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建筑柱础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522 论文编号:sb2023103016083051298 日期:2023-11-0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笔者通过广泛的调研与测绘,从造型逻辑出发对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典型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使得徽州传统建筑柱础有了较为清晰明确的形态特征,进而探索柱础形态演变与传统建筑发展历程的关联问题。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积极推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社会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日渐活跃,新建筑理念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不再倾向于沿用传统建筑的做法,同时也导致我国具有传统建筑技艺的能工巧匠越来越少,优秀的传统技艺正面临消失的窘境。在此背景下,为了促使我国地域建筑文化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蓬勃发展,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联合起来,加大了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与此同时,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也成为建筑设计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建筑类型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徽州建筑诞生于乡野,是一种典型的民间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满足普通百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时,徽州地区以明清两代为主的大型建筑群被历代保存完好,其中古民居、祠堂、牌坊被并称为“徽州建筑三绝”,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与文物保护价值。
笔者通过知网CNKI中对“徽州建筑”相关文献的搜索与分析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们发表关于“徽州建筑”的论文文献总数为1043篇。由图1-1-a中可以看出,自2010年至2016年间,“徽州建筑”的相关文献数量开始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在学术界占据了相当的研究热度。由图1-1-a中可以看出,徽州建筑相关研究论文的主题主要分布在“民居建筑”、“徽州文化”、“马头墙”等方面,时期范围主要为明清时期。笔者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阅读与整理归纳后发现,其研究内容大多偏向于宏观,诸如徽州建筑的木构架体系、民居的平面形式、祠堂的空间形制等等,而针对对建筑细部的构件做深入细致研究的是少之又少。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在结合柱础相关资料收集与调研测绘成果整合的基础上,针对徽州传统建筑柱础这一重要建筑构件对其类型、分布特征与设计表达层面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为达到以下目标:
(1)厘清徽州传统建筑柱础产生的时代背景,并探究影响柱础发展的因素。
(2)在大量的徽州传统建筑调研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柱础的典型类型,以使得徽州传统建筑柱础有较为清晰的形态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出发,总结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时代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
(3)得到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结构、比例尺度、材料、雕饰等设计规律。
(4)多方面挖掘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重要价值,针对柱础的保护与应用提出有效的对策。

建筑论文参考
建筑论文参考

.............................
第二章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
2.1中国传统建筑柱础的起源与发展
徽州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在研究徽州传统建筑的柱础之前,有必要简要的梳理并总结中国传统建筑柱础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的过程[7]。我国传统建筑柱础的演变可总结为柱础由地下上升至地面以上的过程,其所经历的阶段可分为:暗柱础时期、明暗柱础并存时期以及露明柱础时期。
2.2.1暗柱础时期(新石器时期——战国)
柱础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其使用的历史可谓久远。传统建筑早期,原始木构的扎结节点并不稳定,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通常使用栽柱造的方式,将柱子埋于地下,使柱础和柱基连为一体。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柱础的雏形[8]。陕西半坡遗址F38房址中中心柱洞有浅色“细泥圈”(图2-1),其做法或近似三合土,黄土中似掺有石灰质材料,加水混凝,干结后产生较大强度,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得柱子底部更加稳固同时能够使柱脚的防潮作用得到加强。在陕西半坡T21a柱洞中还发现,柱子底部垫有10cm粘土层,柱脚侧部斜置两块扁砾石加固,周围回填土,上部35cm一段,分六层夯实(图2-2),这种夯土分层夯筑做法的优点在于,比一次回填压实更能显著提高了柱基的坚实程度[7]。庙底沟301,302号基址的中心柱己设置扁形的砾石柱础,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原始社会的居民已经开始使用让柱脚底部变得坚硬来防止柱子产生沉降的办法法,这在客观上符合增加地基承载面以减少压应力的科学逻辑[9]。这种砾石暗础栽柱的做法,直止汉魏时期仍为高大宫殿等建筑所应用,它实际上是暗柱础向明柱础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
2.2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演变
2.2.1历史渊源
古徽州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出现,徽州祖先最晚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土著文明的雏形,并已经有了建造原始房屋的习惯。在歙县新洲遗址中发掘的烧土残片是古徽州地区最早的建筑遗物(图2-8),它们和其它出土的遗物共同显示出较为统一、鲜明的地域特征,由此推测,该遗迹很有可能代表了新安江上流区域的一种文化,其时期趋近于良渚文化时期。在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六七万年前就有了“干栏式”建筑的建造,由此我们推测,古徽州的建筑在新石器时期就就已经发展到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的建筑形式是以桩木为基础,构成高于地面的基座,以桩柱绑扎的方式立柱、架梁、盖顶,最终建造成半楼式建筑,它是巢居的继承和发展,可以适应皖南徽州地域潮湿、高温和多雨的气候环境。徽州现存遗址中虽没有柱脚做法的遗留,但按照我国同一时期整体建筑文化大致互相协调发展的逻辑,可以推断这一时期古徽州原始建筑柱脚应也出现“暗柱础”的做法。
1959年在屯溪发掘的西周墓和汉墓(图2-9),出土了品类众多的釉陶器和刻有鸟兽纹的青铜器,考古发现的器物中只有生活使用器具,青铜器及释陶的纹样花纹繁缛,纤细柔曲,虽然此时的柱础形式无法从器物中得到具体考证,但足以推测这一时期古徽州建筑构件应纹饰多变,为后世明代徽州建筑华丽风格之滥觞。

