性带来的安全隐患.......................57
第五章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66
5.1社区间流动性层面提升社区韧性.................................66
5.1.1生活圈与社区治理单元的相融性提升.........................66
5.1.2搭建社区管理技术平台.............................67
第五章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
5.1社区间流动性层面提升社区韧性
5.1.1生活圈与社区治理单元的相融性提升
城市中的人群流动性成为病毒扩散的重要因素,切断各个城市片区或社区之间的人群流动性成为防控的重要措施,然而,由此带来的各种代价极大,包括城市经济下滑、市民们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增大以及大量社会资源投入等。因此,未来的城市有必要构建起以社区或社区群为单元的生活圈,使得未来的城市在类似新冠感染之类的大流行冲击的情况下,有能力从“城市各区域间高速运转”模式切换到“城市大区域之间不流动而社区或社区群内部正常流动”模式。然而,上海早在2019年就已开始试点构建社区生活圈,将社区居民的工作、居住、生活、休闲等功能在社区层面相互融合,但在新冠感染冲击下,城市社区并未呈现出应有的韧性。其主要原因已在第四章节进行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在新冠感染冲击之下,由于封闭管理边界的存在,社区间的共享性相比于日常状态变弱,对于各小区配套的独立性要求更高,而日常社区生活圈与新冠感染冲击下的社区治理单元是两个体系,并不能很好的匹配。因此,提升生活圈与社区治理单元的相容性显得很是关键。
构建以社区或社区群为单元的生活圈,使之与“行政县区-街区-网格”的行政治理系统相协调,或者为社区生活圈构建相匹配的社区治理体系。如此,使得社区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能科学有效的组织社区人力财力,高效应对相关风险。以社区或社区群为单元构建生活圈,可使得城市各区之间的高流动性因外部风险冲击而被切断的情况下,城市可从城市各区之间的高速运转模式切换为社区内部的亚速运转模式。

建筑论文参考
建筑论文参考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采集了2022年3至5月上海中心城区的疫情时空大数据、城市各类功能POI大数据、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和城市住房数据,对新冠感染病例时空分布特征、社区间的流动性、社区人口分布、社区经济基础、基础服务设施和社区物质空间特征进行量化研究。在ArcGis10.7中对新冠病毒感染爆发扩散和消退阶段的病例时空分布进行量化研究,从感染病例的密度变化、时空分布和病例地址的城市功能属性等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了新冠感染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社区间的流动性、社区人口分布、社区经济基础、基础服务设施和社区物质空间特征层面分别选取了公共交通站点密度、路网密度、常住人口密度、平均活动人口密度、住房均价、社区功能混合度、医院POI密度、购物中心POI密度、生活市场POI密度、社区建筑密度、社区容积率、社区建筑平均高度和住区绿化率等社区要素进行量化研究。
其次,本文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统计分析了社区间的流动性、社区人口分布、社区经济基础、基础服务设施和社区物质空间特征层面的各个要素与新冠感染病例分布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社区要素对新冠感染病例分布的影响力和交互影响力,由此初步确立了新冠感染冲击下的社区韧性要素:在静态管理前精准防控阶段,构成城市社区韧性的要素,依据影响力高低排列分别是:社区间的流动性、社区物质空间、社区基础设施、人口密度、社区经济基础。静态管理状态下,构成城市社区韧性的要素,依据影响力高低排列分别是:社区物质空间、社区人口密度、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经济基础。
然后,从社区间的流动性、社区基础设施、社区人口密度和社区物质空间层面分析了社区韧性短板。具体分析了社区间的高流动性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社区活力与经济发展对流动性的依赖;分析了社区生活圈与社区治理单元的不相适,以及基础生存物质保障体系的短板;揭示了人口高密度带来的社区治理难度提升问题;分析了高密度物质空间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社区物质空间与多重活动需求的矛盾。
最后,基于新冠感染冲击下城市社区暴露出的韧性短板,针对性的提出四个层面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在社区生活圈构建层面,应提升生活圈与社区治理单元的相融性,并结合城市大数据等技术搭建起社区服务和治理的技术平台;社区设施配套层面,应构建和完善基础的生存物资保障体系,提升社区功能混合度;社区物质空间更新层面,应对社区边界进行赋能更新,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功能复合性,对社区绿地进行整合更新;社区居民主体层面,倡导集体互助的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