建筑论文怎么写
建筑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类型及分布特征.................21
3.1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类型...........................21
3.1.1覆盆式柱础......................................21
3.1.2圆鼓形柱础.............................22
第四章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设计与表达.........................34
4.1柱础的结构设计...............................34
4.1.1柱础与柱基础.....................................34
4.1.2柱础与柱櫍..................................35
第五章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价值与保护修缮............................54
5.1柱础的价值...................................54
5.2柱础的保护修缮..............................55
第五章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价值与保护修缮
5.1柱础的价值
(1)建筑的重要断代价值
柱础对于判断研究古代建筑的年代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首先,柱础大多是由石材制成的,这使得它们对比建筑的维护和修理更有抵抗力,比木质结构更耐用,更稳定,因此,它们往往是确定建筑年代的重要参考。其次,柱础的数量和大小也使它们成为统计研究的必要条件,与木质结构相比,可以更准确地按时期描述地基的特征。
(2)为古建筑复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我国社会进步的影响下,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修缮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有些细节的设计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从而导致了造型的僵化和刻板。更为严重的是,机械化的修复项目盲目模仿一两个优秀的例子,破坏了当地丰富的特色和工艺,导致细部工程成为“模型”[40],失去了古建筑的创新和活力。传统建筑中柱础的存在,为实际设计工作提供了详细可靠的基础。
通过在本文的第四章内容中对柱础的比例设计的分析,得到了柱础尺寸与柱径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而徽州传统建筑营造的模数关系不仅仅存在与柱础与柱径之间,传统建筑的大木作构件的营造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模数关系与营造口诀。例如徽州地区明代早期建筑柱子的形式较大的继承了《法式》作法,梭柱是这一时期的形制特色,但又较《法式》有所变化,徽州梭柱卷杀与《法式》柱身上1/3处向顶端卷杀不同,而是从柱中向柱头和柱底两头卷杀,柱头径要略小于柱底径,直径和柱高比在1:9到1:10之间,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通过传统建筑中残存的柱础尺寸,按照所规定的柱础与柱径的比例关系就可以推断础柱径的尺寸,进而可以推算础出柱子的尺寸、高度,而柱子的大小尺寸又离不开建筑开间与径深大小,进而推测出此时期建筑规模的宏伟程度以及营建技艺的水平。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主要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徽州传统建筑柱础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笔者运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徽州传统建筑类型做出归纳总结,进而通过宏观对比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究柱础的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徽州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为覆盆式柱础、圆鼓形柱础、四方形柱础、多边形柱础、瓜棱形柱础和复合式柱础。
2)徽州明代和清代的柱础有着鲜明的朝代特征,徽州早期的明代柱础多承接宋氏的做法,其中覆盆式柱础为徽州明代建筑的典型柱础样式,且在造型上类似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櫍形。清代柱础延续明代的做法,造型上多以圆鼓形居多,除个别柱础形式有所更迭,其艺术形式则更为丰富。
3)徽州传统建筑柱础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则与建筑的类型和在建筑中的具体位置、以及区域关系紧密。在民居建筑中,徽州普通民居柱础多为造型简单的方形或圆形柱础,且多为素面不施以雕饰,而达官贵人及商人之住宅的柱础则造型丰富,柱础的雕刻也反映础主人的审美意趣与正向所在。祠堂建筑中的柱础较民居而言,柱础的种类多以且着重雕刻,以突出其较高的建筑等级。
古代徽州人的生活、生产无不渗透儒家礼教思想,礼制以等级划分为中心并且建立等级制度而实现和睦共处。作为重要的建筑构件,故柱础的造型、尺度以及装饰应与建筑的性质相符合,并且在同一建筑物内,柱础的布局要与又与其特定的位置、空间类型及建筑空间的作用有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建筑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